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国1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全国1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迄今全国共有1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全国1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中国的海洋特别保护区,是指对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海洋特别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其中具有重大区域海洋生态保护和重要资源开发价值、涉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及其他需要申报国家级的海洋特别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报国家海洋局批准。迄今全国共有1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1.南通蛎蚜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

蛎蚜山地处南黄海沿岸,位于海门东灶港东南约4千米,面积3.5平方千米,因盛产牡蛎而闻名。蛎蚜山东西长1.43海里,南北宽0.9海里,处在南黄海潮间带,由牡蛎活体和各种海洋生物构成。其神秘之处在于入水为礁出水为山,被当地人称为“沉浮山”。经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南京师范大学及浙江大学等有关专家实地考察论证,一致认为蛎蚜山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海洋奇观,具有极高的科考和旅游开发价值,距今已有1690年历史

2.连云港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

连云港海州湾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国际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接点,是我国海洋生物南北分布的界限。国家批准建立的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规划总面积490.37平方千米,具有繁多的海洋生物资源、独特的海蚀地貌以及特殊的基岩岛礁与海洋自然遗迹资源等,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显著。

3.乐清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

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范围约30000亩,总体上分成环岛滨海生态保护景观区和南涂生态保护开发区两大功能区。环岛滨海生态保护景观区分为红树林生态保育核心区、滨海红树林绿化带、红树林种植科普区、湿地水鸟观赏区、海上牧场观光旅游区和水上运动娱乐区6个亚区。西门岛南涂生态保护开发区分为湿地珍稀鸟类保护区、滩涂生态渔业开发区2个亚区。

4.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

马鞍列岛为舟山群岛最北端的岛群,处于舟山渔场中心位置,总面积549平方千米,其中岛礁面积19平方千米。这里海域辽阔,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构成了以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独特的岛礁自然地貌和潮间带湿地为主体的岛群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开发研究和保护价值。

根据保护区建区总体规划,项目总投资4.2亿元,分近、中、远3期进行,时间为2005~2020年。保护对象为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生物(中华白鳍豚、中华鲟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獭、穿山甲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须鲸、宽吻海豚、江豚、斑海豹、儒艮、海獭等)、水产资源(石斑鱼、厚壳贻贝、羊栖菜等)、旅游景观(花鸟灯塔、东海第一桥、山海奇观摩崖石刻、礁岩与石景保护点及沙滩等)。

5.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及附近海域,总面积为202.9平方千米,岛陆面积10.48平方千米。保护对象是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鱼类产卵场,鸟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岛礁资源和贝藻类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6.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渔山列岛位于象山半岛东南、猫头洋东北,距石浦铜瓦门山47.5千米,由13个岛41个礁组成,岛礁总面积约2平方千米。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岛礁资源使得渔山列岛及其周围海域成为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的集聚地,共有浮游植物135种、浮游动物65种、底栖生物119种,潮间带野生贝藻资源丰富。

7.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位于昌邑市北部堤河以东、海岸线以下的滩涂上,总面积2929.28公顷,于2007年10月底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建立,主要保护以柽柳为主的多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各种海洋生物。保护区内生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柽柳林面积达2070公顷,植被茂盛,其规模和密度在全国滨海盐碱地区罕见,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和旅游开发价值。

柽柳是可以生长在荒漠、河滩或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的顽强植物,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和滨海盐土生存、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每到春天,保护区内柽柳郁郁葱葱,草坪如茵,繁花似锦,十分美丽。每年5月柽柳开始抽生新的花序,直到9月的几个月内,区内一片花海,老花谢了,新花又开,三起三落,绵延不绝,与其他海岸风光比较自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别致风情。

该保护区内还有芦苇、盐地碱蓬、荻和其他多种草类;有野兔、獾、狐狸、黄鼬、狸猫等野生动物

8.东营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www.daowen.com)

该保护区位于垦利县境内,规划面积926平方千米,分为生态保护区、资源恢复区、环境整治区和预留开发区4部分,重点监控黄河口水域生态环境和河口海区海洋生物资源。

保护区将分3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00万元,主要用于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对黄河口负3米等深线以外海域进行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修复,建设926平方千米黄河口生态海洋特别保护区;二期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2011~2015年),进一步改善保护区的管护条件,完善各项管护和开发措施,基本实现保护区的良性运行;三期工程为2015年以后的长期规划,通过优化管理和开发措施,提高保护区的利用价值,建成环境优良、资源丰富的保护区,为当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9.东营利津底栖鱼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利津国家级底栖鱼类生态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北部海区,总面积94平方千米,以半滑舌鳎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该区域距离黄河入海口80千米,有多条河流的径流入海,是半滑舌鳎等底栖鱼类的良好繁殖场所。

10.东营河口浅海贝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东营河口浅海贝类国家级生态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山东东营市河口区的滩涂及浅海海域,总面积3962平方千米,以黄河口文蛤、浅海贝类及其物种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

黄河口文蛤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贝类,具有很高的经济和食疗药用价值,成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但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的加快及近海捕捞强度的增大,黄河口文蛤资源日渐减少,捕捞产量递减。该保护区通过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对文蛤实行繁殖季节保护,严格限制采捕规格,消除和减少该区域点面源污染和干扰,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严格查处违法违规排污、倾倒废弃物等行为,使贝类的栖息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产量得到增加,水质和底质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11.东营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特别保护区位于东营区莱州湾西岸广利河以北、青坨沟以南海域,为多种贝类的栖息和繁衍地,其中蛏类资源尤为丰富。随着渔业海岸工程、油田开发、海洋工程建设以及近海捕捞强度增大,蛏类等资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生态失衡,致使该地区传统的小刀蛏、大竹蛏和缢蛏等蛏类资源生物量衰减,分布海区日趋缩小,而且个体呈小型化。特别保护区建设后,区内蛏类等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减少了人类活动的干扰。特别保护区总面积21024公顷,包括生态保护区、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开发利用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蛏类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

12.东营广饶沙蚕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该海洋特别保护区总面积为77.27平方千米,依其性质和作用,可划分为生态保护区、资源恢复区、环境整治区和开发利用区4个功能区。保护区先期投资100万元,用于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逐步完善其功能。同时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生产季节巡护、沙蚕资源与环境监测、种质混杂和生物入侵的预防以及查处各种违反保护区管理的活动等系列管理措施,使沙蚕等底栖生物等得到有效保护,资源量有所恢复和增加,其栖息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开发利用价值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可持续开发水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海洋保护与开发相协调,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的目标。

13.文登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文登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文登青龙河口、靖海湾区域,总面积518.77公顷。保护区内水浅、滩宽、滩涂平坦,属于典型的河口海湾生态系统,集中分布有数量较大的松江鲈鱼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14.龙口黄水河口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黄水河是流经龙口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总流域面积1034.57平方千米,黄水河流域是龙口市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工农业和城镇居民用水的主要水源地。黄水河入海口处,浅滩及附近海岸拥有近4×108立方米的优质石英砂资源,是缢蛏、玉螺、文蛤、沙肠、海肠、毛蚶等重要底栖生物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价值。建立龙口黄水河口海洋生态海洋特别保护区,对于保护龙口黄水河浅滩底栖生物资源和砂矿资源,促进海洋生态和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5.威海刘公岛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刘公岛及其周边海域属于典型的海岛生态系统,岛上旅游资源丰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纪念地、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岛风光历史文化遗迹于一身。刘公岛森林覆盖率达87%,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远望松涛翠柏,近观鹿群结队,是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之地。刘公岛周边海域则盛产海参、三疣梭子蟹、鲳鱼、比目鱼、海带等,是一方不可多得的海洋“沃土”。国家海洋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同意建立威海刘公岛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在这一海域建立保护区,对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