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郎格朗等学者是立足西方发达国家的立场来论述终身教育,当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终身教育思想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得到盛行,人们开始对终身教育功能进行重新审视。以埃特里·捷尔比为代表的另一批学者转而站在第三世界“社会弱者”的立场,提出终身教育不仅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途径,“终身教育应该是蒙受利益损害的人们、受到压制的人们以及遭受排挤、压榨的集团获取解放的工具”。埃特里·捷尔比等所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呈现出三项特点:第一,鲜明的斗争性。 “终身教育绝不具有政治上的中立性,这一观点并应成为考察终身教育所有方面的出发点”,终身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社会对个人的赐予或个人适应社会变化的被动选择,而是个人改变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的重要途径,主张社会个体主动向政府争取受教育机会或改善受教育条件。第二,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非限制性。埃特里·捷尔比曾定义终身教育为“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合,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表明社会个体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改变由社会生活所决定的状态,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机会”。第三,突出个人的自主性。人类解放目标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人的能动作为,面对社会的变化不退缩、不畏惧,采取“自我决定学习”,把学习过程转化为“自觉化”过程,主动摆脱困境,实现自我。终身教育在“人的解放”中所显示的价值取向是更为侧重社会个体的独立性、主体性,终身教育成为社会个体不可或缺的一项政治权利,是社会个体对抗社会不公的有效工具,从中人们可以掌握自我发展的主动权,成为生活的主人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