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的象征通过名称的谐音、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植物的自然属性、植物的社会属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来体现中国植物象征思维方式所体现的象征意义。
(一)谐音是以植物名称语音来表达该事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枣,谐音“早”,祝愿新婚夫妇早得子嗣。据说宰相刘罗锅曾利用“一桶姜”的谐音来比喻大清的江山稳固如山,长久不衰,因为“一桶姜”形状就像绵绵不断的小山,其谐音是“一统江山”。
(二)外部形态特征所赋予的象征意义
植物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加以运用象征思维赋予其特定的内涵。
石榴,因其“千房同膜,十子如一”形象,象征多子,祝愿多子多福。葫芦,因藤多,结的果实比较多,葫芦里又有子,一方面象征着生命力的强盛,另一方面祝福新婚夫妇多子多福。还有传说葫芦是仙物,因为它是八仙中铁拐李的法器。
杜鹃花,据说杜鹃鸟发情时日夜啼叫不止,以致嘴巴流血,染红花朵,故名。杜鹃花又名映山红,象征爱情。杜鹃花色泽殷红,人们以杜鹃花比喻漂亮女人。
竹,挺拔有节,终年常绿,不畏严寒的形象特征,象征着人们的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格。甘蔗在江南地区被认为是高升的象征,因为外部形状呈节状,预示着人的前途就像甘蔗一样,一节一节地不断往上升。“芝麻开花节节高”,也同样是节节高的象征。
并蒂莲是荷花中的珍品,甚为罕见。一支藕上的花芽,发育两个像是双胞胎的花蕾,从而在一支花柄上形成两个花蒂,并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这便是并蒂莲。因为并蒂莲珍稀,所以它一出现即被人称做“嘉莲”“瑞莲”,转而成为了吉祥如意、忠贞爱情的美好象征。
(三)植物的自然属性所赋予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柏树四季常青,代表着长寿,这是由其生长特性决定的。所以在给老人祝寿的时候可以送些与柏树有关的饰品,祝愿老人青春永驻。梅花因其耐寒性,被比喻成不畏权势的文人。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被认为具有清廉圣洁的品德。
(四)植物的社会属性所赋予的象征意义
人参因其实用价值,被人视作起死回生之物。枸杞因其药用价值,花叶根实并用,益精补气,悦颜色,坚筋骨,黑须发,明目安神,轻身不老,被人视作延年益寿的吉祥物。何首乌因其药用性,被人视作返老还童的吉祥物。(www.daowen.com)
(五)植物象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植物象征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儒教、道教、佛教三大教派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教学说影响最大。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莲花代表清雅,不同流合污。唐代的诗人王维《相思》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于是红豆就成为相思爱情的代表。
(六)植物组合的象征意义
婚俗中把红枣、花生、桂圆、栗子放在婚床上,谐音“早生贵子”。糕片和花生组合代表祝愿别人步步高升。由玉兰、海棠与牡丹构成图案,借“玉”字、“堂”与“棠”谐音、牡丹与“富贵花”同物,组合为“玉堂富贵”之意,赞美府第“辉煌富贵”。中国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的统称为“四君子”,以赞扬君子的高尚情操。还有对松、竹、梅三种植物统称为“岁寒三友”,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七)植物与民俗节日活动
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因此各个民族都具有自身传统文化和传统的节日,其中许多节日活动与植物有关。
1.五谷与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春分开始,天气渐渐变暖,昼长夜短,大地复苏,春潮涌动。在这美丽的季节,更是耕种的季节。对于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来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就是其生命之源。因此人们把春节视为“年节”,所有与“年节”节目相关联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形成的。
2.桑树与元宵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夜里,天边一轮明月高悬,人们欢度节日。有祀蚕神、迎紫姑的习俗,因为古代丝绸昂贵,蚕事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收入和生存。正月十五,正是春天来临之际,桑树长出了绿芽,人们此时祭祀蚕神,自有祈年的意义。
3.艾叶与端午节。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南北朝以前就有于端午节插艾的习惯。在中国百姓的民间信仰里,五月为恶月,因此中国不少民族在端午节有门前挂艾蒿的习俗,认为艾蒿具有避灾的作用。
4.桂花与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每届中秋月明之时,一树树桂花相继开放,浓郁的香气香飘十里。由于桂花以香为胜,只需鼻闻,这使得夜间赏桂成为可能。因此,中秋团圆之夜欣赏桂花和明月,就成为中国人的习俗。在花好月圆之际,品赏皎洁的明月,甜蜜的桂花,佐以桂花酒、桂花茶、桂花月饼等,追寻“嫦娥奔月”的传奇故事,早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项传统习俗。
5.菊花与重阳节。菊花正逢农历九月开放,九九重阳节的赏菊活动便成为习俗。田园诗人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以后,便以种菊、采菊、赏菊、咏菊为乐,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遂成为咏菊名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