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果

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果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96年起,水利部每年也安排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支持都江堰灌区的工程建设。2005年4月16~21日,水利部评估小组一行6人对四川省七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进行了现场评估,都江堰灌区被评为优秀灌区,结论如下:该灌区在地方配套资金方面,省财政重点对都江堰灌区进行配套,每年固定配套1100万元,再加上灌区和项目所在市、县政府的配套,都江堰灌区配套资金比例比较高。

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果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总体规划灌溉面积为1500万亩,近期(2015年)规划灌溉面积为1134.41万亩,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前的基准年1998年实际灌溉面积为1006.72万亩(含通济堰补水灌区),截至2004年底实灌7市37县1026.05万亩农田(含通济堰补水灌区)。经多年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已发展成为具有灌溉、城镇供水、防洪环保、发电等多功能,引、蓄、提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1986年起,四川省省委、省政府每年从省机动财力中安排1100万元对都江堰灌区重点病害工程、“卡脖子”渠段进行扩改建。从1996年起,水利部每年也安排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支持都江堰灌区的工程建设。2005年4月16~21日,水利部评估小组一行6人对四川省七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进行了现场评估,都江堰灌区被评为优秀灌区,结论如下:

(1)该灌区在地方配套资金方面,省财政重点对都江堰灌区进行配套,每年固定配套1100万元,再加上灌区和项目所在市、县政府的配套,都江堰灌区配套资金比例比较高。

(2)都江堰灌区首先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灌区管理条例——《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获得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实现了灌区管理的法制化。在此基础上,灌区开展了全方位的管理体制改革。在灌区层次上,明确灌区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理顺了灌区与地方的关系;在灌区内部,完成了事企分离和定岗定员,实现了减员增效。在基层组织管理上,促进支渠管理委员会向农民用水户协会转变,2001年开始进行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2003年全面展开。目前灌区已建立支渠、分水洞用水户协会61个,加上其他行之有效的支管会、斗管会,群管组织管理的灌溉面积占有效灌面的40.1%。(www.daowen.com)

(3)都江堰灌区在新技术应用、灌区信息化和量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

(4)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了渠道输水能力,减少了水量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江堰节水改造自验收报告》提供了以下一些数据: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由1998年的0.432提高到2004年的0.463,渠系水利用率由0.485提高到0.520,综合作物需水量由790mm降低为688mm,水分生产率由0.94kg/m3提高到1.25kg/m3。年增节水能力达到4.82亿m3,节约的水量除了满足19.33万亩新增灌面和116.39万亩改善灌面的需要,还为城市与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分别提供了2.3亿m3和0.5亿m3的水量。2004年都江堰灌区提供人畜饮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近10亿m3,其中向成都市提供环保用水5亿m3,大大改善了成都市及灌区的生态环境,使成都市获得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和最佳人居环境奖,实现了人水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