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谈致知,重点说的是“致”,尚未说知。不清楚知,很难做到自觉地去“致”。下面我们谈一下知。
知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光《大学》讲,《论语》《孟子》《中庸》也讲。尤其《论语》,关于知的论述颇丰,知的地位相当突出。所用术语除了知之外,还有智和学。知、智、学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过是不同场合的不同叫法罢了,表达的都是智力。程颐就这么看,他说:“智训知。”(《近思录·道体》)训,解释。智解释为知。就此可以说,致知就是开发智力。
朱熹曾把仁、义、礼、智这四理与自然相对应,这也算是一种以自然为对象的格物的运用。智属于阴阳二气中的阴、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冬、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水、元亨利贞四品中的贞。(《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六)说智属于阴,是因为它表示的是收敛。人明白了道理、获得了知识,认识便暂告一个段落,这即为收敛。说智具有冬天的特点,是因为它表示收藏。智慧不像物质财富,一个人有没有知识、懂不懂道理,从外面根本瞧不见。智慧是存在于内心的,这就是收藏。冬天是收藏的季节,生命处于蛰伏状态,所以说智与冬天相对应。说智相当于水,是因为水是流动的,没有一定的形状,是虚的表现。智慧虚而不实,所以对应水。说智代表贞,是因为人明白了道理、掌握了知识就会更加坚定,而贞就是固守正道。(《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六)
(明刻)周敦颐
别的不谈,单说智的水性,朱熹的这个说法与《论语》颇为接近。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也》)水给人以智慧之乐,山给人以仁爱之乐。智慧如水一般流动,呈现动态;仁爱如山一般屹立,呈现静态。我们上面讲的致知,就是一个动态过程,认知不歇脚地往深里走,永无尽头。这就告诉我们,致知是由智力的本性所决定的。(www.daowen.com)
那么智力追求的是什么?明白。孔子说:“智者不惑。”(《论语·宪问》)没有困惑就是明白。北宋大儒周敦颐说:“通曰智”(《近思录·道体》)。堵塞的思路豁然开朗,纠结的问题突然化解,这种感受就是通达,所以我们常说想通了。清末理学名臣曾国藩也这样看,他说:“智即明也。”(《曾文正公全集·杂著》卷四)
这就提示我们为什么“知者动”;智以明白为目标,而要达到完全彻底的明白绝无可能,正如对物质结构的探讨一样,达到分子层次后,原子出来了,达到原子层次后,原子核出来了,一个问题带出另一个问题,现有矛盾的解决意味着进入新的矛盾领域,总有不明白在前面等着你,引导认识走向深入。认知根本就没有止境,这是认知的苦恼,也是认知的乐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习中掌握知识不如喜好中获得知识,喜好中获得知识不如快乐中享受知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在孔子那里,致知是一种享受。
智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知学业、知是非、知见识、知人己。这四个方面的追求就是致知的具体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