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梅江心寺:遇见·最美荆楚

黄梅江心寺:遇见·最美荆楚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余德亨图/小河蔡山是江心寺所在的一座小山,它所在的镇也以蔡山为名,称蔡山镇。江心寺有很多古老的传说。据传,东晋咸和年间,高僧支遁在游历江南后,来黄梅蔡山首建江心寺和摘星楼,并在寺前手植白梅一株。在古梅旁的江心寺老庙已近废弃当年惠能以一首偈子胜过神秀,五祖弘忍决定传衣钵于他。比起黄梅其他寺院,特别是四祖寺、五祖寺,江心寺显得籍籍无名。

黄梅江心寺:遇见·最美荆楚

文/余德亨 图/小河

蔡山是江心寺所在的一座小山,它所在的镇也以蔡山为名,称蔡山镇。江心寺有很多古老的传说。据传,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高僧支遁在游历江南后,来黄梅蔡山首建江心寺和摘星楼,并在寺前手植白梅一株(世称“晋梅”,又称“二度梅”)。

但据《复修蔡山江心寺序》碑文介绍,此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1993年由蔡山民众集资复修。

清光绪丙子《黄梅县志》载:“江水自广济垅坪下入黄梅界,旧绕蔡山,故山有古江心寺。后积鸿脑洲,江流遂往洲外,蔡山之江渐淤。后又淤新洲,而江遂三分,至封廓洲复合为一,其势皆由北而南。”现在的蔡山江心寺离长江边约十里,其间沧海桑田式的变迁,不是短时期可以完成的。可惜的是,该县志没有指示其变迁的年代,“旧绕蔡山”之“旧”,“后积鸿脑洲”之“后”,都是很模糊的时间概念,不知到底是何年代。

写到这里,我想起从《六祖坛经》中看到的一个故事,也许可以间接证实一下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蔡山还在江边。

在古梅旁的江心寺老庙已近废弃

当年惠能以一首偈子胜过神秀,五祖弘忍决定传衣钵于他。敦煌出土的法海本《六祖坛经》说:“五祖夜至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传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惠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能得衣法,三更发去。五祖自送能于九江驿,登时便悟……辞违已了,便发向南。”

记录弘忍弟子神会言行的《神会语录》在记述此事时说:“忍大师谓曰:‘我自送汝。’其夜遂至九江驿,当时得船渡江。大师看过江,当夜却归至本山,众人并不知觉。”

对此,有人认为,《神会语录》造假。中华书局1983年版《坛经校释》的校释者指出:“从江北的湖北黄梅下山,到江南的江西九江,三更出发,当晚即到,这可能吗?……弘忍不仅当晚送惠能到江边,而且还‘当夜却归至本山’,伪迹尤为显著!”

仔细想一想:从黄梅五祖寺到长江边小池镇(江西九江对岸),直线距离约百里,实际走起来会远很多;如果九江驿在江南,他们还要坐船过江。“三更发去”,“当夜却归至本山”。三更为子时,就算他们在23点(三更始)出发,次晨5点(五更尽)归山,60岁的人(弘忍大师生于公元601年,此事发生在公元661年)用6个小时赶200多里路、两次夜渡长江,确实难以置信。

但其实,是校释者自己搞错了,唐代的“九江驿”并不在江南而在江北,即今天湖北的黄梅县境内,离五祖寺不足百里。

唐人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中可以查到:“九江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汉九江王黥布所筑。”清《一统志》也说:“九江城在县南七十里,即今之蔡山镇。”很可能是当时蔡山镇设一驿站,这里是九江故城,便称作“九江驿”。(www.daowen.com)

将现今黄梅地图上相距约四里的蔡山镇和蔡山连成一线,与长江的流向相同。可粗略地推测,蔡山在1300多年前尚在长江边。《复修蔡山江心寺序》碑文说,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敕封虢国公尉迟恭督修,始正式成为江心古寺”。不论此说确实与否,就寺名来说,是符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的。

当地人都说江心寺是地藏王菩萨的第二道场。问其由来,说是地藏王菩萨“年年月月住九华,七月三十住蔡山”。

地藏王菩萨在佛前发出过宏大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从我知道这个大愿开始,直到今天,每每一想起来就无比感动。而今,这句大愿被书于江心寺山门,时刻提醒世人感悟菩萨的无尽慈悲心。《复修蔡山江心寺序》碑文说,“江心古寺……与九华并美,实乃地藏王菩萨第二道场”,想来其中必有缘由。

我们身后那株树,就是二度梅了。询问寺中的居士,方知白梅在二十几年前曾经枯死,现在看到的是老干生发出的新枝。它虽是枯树新枝,但一脉生机不绝,一缕香魂依旧高洁,依然每年梅开二度。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古梅真的可以再生吗?我后来专门请教了从事园林行业的朋友。朋友说,梅树的隐芽长寿,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隐芽会分化,从而形成“树干开花” 的现象,这也是古梅存世的原因。

从江心寺往山上走,可以看到一座新建筑,题为“甘露梅苑”,高耸的观音菩萨雕像,神情恬静,慈眉善目,下面还有一排菩萨像,据说是观音菩萨的32种化身。

在江心寺老庙的不远处,是缅甸风格的新庙

梅苑梅花

黄梅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东晋以来,有多位高僧大德莅临这片土地,并建寺传法,至今还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

佛教在唐朝盛行时,举国上下大兴土木,广建寺院,黄梅更是“十里三座庙,无路不逢僧”,全县3万人,就有2万人信奉佛教,前来朝山、求法者络绎不绝。比起黄梅其他寺院,特别是四祖寺、五祖寺,江心寺显得籍籍无名。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寺院,也有值得挖掘的文化积淀,令人无法忽视和遗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