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强之道:《大学》《中庸》导读》:致知的真谛和实践

《自强之道:《大学》《中庸》导读》:致知的真谛和实践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叫推向极致?虽然当时的吴国在文化上落后于中原,但季札精通礼乐,孔子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表示对季札的敬意,孔子为他儿子的墓碑题了字。然而,即便有这么丰富牢固的资本,孔子仍不满足,还要继续学习,这就是“推极”。“推极”的过程其实也是增长知识、提高认识的过程。故事中孔子的致知就是通过格物实现的,从对葬仪的观察中获得认知。格物、致知不分家。

《自强之道:《大学》《中庸》导读》:致知的真谛和实践

致知是内修的第二个环节,与第一个环节格物不同:格物的对象是外部事物,致知的对象是自己的认知;格物的目标是事物之理,致知的目标是通过加工来提炼认知,提高认知的可靠性

什么是致知?

朱熹说:“致,推极也。知,犹识也。”(《大学章句集注》)致,推向极致;知,知识。致知的意思是把知识推向极致。什么叫推向极致?朱熹继续说:“推及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对于自己掌握了的知识,不是知道了就完事,而是要深究到底,追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致知也是一种格,格的是认知。

看一个实例。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长子随行,不料回来的路上儿子死在了齐国,季札决定就地埋葬。孔子听说了这个消息,便带着弟子们前往观看。虽然当时的吴国在文化上落后于中原,但季札精通礼乐,孔子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季札

坟坑挖得不深,没有出水。死者穿的也是平常衣服,下葬后,上面用土堆起。土包不大,长度和宽度都没有超出墓穴范围;也不太高,伸手可以摸到墓顶。坟包堆好后,季札袒露左臂,从左向右绕着坟墓走了三圈,每走一圈便哭着喊一声:骨肉回到土里去吧,你的灵魂留下来,无处不到,无所不在。之后葬礼结束,季札离去。(www.daowen.com)

在弟子们看来,葬礼过于简陋,与礼仪不符。孔子认为弟子们的见解有道理,因为季札是吴王的叔叔,他的儿子是吴王的弟弟,按照规定葬礼应该隆重得多。但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季札是奉命出使,有公务在身,须尽快回国复命,另外,他作为使臣,是不应该带着儿子一起出行的,所以季札只能按照一般仪式埋葬儿子。这样看,季札的做法还是符合礼的。为了表示对季札的敬意,孔子为他儿子的墓碑题了字。(《礼记·檀弓下》)

孔子重礼,曾以“克己复礼”号召天下,对礼制及各种礼仪非常熟悉,特别是丧葬制度。他年轻时做过相(襄)礼,相当于今天婚礼追悼会主持人的助手,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行家,知识已经相当完备。然而,即便有这么丰富牢固的资本,孔子仍不满足,还要继续学习,这就是“推极”。

我们的知识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储备知识,一个是书本学到的知识,一个是格物获得的知识。无论哪一部分,都存在着可靠还是不可靠、完善还是不完善、深入还是不深入、过时还是不过时的问题,这就需要致知,对知识进行反复的思考、比对、印证、推导,不断进行加工制作。这里最忌讳的便是满足,一知半解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朱熹提出了“推极”的高标准,能推多远就多远,不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绝不收手。

“推极”的过程其实也是增长知识、提高认识的过程。孔子参观季札为儿子举办的葬仪,不仅印证了自己所掌握的一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特殊情况下如何变通的启示。致知是知识生知识。

致知作为内修的一个独立环节不是孤立的,与前面的环节格物彼此交织。故事中孔子的致知就是通过格物实现的,从对葬仪的观察中获得认知。反过来也一样,格物是人把认知用于发现、挖掘、掌握事物蕴含的道理。你的知识储备有多少,你的认识能力有多高,你所能够达到的水平也就有多深,你的收获也就有多大。格物、致知不分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