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社会组织历史的档案记录;就那些已经消逝的动物行为来说,化石能告诉我们的东西非常少。虽然我们不能对社会组织的历史进行直接研究,然而,通过对当今物种的社会组织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知识。因为同样的目的,比较的方法在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里使用得很广泛。在将它应用到社会行为之前,我先简单阐述下形态学如何应用这一方法。
比较的第一步是研究相似性和差异,并且,根据这些标准将动物分类为不同的种群,把相似的动物归为一个群体,把相似的群体归入更大的群体,如此等等。相似性一般被认为是亲缘关系的证据。在评估相似性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个困难:两个物种或种群之间的相似性可能很浅表,因而产生“假亲缘关系”。举个例子,乍看起来,鲸和鱼特别像。更仔细的探究则表明,这种似乎成立的相似性,其原因在于它们都有像鱼雷般的流线型身体,这个特征给我们产生了太深的印象。其实,它们在许多重要的方面都很不一样:包括骨骼、皮肤、鼻腔、繁殖等。在这些方面,鲸更像哺乳动物,而不是像鱼。因此,仅凭对特征数量的权衡,就可以认为鲸和哺乳动物有更紧密的关联,而不是鱼。古生物学已经证实了这个结论。
鲸之所以像鱼,是因为它们都使自己适应了相似的环境,都进化出相似的适应性流线型身体。进化出相似的适应性,这种趋同现象(convergence)在许多动物里都存在。趋同现象可以在一些平常的生命过程中找到,比如那些产生相同“结构”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那些产生相同“功能”的生长发育过程;当然,结构和功能不过是“功能性结构”的两个方面。当把动物看作一个整体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趋同现象,比如鲸和鱼,蝙蝠和鸟,银鸥和暴风鹱(fulmar)。就动物的一些器官而言,我们也可以发现趋同现象,比如鼹鼠和蝼蛄的手都进化得适于挖掘,昆虫和哺乳动物的接触感受器,等等。在评估亲缘关系的时候,不应将趋同现象视为标准,真正的相似或者同源性(homology)才是其唯一的标准。(www.daowen.com)
如果比较一个种群里的动物,会发现它们共享相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物种,或者同一物种的某个群体,如果它们的行为与这个模式不同,就会被视为这个行为模式的一个分支。那些最符合这个一般行为模式的动物,至少就此行为模式而言,会被认为更接近它们的祖先。因此,就传播信息的途径来说,可以认为鲸鱼和蝙蝠进化出了专门的适应性,然而,就其他方面来说,它们不过就是一般的哺乳动物。
同一物种的不同群体,或者大群体里的不同小群体,可能朝着相同的方向进化,但是,某个群体可能比另一个群体进化得更快。这常常使得查明进化的趋向成为可能,只需要把物种群体根据其进化出的专门的适应性按照程度排序,从最为专门的群体、过渡群体到最不专门的群体。这个程序有许多要避开的陷阱。始终要记住,在一个动物群体里,倘若整体性地来看某只动物,往往很难认为它在适应的专门性上比其他动物要弱;它可能在某些方面弱些,但在另一些方面更强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