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彬彬 图/吕俊浩
鄂州古称武昌,为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称帝之地,因此,又被称为吴都。
随友人一起到鄂州寻茶,路过观音阁公园。浩渺的长江,江水湍急,而观音阁就静静地雄踞在巨礁之上,坐看岁月流逝,随水位变化而浮浮沉沉。
承载观音阁的巨礁,蜿蜒如龙,名为“龙蟠矶”,它与东面江岸的凤凰台遥相呼应。传说,此地是龙凤呈祥的宝地,而观音阁正好位于龙首之上,不仅应和帝王定都祥瑞之意,也是长江中的一大奇景。因此,人们把观音阁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可知,现存的观音阁坐东朝西,主体建筑为20世纪30年代重建,全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厚1米余,总面积419平方米。在材质上,由红石青砖堆砌而成,质朴素雅;在形态上,跟随礁石起伏,随石就势,属于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
观音阁分一亭三殿二楼,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中间的大殿为观音殿,供奉有观音菩萨画像。
其观景平台是俯视长江水的绝佳之处,四周的防水墙与观音阁融为一体。(www.daowen.com)
据《武昌县志》记载:宋时龙蟠矶上就开始建寺,历代有兴废。元至正五年(1345年)武昌监邑铁山在此重建龙蟠寺,又名观音阁。
位于长江边的鄂州武昌门
观音阁是长江中的一大奇景
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寺院再次被毁后,由时任知县的许穑卿重建。阁内自西向东,分别呈现了如今的格局。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学士湖广总督官文驻节黄州,见有小岛横江而峙,上有亭台楼阁,得知其为县志中的“八景”之一后,亲笔题书“龙蟠晓渡”四字,刻石嵌于寺院门楣上。
在水一方的观音阁,离我们仅仅几十米远,但是苦于没有渡船,无法靠近一睹真容。听当地人介绍,20世纪80年代前,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观音阁人山人海,香火兴旺。1992年,观音阁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6年7月,观音阁因遭洪水受损,为保障修缮工程顺利施工,暂时关闭进行修缮。现在,鄂州市文物局在观音阁四周和室内均安装了数十处摄像头,实时对此处进行监控。
在历史的长河中,观音阁陪伴那些生活在江边的人们走过了四季,见证了太多人生的悲喜和历史的变迁。而我们,怀想着世事的不断变化,也感慨连连,直到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江边。江水被染成金黄,流向天涯,把水中的观音阁衬托得更加庄重且肃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