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大扩招以来,经过连续10年的大规模扩张,到2008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25%。至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使命时期。在此阶段,各高校由于自身条件和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在功能、使命上也有所差别。“理论上,精英教育机构培养的是理论性、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要比较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成为创新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是实用性、职业型技术人才,只求理论够用,着重于学好职业知识技能,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精英型的大学,一般不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有的也办大众化教育,大多是另设附属机构,另搞一套模式。大众型人才的培养,是由社区学院、多科性技术学院、短期大学、开放大学等来承担的。”[7]尽管如此,我国研究型大学还是在国家扩招政策的推动下承担了相当比例的大众化任务,对自身的各项工作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师生比过高,教育资源不足,等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调整期,单纯的规模扩张已让位于规模和质量的综合考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也促使各层次、各类型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更好地满足国家对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和追求,准确定位,并与其他高校分工合作,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应坚持精英教育传统,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地方性高校则可更多地行使大众化职能,围绕本地需求,开展教育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已人满为患,不堪重负。此外,我国成人高校也因观念落后、体制封闭、质量低劣等原因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生源和机构数量逐年萎缩。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唤采用新机制、具有新职能、适应能力更强的高等教育新形式。在此背景下,以服务社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为目标的社区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将大有作为。(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