以真实的态度对待意念就可以了吗?不,这只完成了诚意的一半,另一半是用道理来衡量意念。上面引用的朱熹那句话的后面紧接着是“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欺也”(《大学章句集注》)。一,统一,归一;善,仁义礼智信的根本道理。意思是,要真实地对待意念,要以根本道理真实地衡量意念。这句话的后半句讲的就是诚意的另一半内容。对于这个内容,《中庸》是赞同的:“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第20章)使自己真诚的途径是明白善,不明白善就达不到真诚。
仁义礼智信是真理,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所以“欲其一于善”本身就包含着真实。然而这并不能保证真实,这里仍然有一个真假问题。只有当你严肃认真地以道理来衡量意念,该克制的就克制,该纠正的就纠正,该遵从的就遵从,该发扬的就发扬,这时候才是真实的;如果得过且过,放松和原谅不好的念头,就是假的、虚的,所以朱熹强调“无欺”。
把诚意的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可以这样说,诚意就是用真实的态度加上根本道理来“格”自己的意念。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致知的作用了。经过致知这个环节的反复考量,人获得了可靠的认知,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由此才能够对意念进行检视,给予取舍。所以《大学》才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大学》第2章) 。
那么意念的检视是如何进行的呢?
三国名士许允,娶阮家姑娘为妻。阮氏相貌丑陋,许允死活瞧不上眼。婚礼上行过交拜礼后,一对新人本来应该一起进入洞房,但许允磨磨蹭蹭,就是不动窝,恰好有朋友上门贺喜,许允借口接待来客,逃了出去。(www.daowen.com)
新娘问婢女来客是何人,回答是桓公子,也就是后来做到大司农的桓范。新娘说:这下好了,桓公子一定会把许郎劝进来。果然,外面桓范对许允说:阮家既然把丑姑娘嫁给你,一定有他的考虑,你为什么不观察一下呢?听了这话,许允决定进洞房瞧一瞧。看了一眼,心里着实别扭,掉头就走。新娘知道,他这一去就再也不会走进这间屋子了,便一把拽住许允的衣襟,不放他出去。许允想用道理镇住她,问:妇人应该具备四德,你有几种?四德是品德、言语、容颜、女红。许允的意思是说她容貌欠缺,做女人不合格,自己完全有理由不进洞房。
新娘答:四德中我缺少的只有容颜一项。言罢反问:士人应该具备多种德行,夫君您有几种?许允昂然答道:一种不缺。新娘说:士人的诸种品行以道德为首,夫君您喜好美色超过了喜好美德,怎么能说一种不缺呢?
许允面现愧色,留了下来。从此夫妻相敬如宾。(《世说新语·贤媛》)
许允临时起意,心灵被丑女所触动,产生悔婚想法,纯属意念。阮氏知道这一点,也知道只要是意念就可以纠正过来,所以拉住新郎问个究竟。许允是才子,非常自信,以为一句话就可以把阮氏震住,不想阮氏精通经典,那句喜好美色超过喜好美德就出自《论语·卫灵公》“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许允是真正的读书人,视做学问与修身为一体,信奉儒家的内修与外治,阮氏实际上是在帮助许允进行诚意;“你的那个意念符合道理吗?”许允也真是老实,用圣人之言格了格,果然自己没有道理,便打消了念头。这是一次完整的诚意过程,有意念,有真诚的态度,有对道理的认知,有考量,一样都不少。
关于阮氏再多说一句,她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见识非凡,勇于担当,这就是阮家把她嫁到许家的原因。许允以高官身份遇害后,全靠她一人筹划和运作,一家老小才得以保全。这是后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