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旅游概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作用和原则

旅游概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作用和原则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三个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和科技的延续与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提出了18条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形式,能够并应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概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作用和原则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环境,维持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社会文化风貌,寻求旅游发展与环境、文化和人类生存协调发展,满足当代人旅游发展需要并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旅游发展思想。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三个内涵。

1.公平性

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同代人之间的平等。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重视东道社区对旅游者的经历质量所做的贡献,因此旅游接待地区居民有权参与本地旅游开发的重大决策,就其所期盼的社区类型出谋划策,并分享旅游业带来的收益。二是强调代际的公平。当代人进行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要不损害后代人享有同等质量和数量旅游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不可更新的旅游资源。我们要保护好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旅游资源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资源,当代及后代人都享有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权利。

2.持续性

持续性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承受能力之上,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之一是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在充分满足当代人旅游经历的同时,能够保证未来旅游者也享有同样的资源;旅游活动也应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保证不会因为游览者数量过多而导致旅游资源的过渡性和永久性的破坏。

3.共同性

由于各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及开发情况不尽相同,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针政策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旅游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内涵是相同的。为了实现这个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我们必须共同采取行动。因此,国际旅游组织、国际旅游行业组织、各国政府、各国旅游行业组织、世界各国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业相关产业及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都有责任推行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发和利用的种类越多,级别越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但是,由于旅游资源的构成十分复杂,其中许多属于不可再生旅游资源,如珍稀濒危动植物、奇山异水等。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旅游资源受到破坏乃至消亡。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会促使各地纷纷把这些不可再生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无限制地利用;加之开发、利用的技术较差、层次较低、保护不当,往往会导致这些旅游资源的毁损及特色的丧失。因此,实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利用对旅游者有足够吸引力的资源,并不断挖掘潜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长久持续的利用,为今后的深入开发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条件。

2.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要以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为基础,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应用必要的经济、技术、法律手段,努力减缓自然资源的衰耗速度,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每个人都能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使旅游活动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旅游市场是旅游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将使旅游经济活动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但是,旅游市场往往是不断波动发展的,当波动过大时,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发生较大的、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因资源利用不当而引起市场波动的不利因素,把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旅游市场竞争行为趋于合理化,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稳定、有序发展。

4.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充裕的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而旅游者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但是,追求旅游接待量的扩大并不是无限度的。由于受到交通、食宿等容量的限制,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超过了这个限度,在市场供求关系上表现为供不应求,就会引起旅游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旅游者的投诉增加,并使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受到损害,最终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将促使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由单一追求接待人数的目标转向综合发展的目标,即在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容许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组合,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活动范围,增强旅游区的吸引力,使旅游者延长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增加消费,从而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和科技的延续与发展。一国的旅游资源往往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带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烙印,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文化、科技的传播和普及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有助于艺术、历史、民族文化、科学技术的延续和发展,也有助于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学术文化、科技文化、社会风俗的交流,有助于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整性、历史性,使后代人与当代人享有平等的权利。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会议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包括如下内容: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保护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召开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提出了18条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1)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的指导性方法,目的是使各类资源免遭破坏,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形式,能够并应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健全的旅游管理应该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考虑到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能力,旅游发展应当循序渐进。

(3)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当地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要注意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胜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4)为了使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所有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必须团结一致、互相尊重和积极参与。团结一致、互相尊重和积极参与要以在各个层次上(包括当地、全国、区域及国际)的有效合作机制为基础。

(5)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并评定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合作领域。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意味着我们将面临一场由文化与职业变革所带来的真正挑战。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创造出一套完整的规划与管理方法,将所有行之有效的合作与管理方法统一起来,包括技术革新方法。

(6)有关各方共同协商之后认为,地方政府要下决心,保持旅游目的地的质量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能力。二者应为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发展规划项目的主要目标。

(7)为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旅游必须以当地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的基础。旅游与当地经济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8)所有可供选择的旅游发展方案都必须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助于加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9)各国政府和政府机构应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环境方面非政府组织的协作,完善旅游规则,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1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为此,迫切需要提出一些方法,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旅游收益和旅游费用。这意味着消费模式的改变和在价格制定过程中增加生态环境费用的新定价方法的引进。希望各国政府和多边组织停止那些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财政援助,研究和探讨国际通用经济方法的可操作性,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环境和文化易受破坏的地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在技术合作和资金援助方面要给予优先考虑,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那些被落后的、影响严重的旅游方式降低了档次的地区同样需要特别对待。旅游活动每年持续很长时间,客观上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的经济效益方法在当地和整个区域的使用效果,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律手段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

(12)提供选择那些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以及各种能够保证中期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在这方面,需要开展广泛的地区合作,特别是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

(13)对旅游和环境负有责任的政府、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应当支持并参与建立一个开放式信息网络,以便交流信息,开展科学研究,传播适宜的旅游和环境知识,转移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14)需要加强可行性研究、支持普及性强的科学试点工作,落实可持续发展框架中的旅游示范工程,扩大国际合作领域的合作范围,引进环境管理系统。

(15)对旅游发展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协会、环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要拟定旅游可持续发展框架,并建立实施这些方案的项目,检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结果,交流经验。

(16)要注意旅游中交通工具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运用经济手段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17)旅游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坚决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是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这些行为规范,是形成有责任感的旅游活动的有效方法。

(18)应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旅游行业的所有团体,无论是当地的、地区的、国家的,还是国际的,重视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的内容和目标,执行由全体会议代表一致通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指出今后所需要做的工作有:

(1)通过以下几方面,评论旅游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A.旅游发展计划与国家环境政策要协调一致;

B.充分发挥旅游保护文化遗产的潜力;

C.认真评价和鼓励那些有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需求的发展;

D.旅游供给多样化,提高旅游供给质量;(www.daowen.com)

E.寻求适宜的技术方法,并应用于与旅游经营活动有关的各个领域;

F.加强科学基础工作,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2)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A.提倡总体规划;

B.制定政策,加强旅游与其他重要经济部门的相互配合;

C.制订长期资金计划,尽可能地与总体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D.寻找激励因素,组织促销活动;

E.制订监督、评价工作计划与实施过程的方法。

(3)通过以下几方面,发挥旅游业主要参与者的作用:

A.制定共同目标,建立由各有关方面人士参加的联盟;

B.建立永久性方法,以便保持各方面的一致性;

C.采取前摄性和预防性措施;

D.促进国际合作;

E.促进公众参与;

F.确保老人、妇女、青年人和宗教旅游者拥有安全、健康旅行条件。

(4)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

A.旅游发展与经济规划相协调;

B.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培训和专业技能;

C.保证安全、健康的旅行条件;

D.支持和推动旅游革新;

E.促进经验和信息交流;

F.在旅游专业人士当中宣传、介绍“最佳范例”;

G.支持各旅游目的地之间建立国家级、地方级和国际级的信息网络。

(5)优先考虑的地区:

A.小岛屿;

B.沿海地区;

C.高山地区;

D.历史名城。

(6)辅助性手段:

A.制订旅游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

B.建立信息交流网络;

C.建立包括环境和文化遗产主题在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数据库

D.为那些有利于自然和文化的旅游项目设立荣誉奖章,为表现突出者设立年度奖;

E.在国家和地区范围内,以及当地政府、专业人士和公众当中广泛传播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旅游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从上述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来看,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讲,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该地的旅游承载力,我们应该看到,在世界各地旅游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的确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有些地方则始终维持了环境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一事实一方面说明这些环境和社会问题的产生并非发展旅游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旅游的发展在某些地区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则没有形成明显的或不可接受的消极影响。任何问题的形成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旅游发展对接待地区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固然有其潜在的消极影响,但未必会导致当地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形成。致使旅游的潜在消极影响转化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是有其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便是同目的地的旅游承载力有关。

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旅游承载力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是由多方面共同构成和确定,其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旅游设施用地的承载力,即适合用于建造旅游设施的土地数量以及这些旅游设施的最大综合接待能力;

(2)物质环境承载力,即在不至于导致当地旅游环境的对外吸引力出现下降的前提下,所能接待来访游客的最大数量;

(3)生态环境承载力,即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体系发生不可接受的变化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来访游客的最大数量;

(4)社会承载力,亦称社会心理承载力,即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社会公众的生活和活动受到不可接受的影响这一前提下,所能接待来访游客的最大数量。

显然,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规模极限。由于随着旅游者来访数量的增多,旅游带给目的地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的程度也会随之加深,因而,游客来访量的增加一旦超过当地的旅游承载力,这些消极影响的程度便会突破当地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自净或免疫能力,从而极易使原本的潜在影响转化成现实的严重问题。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样,旅游承载力这一概念的实质也在于资源管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在发展旅游业之初所提的关于“量力而行”的发展原则——不论当时人们怎样去理解——在力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旅游管理能力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旅游承载力在理论上不难理解,但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这主要是因为环境质量下降至何种程度才是“不可接受的”,以及旅游经历的质量下降于何时发生等问题是由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和旅游者来决定的。换言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水平取决于该地的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该地管理者的决策。有些目的地的旅游接待量可能并未超越当地的旅游承载力,但旅游的消极影响已经转化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地的旅游管理能力较差。针对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主管部门的管理态度有三种选择:

(1)放任自流,任其自然发展;

(2)待问题严重化之后再做处理;

(3)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显而易见,理想的管理态度应该是第三种,所以,依据当地的旅游承载力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以防止超负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其消极影响的预防和控制同样也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