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足球运动科学训练研究:接球训练技巧

足球运动科学训练研究:接球训练技巧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接地滚球接地滚球时,守门员必须时刻注意球突然的弹跳。接左侧球时,左腿屈,右腿近于跪,反之亦然。双手接球后,迅速前卧倒地。接球时两臂缓冲将球引至胸部,前臂将球紧紧抱住。接体前与大腿同高的球时,双手应在体前约30厘米处接球,以便有缓冲球的空间。接球后迅速收臂,将球抱于胸前,两臂的肘关节稍靠拢,保护好球。

足球运动科学训练研究:接球训练技巧

接球是守门员技术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技术,包括接地滚球、平直球和高空球等。

(一)接地滚球

接地滚球时,守门员必须时刻注意球突然的弹跳。他可以弯腰,将手臂和腿形成盾状,对准球的来向,也可以膝盖跪撑,然后将球抱于胸前。

1.直腿式接地滚球

面对来球方向,两眼注视球,两腿自然伸直开立,两腿间的距离小于球的直径。脚尖正对来球方向,上体前屈,两臂并肘微屈前迎,两手掌心斜向,上对正来球,两手的小指相靠近,手指微屈,整个手形呈“圆勺形”。[3]在手指手掌触球瞬间,手指、手腕适当紧张用力,屈肘屈腕随球后撤缓冲,两臂靠近将球抱于胸前(图4—1)。

要点:人站在球后。弯腰时膝盖伸直,双腿距离以球不能通过为原则。

图4—1 直腿式

2.跪撑式接地滚球

身体正对来球方向,两眼注视来球。准备接球时,两脚左右开立,一腿屈膝深蹲,另一腿屈膝以膝关节内侧接近地面或触及地面,整个身体成单腿跪撑状。跪撑腿的膝关节靠近深屈膝腿的脚跟部位,间隔距离不大于球的直径。上体前倾,手掌向前上正对来球,两手小指靠近,屈腕,两手臂下垂略屈肘前迎,整个手形呈“圆勺形”。在手指手掌触球瞬间,手指、手腕适当紧张用力,屈肘屈腕随球后撤缓冲,两臂靠近将球抱于胸前(图4—2)。

要点:跪撑式接地滚球多用于接两侧来球。接左侧球时,左腿屈,右腿近于跪,反之亦然。

图4—2 跪撑式

3.前卧式接地滚球

当来球速度快且略带旋转时,常采用前卧式接球,迅速把球压在身下(图4—3)。

要点:采用正确的准备姿势。向来球方向移动,使用“勺形”技术。双手接球后,迅速前卧倒地。把球抱入怀中,压在身下。

图4—3 前卧式

(二)接平直球

在接射向胸部和胃部的劲射球时,身体会失去平衡。为防止这种情况,守门员需要缓冲球的冲力。这时,守门员将身体轻度弯曲,当他接住球时就好像将球吞下去一样。

1.接与胸部同高的球

接与胸同高的球有两种技术:

①两手掌心相对,尽早在体前接住球,双眼注视球。距球30厘米给球以缓冲的空间,头部保持稳定(图4—4)。

②守门员身体正对来球方向,手掌张开,掌心向上呈“杯形”。接球时两臂缓冲将球引至胸部,前臂将球紧紧抱住。头部和肩部稍前倾,胸部在承受冲击时稍放松(图4—5)。

图4—4 接与胸同高的球①(www.daowen.com)

图4—5 接与胸部同高的球②

2.接与腰部同高的球

身体正对来球,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位于双脚的前脚掌上,两眼注视来球。两手掌心相对向斜前上方,手部形状呈“圆勺形”,伸臂略屈肘前迎。球触手时,手指手腕适当紧张用力,并屈肘同撤缓冲,将球抱于胸前(图4—6)。

图4—6 接与腰部同高的球

3.接与大腿同高的球

以手臂呈“杯形”动作可接距守门员身前约60厘米的来球,身体前倾将球收接入腹部,除了接与大腿同高度的缓冲来球之外,其他技术与接腰部同高的球十分相似。

接体前与大腿同高的球时,双手应在体前约30厘米处接球,以便有缓冲球的空间。接球时的双腿应有一个角度,右腿膝关节向左腿膝部弯曲,以确保球不穿越守门员的两腿。这就是所谓“K”字腿形的接球姿势(图4—7)。

图4—7 接与大腿同高的球

(三)接高空球

接高空球有原地接胸部以上高度球和单脚或双脚跳起接球两种形式。

1.原地接球

两臂上伸引球,两手拇指相靠,当手触球时手指和手腕适当用力并转腕,将球收抱于胸前。双手应尽早在体前轻松地接住球,保持双眼能注视到球。[4]如让球飞行到头上时再接是错误的。两手应触及球的侧方和后部,手指张开保持放松,触及球的两侧,两手大拇指相距约5厘米。双手在体前接球时,守门员既要能看到手中的球,又要进行缓冲,降低球的速度(图4—8)。

要点:双手应距离体前约30厘米,这是最佳的缓冲距离。

图4—8 原地接球

2.单脚跳起接球

这一接球形式多表现于出击场面之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到达选择的接球点,技术动作近似于原地接高球(图4—9)。

3.双脚跳起接球

准确判断球飞向何处,选择适当时机,及时以双脚起跳,两臂向上伸出迎球。接球后迅速收臂,将球抱于胸前,两臂的肘关节稍靠拢,保护好球。身体处于最高点时接球,接球手形是两手手指自然张开微屈,大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手心正对来球将球接住。

图4—9 单脚跳起接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