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见识是事理意义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理或者说规则,致知就是把事物中的理挖出来。西汉大儒董仲舒说:“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所谓智,就是能够预见福祸,提前了然利害。事物刚一发动就知道它的变化,事物发展起来就知道它的结局,看到了它的起始就知道它的终了。这句话就是从事理层面上谈认知。孔子曾要求学生“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老师讲了一件事,你应该继续深入,从中看到事物的趋势。
乌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力士,可以举起千斤重的鼎。但要是让他握住牛尾巴往后拽,他就是把牛尾巴拉断,用尽了力气,牛也不会离开原来的地方。为什么?因为乌获跟牛别着劲儿来。如果换一个法子,牵住牛鼻子上面的铜环,即使是小孩子,用不着使劲,牛也乖乖地跟在人后面走,人想把它牵到哪里它就到哪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顺着来。顺从就能行得通。(《吕氏春秋·重己》)
(汉画像石)大力士
这则寓言讲的就是事理,叫因势利导。孔子很强调这一条。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的核心就是导。君子遵从的是道义,故而以道义来引导他;小人追求的是利益,故而以利益来引导他。
因势利导问题上最著名的例子是治水。远古时期洪水滔天,尧帝命令鲧治理洪水。鲧的办法是堵,结果失败被杀。后继者禹改变路数,变堵为疏,把洪水引入大海,获得成功。然而水火无情,横贯中华腹地的黄河总是不驯服,时不时地闹上一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无不为之头疼,而这个疏导的事理也不断地被推出来格上一番。(www.daowen.com)
且看西汉哀帝时的两个人。一个叫平当,任骑都尉,主管黄河河堤事务。他上书说:古代的九河,现在都已经淤塞而找不到河道了。按照经典,治水的根本方法是决开堵塞的河道、深挖河床,而不是修筑堤坝、堵塞水流。黄河从魏郡以东多次泛滥决口,河道变化不稳,不可以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应该广泛寻求具有浚川疏河本领的人才来治理黄河。(《资治通鉴》卷33)
另一个叫贾让,任待诏,也就治水问题上奏。他首先总结古人的治水理念,说古人搞建设一定要避开江河湖泽,给水留出地方,大河大湖都不筑堤设防,为的是让小河的水有个去处。他还以治水和治人相互印证,说:大地有河流,就像人有口;用堆土的办法来防止水患,就好比为了不让小孩子啼哭而捂住他的嘴,这当然可以立即见效,然而却将孩子闷死了。所以说,善于治水的人,挖开堵塞的河道使水流有路可以倾泻;善于治理民众的人,使人畅所欲言从而让民众心中的想法得以宣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建筑堤坝阻拦洪水的治水方式呢?贾让认为这是由封建割据造成的。他指出,大肆修建阻拦河水的堤坝,始于此前不远的战国时期。各国以邻为壑,纷纷在黄河上建堤筑坝,逼得黄河改变河道,百余里之间,两次向西流,三次向东流,这种情况下不决口才怪!据此贾让提出了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条对策。上策是迁移冀州有关地区的百姓,决开堤坝,放黄河水,使之向北流入渤海。他说,大汉土地广阔万里,何必跟黄河去争那一点点地方,这个方案可保证千年没有水患,故称上策。中策是在冀州地区大量开河凿渠,河渠既可灌溉又能分减水势。这虽然不是圣人的做法,但至少是挽救败局的方案。这个方案能够控制水患数百年,故称中策。下策是补修、完善原来的堤坝,把低的地方增高,把薄的地方加厚,消耗人力物力不说,仍然不能避免频繁的水患。这个方案最差劲,故称下策。(《资治通鉴》卷33)
以疏导的办法治水是既定方针,但仍需要反复推敲和论证,权衡利弊,这就是对事理的致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