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流纵向结构及其生态功能与流域联系

河流纵向结构及其生态功能与流域联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物理、化学梯度的变化,河床的形状和生物群落在纵向方向发生相应的变化。上游地区,常常有最陡峭的倾斜度[51]。图2.7水源区到河口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区域2。图2.8流量、沉积物和河道特征在纵剖面方向的变化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整个流域或者集水区紧密联系在一起。黄河下游的输沙功能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于河流管理者来说,认识到河流在纵向尺度上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物理、化学梯度的变化,河床的形状和生物群落在纵向方向发生相应的变化。河流纵向结构可以分为3 个区域。

(1)区域1。上游地区,常常有最陡峭的倾斜度(见图2.7)[51]。沉积物在分水岭的坡面上受到侵蚀,并且被带到下游。上游河流的特点是水流速度快,急流和瀑布是普遍的水流形态,常常冲刷出一条很深的V形河谷。

图2.7 水源区到河口的纵向剖面示意图(来源:GT Miller,1990)

(2)区域2。过渡区域或者输送区,接收一部分被冲刷的物质。它常常是一些宽阔的河漫滩和蜿蜒曲折的河道。河谷变得开阔,河流变得蜿蜒曲折。

(3)区域3。下游地区,倾斜度会变得比较平,这也是最初的沉积区域。河流缓缓地穿过开阔且近乎平坦地河谷。在河口,河流可能会分为一些独立的水道,流经一些由河流沉积物形成的三角洲,然后汇入海洋。(www.daowen.com)

水流顺着沿途地形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进行着三维运动,将上游和下游、河道和河漫滩以及河滨湿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起来。从河流源头到出口,在河流的顺流方向上,表征河道的系统参数(宽度、深度和河流等级)一般不断增大,坡度不断下降,主要泥沙类型有所改变,系统养分状况由贫瘠逐渐变为富养分状态,由于水的深度和浑浊度增大,到达河床的光照量也逐渐减少。河流在纵向流量、河道尺度和沉积物特征等3 个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见图2.8)。

图2.8 流量、沉积物和河道特征在纵剖面方向的变化(来源:GT Miller,1990)

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整个流域或者集水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纵向变化代表了河道类型的分带现象。在不同河段,由于河道生态特征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河段所发挥的生态功能不同。黄河从上游至下游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气候、植被条件均有显著差异,人类对河流的影响强度也不相同,河流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上游河道功能以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环境为主,中游人类活动逐渐增强,河道接纳的废水、污染物逐渐增多,河流的稀释自净功能表现的比较突出。黄河下游的输沙功能显得十分重要。

维持河流纵向的连通性,特别是在一年中某些时候十分重要,如确保每年鱼类产卵期的流量。因此,对于河流管理者来说,认识到河流在纵向尺度上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