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类为了保护他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原始信仰——图腾,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禁忌,这也是原始社会时代的行为规范。
禁忌,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如《前汉书·艺文志》云:“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在国际上称为“塔布”(taboo)。“塔布”原是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亚群岛汤加岛人的土语,其基本含义是“神圣的,不洁的”和“危险的,不可接触的”。就是说,禁忌就是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不可接触的事物,以及由于人们对其的态度而形成的对某种行为禁止的制度。图腾禁忌其实是原始人们对图腾崇拜尊敬的表现,他们把图腾当作亲属、祖先或神灵,并希望得到其保护,就应该崇敬图腾,不但不能杀戮食用,还要保护,这样就产生了图腾的禁忌。在多数情况下,图腾禁忌就是禁止杀死自己的图腾,如果有人违反了本部落或氏族的禁忌就将被处死。
禁忌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但凡被视为禁忌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危险性。禁忌的事物所具有的神奇力量越大,则危险性就越大。二是但凡所有违反禁忌的人,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破坏禁忌者无论他是好心还是恶意,是故意还是无意,都同样要受到惩罚。
图腾禁忌根据形式可以分为食物禁忌、行为禁忌、言语禁忌三种。食物禁忌就是禁止食用图腾物。例如瑶族相信狗是民族的保护物,广西金秀大瑶山盘瑶一般不吃狗肉,他们认为吃了狗肉会遇到厄运。还有部分瑶族不仅不吃狗肉,也不准打狗。在狗死时,还需要举行隆重的丧礼仪式。行为禁忌是指禁止打、伤、杀或禁止触摸、跨越,甚至禁止看图腾物。例如在江南很多地方保留蛇图腾禁忌习俗。江苏宜兴人认为家蛇会保护他们家宅平安,逢凶化吉,绝对不能打杀,否则将有不幸。江南有些地区若发现有蛇在家中,不仅不能伤害它,还要用米、酒、肉等食物去祭它,将它送出家外。言语图腾禁忌就是指禁止直呼或使用图腾名称,改用其他名称称呼与图腾同类的动物。例如,猫是土家族对虎的讳称,他们将砍柴的斧头称为猫头,因为斧与虎谐音,故忌讳说斧。(www.daowen.com)
在中国古代,帝王统治者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以便于更好地统治国人,把自己说成具有超自然力的人,是上天派来的圣人。帝王们禁止自己的国人使用和处置属于他们的东西或事物。如不准穿龙袍,不准直呼皇帝名号,不得与帝王同名等,以此表示帝王是独一无二的人,是与凡人不同的人,从而形成了一套避讳制度和方法。
虽然图腾禁忌在现在依然能在某些地区找到残存的情况。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禁忌的观念和习俗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禁忌的实际内容、禁忌的着重点、禁忌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所起的作用等,也都在发生着种种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总的来说是与外界环境、人类自身的进化、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的。原始人类认为图腾关系即为血缘关系,图腾制度实行氏族外婚,同一图腾的成员是不能婚配的。图腾外婚是人类早期的婚姻法,中国古代普遍实行的同姓不婚就是由图腾外婚演变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