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特殊经历的皇帝:西汉昭帝去世后的继承问题与立汉宣帝刘询

特殊经历的皇帝:西汉昭帝去世后的继承问题与立汉宣帝刘询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来看一位特殊经历的皇帝。西汉昭帝去世,由于没有儿子,帝位由昌邑王继承。昌邑王无道,遭到废黜,大臣们为推举新皇大伤脑筋。信中说,民众对现在身为诸侯或居于高位的皇族子弟均无好感,而武皇帝的曾孙刘病已,一直生活在民间,如今已经十八九岁了。朝廷通过协商,立刘病已为皇帝,是为汉宣帝刘询。宣帝每隔5天就要召集群臣议政,听取他们的意见。从特殊经历中“格”来的。痊愈后,大臣们前去祝贺。

亲身经历无疑给人的触动最大,从中获得的认识当然也就最深刻,是人最可宝贵的财富

我们来看一位特殊经历的皇帝。

西汉昭帝去世,由于没有儿子,帝位由昌邑王继承。昌邑王无道,遭到废黜,大臣们为推举新皇大伤脑筋。这时一封书信送到执掌朝政的大将军霍光手中,力荐一个叫刘病已的皇孙。

刘病已是武帝的曾孙,他祖父叫刘据,曾是当朝太子,铁定的皇位接班人、不想遭人暗算,弄出个巫蛊之祸,全家遇难,幼小的孙子刘病已被送进监狱。当时管事的是一个名叫丙吉的廷尉监,他参与了巫蛊案的审理,知道刘据是冤枉的,非常同情这个小孩子,便挑了两个谨慎忠厚的女犯哺养刘病已,丙吉每日探视两次。监狱开支中没有刘病已所需饮食,丙吉便从自己的俸禄里分出米和肉供养他。刘病已几次生病,性命垂危,都被丙吉救了过来。后来,丙吉打听到刘病已外祖母的哥哥还健在,便把刘病已送到他那里。刘病已渐渐长大,他聪明好学,喜欢游侠之事,对社会上的奸邪丑恶和官吏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

汉宣帝

写书信之人正是丙吉。信中说,民众对现在身为诸侯或居于高位的皇族子弟均无好感,而武皇帝的曾孙刘病已,一直生活在民间,如今已经十八九岁了。他通晓儒家经典,才干出众,举止安详,性格平和,希望大将军对刘病已详加考察,看他是否是帝位继承者的合适人选。朝廷通过协商,立刘病已为皇帝,是为汉宣帝刘询。(《资治通鉴》卷24)(www.daowen.com)

大将军霍光去世,宣帝亲政。廷尉史路温舒担心宣帝信心不足,上书说:春秋齐国出现姜无知杀死齐襄公的祸患,而齐桓公由此兴起;春秋时晋国发生骊姬造成的灾难,而晋文公由此称霸于诸侯;我朝赵王不得善终,吕氏一家作乱,而文皇帝由此登基被尊为太宗。从这些往事来看,祸乱的造作,将为圣人的产生开辟道路。继变乱之后,必定会出现与从前不同的恩惠,这是圣贤所昭示的上天的意旨。昭帝去世时,没有后嗣,昌邑王即帝位,他的淫邪悖乱使其失位,这正是上天为造就至圣明君开辟道路。(《资治通鉴》卷25)

其实路温舒的担心是多余的。宣帝头脑清楚,见识出众,人又能干,再加上勤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家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迎来了西汉王朝的又一个高峰,被誉为“中兴”。200多年后,东汉桓帝朝一个叫崔寔的人写了一篇名为《政论》的文章,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这样说:汉宣帝明白治理民众的道理,懂得为政真谛,加强法治,严格执行,使为非作歹的人心胆俱裂,结果海内清平,天下安宁,总结他的政绩,高于开创文景之治的文皇帝。(《资治通鉴》卷53)

这一时期不光皇帝英明,官员也多贤能,史书说西汉的好官以宣帝朝最多。这个功劳其实还要记在宣帝账上,他抓得好。宣帝每隔5天就要召集群臣议政,听取他们的意见。自丞相以下,大臣就各自负责的事务分别奏报,然后宣帝把他们的意见下达给有关部门试行,考察、检验其功效;加上机构健全,法令严密,制度完备,官员办事认真负责,政令一路畅通。对于接到朝廷任命的州刺史、郡太守、封国丞相等高级地方官吏,宣帝总要亲自召见,进行询问,通过交谈观察他们的抱负和打算,再考察他们的行为,看做的与说的是否一致。只要发现言行不一的,定要追查到底,找出原因。(《资治通鉴》卷24)

汉宣帝对治国理政之道很有一套,认识非同寻常。这个认识哪来的?从特殊经历中“格”来的。他跟一般皇子皇孙不同,打小蹲监狱,后来流落民间,成为普通百姓中的一员。自己吃苦不说,成天接触的人、事、物都无比丰富。他知道民众的喜怒哀乐,知道人情世故,知道生活规则,所以他执政后抓法治、抓官员、抓民生,抓出一派生机。

汉宣帝是个特例,不要说在皇帝中了,就是在一般人家中也不多见。这个例子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从那些暂时的变故中也能格出平日忽视的道理,获得新知。西晋的武帝病倒了,很是危险。痊愈后,大臣们前去祝贺。晋武帝下诏说:我想到那些因瘟疫死去的人,便伤怀不已。我怎么能够因为自己一个人平安了,就忘记百姓的艰难呢?于是回绝了祝贺献礼的人。(《资治通鉴》卷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