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旅游发展与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发展与可持续性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目前各种产业状况看,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质量与品位也影响着生态旅游者的旅游质量。生态旅游者要求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景观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求生态环境的高品位,如观赏效果度、避暑舒适度、生活适宜度、康体有效度、环境宁静度与心理和谐度等,这些特征越明显和组合特征越突

生态旅游发展与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生态旅游区内,以生态旅游的方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亦即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旅游资源予以合理、有序、科学的开发,使历代人都能获得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

(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衡量各种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因素:一是经济上的活力,二是社会上的需要,三是生态上可承受。生态旅游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一和谐的发展,能实现三大效益的共同化、最大化,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要求。首先,从经济活力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地方餐饮服务行业、土特产品市场、社区得到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为国家创汇;其次,从社会需要来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的人,渴望暂时摆脱城市的喧嚣、拥挤,纷纷投身于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轻松和宁静;最后,从生态的承受力来看,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得好的完善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保证游人的观光质量,不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身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形式,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所以,生态旅游是在环境承受力的范围内进行的。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可持续旅游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的原则,适用于所有能够长期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与文化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可以作为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工具,但可持续旅游绝不仅仅局限于生态旅游,当然,做不到持续发展的旅游不能称作生态旅游。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可促进环境保护,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我们必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资源,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然而保护是一种人为活动,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通过生态旅游能激发人们热爱自然和环境的意识,唤起人们的保护动机。由于生态旅游使人们真正体验到自然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由此激发人们的爱心,是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一种有效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而达到主动保护和积极保护的目的。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旅游是一种人民群众十分熟悉而又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活动,它能够使人们相互了解,增长知识,发展友谊,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就目前各种产业状况看,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当地居民通过开发旅游,就能够从他们所经营的生态系统之外寻找生存空间,扩大经营领域,融入全社会。能够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一般都分布在林区、草原或其他偏远地区,是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系统,因而保留很多原始的、独特的、珍贵的自然景观,这是一大笔财富,发挥这笔财富的效益,对为当地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维持社会稳定和提高边远地区的扩大开放具有重要作用。生态旅游是非消费性旅游,在旅游者得到满足,旅游区当地居民提供旅游产品之后,自然景观和环境条件并未受到破坏,进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许多国家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旅游业在国内和国际都占有巨大的优势,繁荣的生态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不满足于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人们向往大自然,向往那些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作为一项绿色产业,已渗入世界各地,生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生态旅游更是方兴未艾,迅速崛起,成为热门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4.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有利于社会文化和文明水平的提高,因此明显区别于其他行业。旅游虽然是产品,但这是一种更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旅游者通过观光不但获得了产品而且得到了大自然的熏陶,获得了有关人与自然的知识。生态旅游在销售给游客风光美景的同时,游客也获得了一种文化和文明教育,这已远远超过了简单的买卖关系。普通的企业只能提高顾客的物质文明,优秀的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宣传其企业文化,提高顾客的精神文明,而生态旅游让游客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在使游客获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同时,又推出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明,即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理应属于广义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表现为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理性认识、理智行为和道德情操。在世界面临多种环境问题和备受生态破坏困扰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生态旅游区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大课堂,森林、草原、海洋动物植物珊瑚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好材料。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满足旅游者生态感受和体验的需要

生态旅游是人们在自然界享受生态乐趣的重要旅游方式和过程,因此生态旅游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满足旅游者获得生态感受和体验的需要。参与生态旅游的人能否获得高质量的生态感受和体验,主要取决于旅游者本身和旅游资源两个方面。作为生态旅游者,在出发前就应该具有生态审美和认知的水平,在旅游过程中,具备体验生态美的能力,具有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意识。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质量与品位也影响着生态旅游者的旅游质量。生态旅游者要求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景观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求生态环境的高品位,如观赏效果度、避暑舒适度、生活适宜度、康体有效度、环境宁静度与心理和谐度等,这些特征越明显和组合特征越突出,其环境质量就越高,就越能保证旅游者在其环境中获得生态的美感、生态知识和生态感受与体验。

2.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污染的治理投资是执行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然而,正是由于我们在重视治理的同时没有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才会造成新的污染。所以我们在积极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治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对于达到环境标准的企业给予政策和税收上的支持,对于污染环境的企业给予经济惩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实现对部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可以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达到减轻污染排放的目的;可以为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中国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两大基本战略之一。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化传统的延续,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

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把对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完善作为该项活动的价值取向,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这一目标使得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达到和谐一致,使发展与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协调一致,以保护旅游地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4.保证旅游地社区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利益(www.daowen.com)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必须处理好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尽力增加旅游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并有意识地去保护它,切实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许多经验证明,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区的相应管理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另外,每个旅游地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特色,旅游人群的流动带来了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从而与本地文化进行交融、异化和更新,容易造成本地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保护本地旅游文化的特色,就要使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相互尊重,使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济不以牺牲旅游地的特定文化为代价。

5.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生态旅游要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和协调,但是,这种协调不是自然形成的,它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旅游活动是一种人的活动,旅游者是活动的主体。人们在认识和开展旅游过程中,要注意和发挥生态旅游的根本作用。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开展生态旅游应该注重经济效益,既包括开发者的经济效益,也包括保护区收益及当地居民利益。通过征收和提高入场费来增加保护区的资金积累,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增加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或直接把生态旅游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回馈金,反馈给当地居民作为其牺牲生活方式的补偿。

(2)发展生态旅游要注重社会效益,即对社会进步能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对人类的智力开发、知识普及、思想教育、社会道德风尚的净化等。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应当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增长生态科学知识等。

(3)发展生态旅游也要注意生态效益,通过生态旅游可持续的发展,使山体、水体等资源更加优美,使植被覆盖率更高,使一些花木得到保护,使水质变得更加清洁,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等,由此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从而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普及生态知识及环保教育,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生态旅游的作用和意义

加强全社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要把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小就认识到生态和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生态环境,为生态旅游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认识基础。要利用各种舆论有效地组织有关生态与环保方面的科普活动和科普讲座,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发布环境状况和信息,营造一种有利于生态旅游的环境和氛围。要依赖高等教育建立生态旅游研究和培训基地,加强对各管理层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培训,适时研究解决生态旅游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生态旅游的决策、开发、实施、管理建立在严肃、科学、有效的基础上。

2.科学规划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和实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要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保障资源永续利用。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和评价,对高品质的、稀缺的、脆弱的旅游资源实行严格的保护性开发。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产品。要科学地提出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标准,促使生态旅游实施方案更规范、更科学,并富有整体性、长远性和可行性。

3.加强法制和管理建设,保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要尽快实施生态旅游的专门立法,使生态旅游的决策、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和人的行为有法可依,在法律约束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要建立专门的旅游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负责对旅游尤其是生态旅游意义进行法制宣传,对生态旅游过程进行执法检查。要整顿清理旅游管理队伍,定期地、系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法制、政策、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专门培训。要求旅游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和岗位任职条件,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要切实加强生态旅游的行政监管力度,建立旅游监管机构和机制,对管理人们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实施监督,对旅游培训及各种资格考试实施督查,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资质和行为实施督查,控制和约束生态旅游沿着规范的方向发展。

4.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对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要加大对科研的投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吸收、消化、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教育。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教育大国、人才潜力大国,如果能够充分挖掘我国的人才,则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旅游基础科学研究,制定旅游科学技术政策体系,积极地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清洁卫生技术、资源保护技术、规划评估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加大旅游科技投入力度,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兴旅强旅的主要手段。

5.加强公众参与意识

促进公众积极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依靠大众的参与,不能只靠政府的干预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接受并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参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公众是参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从开始接触可持续发展思想到理解、认可并参与其中,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过程,需要加以引导。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媒体宣传、开展培训、领导重视、全民教育、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

6.加强旅游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管理与科学利用,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极度复杂、时空尺度广阔、开放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认真地解决好三者与发展的协调问题。科学有序地引导生态旅游,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科学管理,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旅游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建立旅游项目立项的生态与景观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和相应的保护与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开发海洋资源、开发引进环保技术、治理环境污染、调整能源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产品。

7.开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试点示范工作,树立生态旅游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总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依据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依据自然和生态及环境的客观规律,依据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内在本质,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坚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决策、管理规范,有重点、分步骤、分层次地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推动生态旅游协调、快速、持续发展,促使旅游经济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