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舞教学方法的作用
排舞教学方法是实现排舞教学任务或目标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排舞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就其来源来说,一方面是体育艺术教学方法在排舞教学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来源于排舞实践教学,是排舞教学中所特有的。
排舞教学方法在实现排舞教学任务和目标中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它有传授知识、形成动作技能、指导实践、传授经验、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因此,无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还是学生进行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方法。
(二)排舞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排舞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都有它特殊的作用。采用哪种方法及如何运用,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场地设备等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在排舞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提示法、带领法、完整与分解法及重复法等。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练习的方法,这是排舞教学中运用语言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
采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要有目的性。所讲的内容要围绕教学任务、内容要求以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
(2)讲解要正确。教师所讲的内容应是科学的、准确的,即言之有理,实事求是,并运用统一规范的专业术语。
(3)讲解要简洁易懂。语言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力求少而精,尽可能使用术语和口诀。
(4)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排舞教学的讲解可以在动作示范后进行,也可边做边讲。讲解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5)讲解的顺序要合理。讲解的顺序一般先讲下肢动作,再讲上肢规定动作,最后讲躯干与头颈、手眼的配合。
(6)讲解要有启发性。在教学中力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把学生听、看、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7)讲解要有艺术性。讲解时必须用普通话,口齿清晰,层次分明,表达生动形象,有趣味性,有感染力。同时,恰当的情感和声调都会使语言产生巨大的艺术效果。
(8)讲解要有节奏和鼓舞性。讲解语言的声调、强弱应按特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交替进行,语言要有节奏感。讲解的语言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2.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教学的动作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此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具体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采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应是动作的典范。教师的示范要力求做得准确、熟练、轻松和优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看完示范后就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的示范要根据教学任务、步骤以及学生的水平确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然后结合教学要求,可进行慢速和常速的示范。
(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在进行示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示范面、示范速度以及学生观察示范的距离和角度。
(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在排舞教学中,只有把示范与讲解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提示法
提示法是指教师以提示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提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
语言提示是指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或口令提示学生所要完成的动作名称、时间、数量、方向和质量的要求等。采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用准确、恰当、简单的语言或口令来提示动作,并且要声音洪亮,发音准确,声调恰当。
(2)提示的语言或口令要配合音乐的节奏,教师可边数节拍边提示动作。例如,提示脚下步伐时,可喊“1、2、3、4、左脚、前、迈”;提示动作方向时,可喊“向、左、3、4、向、右、7、8”;提示动作速度可喊“5、6、加、快”;要求连续练习时,可喊“5、6、再、做”。
(3)提示动作重复的次数和改变动作时,一般常采用倒数法进行提示。提示时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例如,“4、3、2、海岸步”;“4、3、2、向前踏”等。
(4)教师应用友善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进行提示,以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www.daowen.com)
非语言提示是指教师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视线接触等提示学生完成动作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肢体语言提示时,必须使学生明确肢体语言的含义。因此,最好预先向学生讲明课上所要采用的几种身体语言动作。
(2)在使用肢体语言时,可配合语言的提示。例如,曲目中规定的上肢动作,手臂在做大幅度的向上伸展时,可配合“臂伸直”的语言提示,使所提示的内容变得更加明确。
(3)在用身体动作进行提示时,力求使动作做得准确、规范,在必要时可将动作进行夸张。例如,“腿高抬”“大步走”等提示夸张动作。
(4)用手势提示时,应根据需要提前2拍或4拍做出,掌握好提示时机,并且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所做出的手势。教师做出的手势要相对固定,既可采用大家公认的手势动作,也可形成自己独特的手势风格。
(5)教师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和眼神的变化来激励学生。如微笑、眼神对视、点头等。
4.带领法
带领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连续完成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练习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动作与动作的连接方法及音乐节奏感,在排舞教学中被普遍采用。
采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动作需要正确选择带领的示范面。通常在身体有前后行进、转体变化及动作较复杂时,采用背面示范带领;结构较简单的动作一般选择镜面示范带领。身体有左右方向变化的动作根据观察动作的需要,可选择镜面或背面示范带领。
(2)大部分动作都应采用镜面示范,以利于教师观察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和便于与学生沟通。
(3)教师在领做动作时,可将背面及镜面示范结合起来运用,在转换示范面后,教师示范的方向应跟学生的动作方向保持一致。
(4)在完成较复杂动作时,可慢速带领,待学生熟练掌握后,恢复正常速度带领;在完成上下肢配合动作时,可先反复做步伐练习,在此基础上将规定手臂动作添加到动作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
(5)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时,除示范动作要做得一丝不苟外,还要与手势、口令等提示方法紧密结合,使学生达到眼看、耳听、心想、体动的目的,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完整法与分解法
完整法是指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方法。此种方法不破坏动作整体结构,不割裂动作各部分或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迅速地掌握动作。分解法是指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动作或组合按身体环节合理地分解成几个局部动作分别进行教学,最后达到全部掌握动作的方法。
采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结构比较简单的动作,采用完整法进行教学。
(2)学习较为复杂的动作,可采用慢速完整练习方法,即放慢动作的过程,在每个姿势中停几拍,以加强学生对动作的运动轨迹、动作各环节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学生正确完成动作的整体感觉,待学生建立了正确动作概念之后,再按正常速度进行完整练习。
(3)对于要求协调性较高的动作,往往预先把它分解成几个局部动作分别进行教学,待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分解动作之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的教学。例如,把排舞的动作分解成上肢规定动作、下肢动作、头部动作等,先分别进行练习,然后再按规定上肢、下肢、头部等配合进行完整练习。
(4)运用分解法是为了完整地掌握动作要领,因此,分解教学时间不宜过长。
6.重复法
重复法是指不改变动作的结构,按照动作要领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排舞的练习,可重复单个动作,也可重复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又有利于指导和帮助学生改进动作技术,并对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采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防止错误动作的重复。教学中,一旦发现有错误动作出现,教师应立即给予纠正,以防形成错误动作的定型。
(2)在动作初学阶段采用重复法时,应避免运动负荷过大及疲劳的过早出现,以免影响掌握动作及改进动作。
(3)练习时要合理安排重复次数。所重复的次数既能保证学生在每一次的练习中都能达到动作的要求、不降低练习质量,又能适合学生的运动负荷能力。重复次数少,达不到锻炼效果,也不易掌握和巩固动作;重复次数太多,容易造成动作变形,也易使学生失去练习的兴趣。
总之,上述几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它们是彼此有机联系的。在排舞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的任务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使每一种方法的运用都成为整个教学过程有机的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