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近海赤潮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虾、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东海卫星图
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据统计,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4.赤潮危害东海
东海,是中国海的一部分、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它北起中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毗邻,东北面以济州岛、五岛列岛、长崎一线为界,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中国台湾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琉球群岛。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海底平坦,水质优良,又有多种水团交汇,为各种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饵和越冬条件,是中国最主要的良好渔场,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舟山群岛附近的渔场被称为中国海洋鱼类的宝库。
2003年4月以来,东海已经20次多次赤潮频繁,肆虐海域近4000平方千米。赤潮所到之处,鱼虾陈尸,蟹贝灭绝,只有藻类疯长,生机勃勃的海洋瞬间一片死寂,渔民损失惨重。
污染严重导致东海成为我国赤潮最多的海域。
4月27日,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正在执行例行的日常监测。突然,深蓝色的海面上,一块块不易被发现的褐色水体映入他们的眼帘,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立即取样鉴定,在褐色水体里发现了超量的“具齿原甲藻”——一种单细胞的赤潮生物。(www.daowen.com)
东海卫星监测图
没过几天,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渔业基地——浙江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也相继发现了赤潮:5月2日,北麂山列岛南麂海域发现赤潮;5月3日,沙埕港海域发现赤潮;5月6日,岱山报告发现赤潮;5月13日,渔山列岛海域监测到1000平方千米的大面积赤潮;5月14日,大陈岛海域发现赤潮;5月16日,韭山列岛海域监测到大面积赤潮;5月17日,台州列岛东部海域发现赤潮。据海监3837飞机和海监47船联合进行的“海空配合”监测显示:5月17日,浙江中部、南部各海域赤潮总面积已达到3900平方千米,仍无消退迹象。
我国尽管在1933年就有赤潮灾害的记载,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生频率并不高,1953~1998年我国大陆沿海只记录了322次赤潮,平均每年7次。但如今,仅2003年一年,我国海域就发现了119次赤潮,累计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其中,东海发生赤潮86次,南海16次,渤海12次,黄海5次。与2002年相比,东海的赤潮增加了35次,大面积赤潮增加,持续时间延长。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向海洋排放的含氮、磷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高密度养殖,沿岸农田化肥、农药的流失,废泥中有机磷的释放等人为因素,可使某些赤潮生物在有氮盐的海水中增殖2倍,若同时加入足够的磷盐可增殖9倍,如再加入维生素B12则可迅速增殖25倍。
东海毗邻我国经济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但与此同时,大量的污水排放、过度的渔业养殖以及大型海洋工程的兴建,都向海洋输送了大量污染物,几乎使东海成为人类的“天然垃圾场”,远远超出了海洋自净能力范围。
东海原甲藻赤潮
来自国家海洋局《东海倾废管理公报》表明,2003年,人们向东海倾倒了4245万立方米的疏浚物,其中,上海海区的倾倒量占55%以上。这些未加任何处理的疏浚物,含有大量的铜、铅、锌、砷、镉、铬、有机质、油类、DDT、666等对海洋环境有污染的物质。黄浦江及其支流河道、温州瓯江、台州椒江等地区的内陆江河码头,废弃物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尤为严重。全国海洋污染线的调查也表明,长江口一带海域无机氮、无机磷已经百分之百地超标。浙东沿海是我国水产养殖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由于环保设施落后,这里的一些海域海底覆盖了1米多厚的黑臭淤泥,而在没污染前,海底应该是黄色的海泥。
5.赤潮毒素
当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肆无忌惮地对大海进行污染的时候,愤怒的大海同样也会通过赤潮对人类进行报复,破坏渔业生产,威胁人类健康,甚至夺人性命。
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赤潮藻中的“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在贝类和鱼类的身体里累积,人类误食以后轻则中毒,重则死亡,人们又将赤潮毒素称为“贝类毒素”。
贝类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毒的有机化合物。根据人体的中毒症状,又分为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健忘性贝毒(ASP)、神经性贝毒(NSP)、西加鱼毒等许多种。近年来,还不断有新的毒素及其组分被发现。人们在今年的东海赤潮中发现了麻痹性贝毒,这种毒素以前仅8~12种组分,但现在已发现该种毒素有30多种成分。
麻痹性贝毒是所有赤潮毒素中最重要、最多见的一类毒素,目前尚无药可救。人类误食了含有麻痹性毒素的贝类5~30分钟内,轻者,嘴唇周围有刺痛感和麻木感,逐渐扩展到脸部和颈部,手指和脚趾也有刺痛感,并伴有头痛、眩晕、恶心等;重者,语无伦次,出现失语症,刺痛感扩展到双臂和双脚,手足僵硬,运动失调,全身虚弱无力,呼吸出现困难,心跳加快;而病危者,肌肉麻痹,呼吸明显地出现困难,感觉窒息,在缺氧的情况下,24小时内就会死亡。
腹泻性毒素的症状类似于食物中毒。该类毒素为肿瘤促进剂,尤其是对人体的肝细胞具有破坏作用,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神经性毒素则能引起神经传导的障碍,人类食用含有神经性毒素的贝类、鱼类3小时后,就会出现眩晕、头部神经机理失调、瞳孔放大、身体冷热无常、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状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伴有心律失常,感觉急性窒息,有时还出现醉酒似的运动失常。
东海特大赤潮
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有600人因误食有毒的贝类而中毒,其中29人死亡。1976~1978年,浙江舟山、宁波地区发生多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毒素来源于裸甲藻;1986年福建东山发生因食用菲律宾蛤仔而引起136人中毒,1人死亡事件;2002年,福建宁德、青田、罗源等地先后发生50多人因食用甲锥螺而中毒,其中3人死亡。
目前,许多国家都对贝类中的毒素含量有严格规定,如加拿大规定食品中的麻痹性贝毒超过80微克/100克时就禁止食用,腹泻性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00纳克/克,健忘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20微克/克。各国对于进口的水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欧盟对进口水产品的检查包括新鲜度化学指标、自然毒素、寄生虫、微生物指标、环境污染的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农药残留、放射线等63项指标。由于有一整套完整的海产品监测、管理措施,尽管欧美一些国家沿海也经常出现有毒赤潮,但海产品中毒事件发生得较少。
我国的海产品毒素检测则主要是为了出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海产品绝大多数都没有做过任何毒素的检测。尽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曾经发布了《无公害水产品的安全要求》,规定麻痹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80微克/100克,腹泻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80微克/100克,并开始进行无公害水产品的质量认证,但认证的覆盖范围很小,而且认证也只针对养殖产品,对渔民捕捞的海产品的检测认证还没有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