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讨论第二种类型的种间视觉适应性,它的作用是避免引起注意。这种类型包括各种保护色。伪装动物尽力不展现任何可能释放捕食者反应的刺激。它们进化出了一种消极意义的视觉释放器。对这些消极释放器进行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证据,这些证据反过来又确证了动物释放器研究的结果,即哪些刺激最容易让动物作出反应。鉴于释放器因移动而更显著,伪装动物尽量避免移动。鉴于释放器通常与环境颜色相反,伪装动物就尽量适应环境颜色。鉴于释放器的轮廓清晰简单,伪装动物就模糊它们的轮廓,使身体的模样混入环境。鉴于最特殊的警告色是“眼斑”,伪装动物就隐藏自己的眼睛。我必须要克制自己不再列举更多的例子,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科特关于适应色的著作。(13)
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不仅人类的肉眼难以发现那些有保护色的动物,对它们的自然天敌来说也是如此。其中,萨姆纳(Sumner)(85,86,87)对食蚊鱼(Gambusia )做的一系列测试最令人信服。食蚊鱼可以慢慢改变自身的颜色,使自己与背景色保持一致。萨姆纳将已经变好色的鱼和还没来得及变色的鱼一同放进一个巨大的水族箱里;水族箱里外都有捕食者:鹭在上方捕食;企鹅在水中捕食;还有一些食肉鱼类。在这些实验里,颜色显著的鱼被抓住的数量远远多于伪装好的鱼。戴斯(Dice)(19)则是用颜色深浅程度不同的小老鼠做实验:有一些老鼠与地面的颜色更相近,猫头鹰也确实先抓那些伪装得不太好的老鼠。这个领域的多数实验,都是关于动物的颜色与背景颜色相似程度的。关于伪装的其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模糊的轮廓,隐藏的眼睛,反荫蔽,等等。(www.daowen.com)
这个章节虽短,但足以表明,释放器不仅仅用于社会性交流,在种内成员之间建立起关系,而且,有些种间关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释放器总是用于释放对行动者有利的反应。它们的主要特征—显著性和简单性—不论在种内还是种间关系中,都可以找到。与之相较,明确性则只有某些种间释放器才有;例如,各种警戒色似乎就不需要很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