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母体,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进步缓慢,并长期处于服从自然、依靠自然的状态,由于一直无法克服自然变化对自身生存的影响,从而使得人类长期对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但随着人类发展脚步的前进,人类迎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不仅依靠能源技术变革突破了生物体力的限制,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先进生产、生活工具,使得人类抗自然灾害、保持生存稳定性的能力大大增强。在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功之下“人类中心论”泛起,即人类认为自身可以借助科技力量而获得生存于是可以不再依附自然,甚至可以战胜自然。但意料之外的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后果引起的生态环境挑战对人类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发且越来越剧烈、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劣引起的大量物种灭绝等。在这个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前,有效管理人类的碳排放是当务之急。作为当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面对控制碳排放的世界性议题,中国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世界减排事业之中。为了践行我国对减排降碳活动的承诺,党中央高度重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进程,中央多次召开重要会议推动我国降碳事业的发展,接着全国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启了新时代低碳化进程,可以说我国的降碳决心是有目共睹的。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求,但是其实现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该目标对我国而言至少施加了三大压力:第一,碳排放第一大国的国际压力。当前我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虽然气候问题主要是近代几百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所致,但是中国当前顶着个世界第一碳排放国的帽子,着实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国际压力,因此如何尽快丢掉这个“烫手山芋”是我国必须完成的任务;第二,虽然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但是仍未达到高级工业化阶段,除了少数地区的部分产业已经逐步靠近“高精尖”的领域之外,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才结构仍处于初级工业化水平,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三,我国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可以发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我国承诺所用的时间为30年。实际上用30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社会生态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不可忽视的距离,在工业水平还未达到高级化的情况下将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目标之中,这必然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压力。但是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在全球向“低碳”开战的形势下,中国如果能抓住历史机遇在“碳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则会实现“名利双收”。具体来看,如果中国能够如期完成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那么这对我国而言将至少有如下意义。
首先对我国自身而言,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用于我国发展过程。第一,碳达峰、碳中和有利于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满足世界对我国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造成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当下我国已经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并空前加大了生态环保力度。在我国明确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下,我国必然要改变已有发展模式,将世界责任与国内发展统筹起来,通过不断创新走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际上,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既给我国的道路转型提供了动力,也为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抓手。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促进下,我国必定会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第二,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科技发展,倒逼经济转型。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将引起新科技的产生和应用。这为我国实现科技飞跃提供了动力。在未来碳交易逐步市场化之后,谁能掌握先进的降碳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这无疑是企业进行科研投入的重要推动力。在碳达峰、碳中和的促进下,我国经济也将随着生态科技的进步而转型:一方面已有高污染行业可以在新科技的支持下而改造;另一方面大量新的绿色产业将会兴起,比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世界汽车竞争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这是我国后发优势的鲜明体现。总之在双碳战略下我国不仅将会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升级改造,同时也将大量投资建筑、交通、光伏、生化、排放等新能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绿色工程生产力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这也将盘活经济,助推中国经济站稳新台阶。(www.daowen.com)
第三,低碳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降碳实践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调整的过程,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变革带来重要机遇。当前,我国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找到乡村的独特优势。由于农村地区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为密切的区域,其最丰富的资源当属生态资源,这也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因此在低碳目标下乡村可以开发生态资源,有效发挥乡村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作用,使得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我国走向生态良好的强国之路。
从国际方面来说,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可以对我国产生如下影响。第一,打造“碳治理”名片,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奇迹”,这背后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支持。在面临全球气候变暖这个人类的共同难题时,中国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制度优势,依靠强大的政府力量深度干预经济过程,使我国社会向低碳化、生态化转变。在世界碳治理难题中,中国的制度优势无疑会在世界“碳治理”格局中树立光辉的典范。
第二,我国可以借助碳达峰碳中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深度参与国际事务。降低碳排放虽然已经获得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但是由于减排过程涉及国家发展权益问题,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技术基础、产业结构并不一致,进行全球性的统一协调行动存在困难,实际上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谈判工作就一直处于激烈地博弈之中,全球气候治理的科学问题也不可避免地被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在碳治理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在全球减排事业中也就具有了话语权,因此“碳中和”历史机遇难得,中国要全力争取参与21世纪“碳中和”国际竞争的资格,以提高减排技术实力与制定国际绿色标准的能力为主,降低碳排放强度并提高GDP绿色发展效率,取得国际绿色低碳竞争的入场券。
第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引领人类文明的生态化转向。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文明延续至今的古文明,表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存韧性。中华文明的底色是农耕文明,包含着大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思想。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问题是人如何看待自然、利用自然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华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包含着对该问题的深刻思考。因此,应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深入发掘中华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资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构建不仅对中华民族而言意义重大,还具有引领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