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访群体对终身学习的认知情况
市民对终身学习的认知情况主要体现为对学习内涵的理解和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两个方面。
(1)在对“学习”内涵的理解上,表现出一定的狭隘性和传统固化性。
在教育学领域,一般认为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即是说,只要能够使个体获取知识经验、掌握客观规律、身心得到发展和完善的社会活动都属于学习活动。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3.66%的受访者认为上课、听讲座、阅读、上网、解决工作难题与工作反思、参加培训和向别人请教等均属于学习活动;阅读、上课、参加培训和听讲座这四种传统且广泛被大家熟知的学习活动得到受访者承认的比例依次为32.76%、31.5%、27.57%和26.30%。同时我们注意到,22.43%的受访者认为上网也属于学习的这一结果表明,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的思潮快速席卷,在线学习、网上获取学习资源这一充分彰显时代特征的学习形式日渐进入社会公众视野,并逐渐得到推展。
(2)在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上,表现出“一般性”特征。
受访群体中对“终身学习”了解程度为“一般”的比例最高,为41.53%,接下来依次为“比较了解”“不太了解”“非常了解”和“非常不了解”,所占比例分别为28.03%、18.80%、8.91%、2.73%。
从表面呈现的数据看,有近80%的受访市民认为对终身学习是了解的,这一结果是比较可喜的,同时也说明穗中珠三地作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先进典型,在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普及、对终身学习活动的推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我们仍看到,高比例的受访市民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停留在“一般”水平这一现象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和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为三地在后续的学习型城市圈创建过程中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宣传普及、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终身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着手做细、做实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目标。
2.受访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具体情况
(1)学习途径选择呈现多样化特征,社区教育机构受市民青睐程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特征。选择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受访者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8.60%、38.25%;其次是将参加正规学历教育和参加企业或单位提供的职业培训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所占比例依次为35.04%、30.37%。上述四种学习途径对于受访群体的吸引力相差无几,并没有哪一种学习途径显示出比较优势。然而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受访群体中,接受社区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比例仅为18.52%,这与调查前我们的预估大相径庭。原因如下:第一,穗中珠三地基本已搭建完成涵盖市(县)、区(镇)、街道(村)、居委会(村居点)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客观上具备了组织和开展社区教育的条件。第二,受访群体中在职人员占据绝大多数,从时间和空间距离两方面考虑,在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无疑是便捷的。调查结果与预估判断的较大差异性给我们提出了若干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包括穗中珠三地社区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城市不同行政区之间社区教育成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目前三地社区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否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发生错位?等等。
(2)学习成本支付能力有限成为有效参与终身学习的首要困难。
受访群体学习成本支付能力主要包括学习时间成本支付能力和学习费用成本支付能力两方面。
从学习时间成本支付能力方面看。调查数据显示,67.10%的受访者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其中学习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达到28.78%;受访者中每天学习时间超过1.5小时的比例较低,为16.42%。这与受访群体个人基本信息显示的数据结果相一致,在职人员占据受访群体的绝大部分,而其中又以企业员工和普通工人所占比例最高,职业特点决定了这两类群体工作之余可支配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再加上工作强度普遍比较大,更使得本就相当有限的学习时间再打折扣。(www.daowen.com)
从学习费用成本支付能力方面看。在受访群体中,年支付学习费用低于2000元的比例约为74.19%,其中年花费在5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35.00%。若按月进行折算,相当于74.19%的受访者每月花费在学习上的费用不足167元。单纯从学习费用支出的绝对数值看并不算多,但对于绝大部分收入水平不高的受访者而言这仍是一笔无法忽略不计的金额。
学习时间成本和学习费用成本支付能力的“双有限”成为其有效参与终身学习的首要困难。调查数据表明,没有时间和学习费用高是受访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为主要的两大困难,占比高达49.83%和33.97%;其次是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者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且难以坚持,以及缺乏便捷渠道获取学习/教育培训信息,比例分别是22.18%、21.80%、18.90%;再次是认为自身学习基础较低和不知道要学习哪些内容,占比为13.13%、13.03%;而选择所在单位不支持的受访者比例仅为6.88%。从以上数据结果分析,除帮助市民有效解决时间和学习费用这两大首要困难之外,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合理定位与设置、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以及如何使学习者更加及时便捷地获取学习/教育培训信息,乃是三地创建学习型城市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并提出有效方案予以改善和解决的。
(3)终身学习的参与度较高,参与的学习类型与职业技能提升密切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78.06%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参加了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同时,我们也需对超过20%的受访者未参加任何类型的终身学习活动这一现象引起重视。创建学习型城市圈的终极理想目标是实现“人人皆学”,如何吸引、引导剩余少数群体参与到终身学习活动中,提高市民终身学习的参与度,是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夯实并扩大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所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
数据表明,与职业技能提升关联度越高的学习类型,就越容易吸引学习者参与其中。39.70%的受访者在工作单位参加培训,有30.20%的受访者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考证方面的学习,这两者的比例之和基本占受访者总数的70%。此外,在学校参加学历文凭教育的受访者比例为23.32%,且其中的绝大部分为在职人员,旨在通过提升学历文凭层次间接提升职业技能、增加岗位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22.29%的受访者在社区参加以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业余生活为目的的学习。这一结果表明,已经有部分人群开始将个体参与社区学习、践行终身学习这一行为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质量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在穗中珠这样一个竞争压力巨大的城市圈中,市民确实需要在重视事业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活,这就需要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配套措施,引导市民通过参与休闲学习、娱乐学习、体验学习、素质学习等社区学习活动,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3.受访群体对终身学习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情况
市民对终身学习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主要是站在受访者视角,对个体参与学习的效果、当地政府对学习型城市的重视程度,以及所在单位对终身学习(包括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的重视程度进行评判。这一评判过程及评判结果本身难以避免会打上主观的烙印。尽管如此,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仍会带给我们参考和启发。
(1)对自身已参与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总体水平居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多元化。
调查数据显示,45.78%的受访者对目前已参与的学习效果持满意评价,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比例仅为9.71%,比较满意的占比最高,达到36.07%;只有5.22%的受访者对其参与的学习效果不满意,其中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11%、1.11%;而认为参与学习效果一般的受访者比例较高,达到35.28%。如此来看,受访群体对自身参与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总体水平居中。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三地在学习型城市创建过程中开展的终身学习活动发挥了一定效果,并得到相当一部分市民的肯定;另一方面,提示三地在今后终身学习活动的推展中还需进一步做精、做细,以赢得更大范围市民群体的肯定。
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市民参与学习/培训效果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特征。笔者从学习/培训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对影响因素进行划分,认为学习机会、参与便利性属于外在影响因素,而学习/培训内容、方法及实用性属于内在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外在因素对学习/培训效果的影响稍高于内在因素。分别有29.72%、27.85%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机会太少,参与不太便利;另外有23.98%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参与的学习对实际工作或日常生活帮助不大;此外,认为学习/培训内容缺少创新、内容层次偏低及方法不易接受的比例依次为25.33%、14.65%、9.33%。这就要求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需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入手,提高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机会,增强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便利性;创新学习/培训的内容和方法,适当提高学习/培训的层次,紧密结合生活及工作实践,提高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满意度。
(2)对当地政府及所在企业对终身学习重视程度的评价较为一致,可概括为“中立性”。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认为当地政府和所在企业对终身学习重视程度为“一般”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2.16%、40.29%;认为当地政府和所在企业“重视”终身学习的比例未过半数,分别为47.27%(其中,“非常重视”的比例为12.85%,“比较重视”的比例为34.42%)、45.82%(其中,“非常重视”的比例为14.96%,“比较重视”的比例为30.86%);认为“不重视”的比例分别仅为2.97%和5.08%。这一结果既反映出三地政府和企业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及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提高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取得阶段性效果,但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即通过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扎实有效提升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学习服务的质量,让市民真切体会到政府及所在单位就此做出的努力,从而促使近半数市民从“中立性”评价转向“积极肯定性”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