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时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理论基础

数字时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碳达峰与碳中和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阶段,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实现碳达峰,才能达到碳中和。碳达峰是手段,碳中和是最终目的。碳达峰时间与峰值水平应在碳中和愿景约束下确定。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前者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首要任务,后者是寻求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数字时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理论基础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即峰值),之后经历平台期,再逐步回落的过程。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是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重要标志,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实现碳达峰意味着要努力减缓二氧化碳排放速度,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尽快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到来。

碳中和是指在碳达峰过程中,对企业、团体或个人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采用低碳技术、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等多种形式,主动处理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零排放”。简单地说,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阶段,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实现碳达峰,才能达到碳中和。二者之间存在“此快彼快、此低彼易、此缓彼难”的关联关系。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水平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难度:达峰时间越早,实现碳中和的压力越小;峰值越高,实现碳中和所要求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转变的速度就越快,难度就越大。碳达峰是手段,碳中和是最终目的。碳达峰时间与峰值水平应在碳中和愿景约束下确定。峰值水平越低,减排成本和减排难度就越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越长,减排压力就会越小。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煤炭消耗大国,将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并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达成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是一场硬仗。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结合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及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碳中和愿景下的排放路径可分为4个阶段:2020-2030年为达峰期,2030-2035年为平台期,2035-2050年为下降期,2050-2060年为中和期。首先,10年时间促成碳达峰,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尽快尽早实现碳达峰,并严格控制排放峰值,为实现碳中和留出更多缓冲时间。在实现达峰目标后,我国将经历5年左右的缓冲期,这一时期我国碳排放主要呈现趋缓趋稳、稳中有降的趋势。随后依托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负排放技术应用等,我国进入15年左右的下降期,在迎来碳中和目标的最后10年里,中国以深度脱碳为首要目标,通过负排放技术和碳汇效应为能源系统提供灵活性,最终实现碳中和。(www.daowen.com)

我国要尽快实现碳达峰继而寻求碳中和,最基本的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来减少碳排放,大力开展湿地草原、森林碳汇来提高碳汇。前者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首要任务,后者是寻求碳中和的重要途径。2020年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总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消耗,而中国的能源消耗又以煤炭为主,因此低碳发展战略实质上是减少煤炭消耗。早在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计划时,部分专家提出中国低碳发展的基本逻辑在于首先实现煤炭消费达峰。因此,在全面开启“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大幅度地改善能源结构、大幅度地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过程中,加快推进煤炭消费率先达峰势在必行,其关键在于能源转型替代。

碳汇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密切相关,是指自然中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储蓄库,主要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加强森林管理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活动。简单地说,树木等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是碳汇作用。树木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是固碳效应。

碳汇有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土壤碳汇、海洋碳汇等形式。森林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并将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进而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其中80%以上的贡献来自天然林。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表示,我国的森林资源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修复、建立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土绿化专项行动,继续深化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森林、草原、湿地的碳汇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