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实务教程:汉字起源与演变

中国旅游文化实务教程:汉字起源与演变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仍无法解答。又有记载说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总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殷商的甲骨文起至唐楷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法的发展。仓颉为黄帝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的始祖。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中国旅游文化实务教程:汉字起源与演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仍无法解答。早在新石器时代有刻画符号,但很难认定其是文字。又有记载说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总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殷商的甲骨文起至唐楷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法的发展。早前时代传说仓颉造字。仓颉为黄帝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的始祖。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一)甲骨文

甲骨文,出现于商周时期。这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此种文字类型是刻在甲骨上,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与牛肩胛骨,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3400年前的商代遗物。后来经过不断挖掘,出土甲骨片达10 万枚之多;而上面的刻画符号,总计达4500 个,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甲骨文内容大多为“卜辞”,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又称为殷墟文字。甲骨文的特点是刀刻而成,其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没有定势。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二)金文

金文,出现于商周时期。到了周代金文为主要的书体存在形式与书法表现形式。金文,又名钟鼎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钟鼎等器物上的款识文字,或阴文或阳文。金文应用的年代,自商代的早期,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今见金文字数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金文与甲骨文的区别在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这种字体盛行于西周,其产生时代和甲骨文相差无几,但与甲骨文相比,它的成熟度已大大提高。金文在商殷晚期(公元前14~公元前11 世纪)业已成熟。西周中期,长篇金文更为普遍。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其大篆书更显圆匀挺秀。西周晚期,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金文抵其颠峰,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容与徘徊。大克鼎是西周中期孝王时代的重要青铜器之一,198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原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克鼎是西周中期金文书法的代表,刻有28行290字,用笔厚重尖挺,字形较方整,字与字之间有凸出的界格把它们分开,行列整齐,具有雍容典雅之美,与同时出土的小克鼎相比,文字的装饰性比较浓重。毛公鼎清代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共有32行499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字数最多的青铜器。其铭文笔画匀实劲健,结体疏密有度,美观大方,既体现出凝重的气质,又有着气韵的流通,它以其结体方整稳固了文字造型的基本形式。以偏旁错落有致形成巧妙的变化,于此之中,又以圆转流畅的线条成为造型的枢纽。这种突出的特点构成它端庄遒劲的风采,在金文中堪称佳品。

石鼓文》(亦称《陈仓十碣》《猎碣》《雍邑刻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石刻书法。其书体介乎古籀与秦篆之间,结体方整而宛通,风格浑穆而圆活,是由大篆到小篆的转型期代表作。石鼓文在唐朝初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韩愈曾作《石鼓歌》记之,因出土早,所以对后世影响极大。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三)篆书

篆书,出现于秦代。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即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实施“书同文”,制定规范统一的书体。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言,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今所存者仅有泰山石刻和琅琊石刻两块。秦刻石传为李斯所书。泰山石刻为公元前219年时所刻,原石毁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今存十字,其书与大篆比较,笔画简约,结体更为规矩典雅。《峄山刻石》所传者为宋郑文宝所摹刻,峄山翻刻甚多,而尤以郑氏为最精。以上两种碑文是秦篆的典型。篆书特点是用笔匀净挺瘦,字体略长,提笔疾过,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其笔法又如玉筋、钗骨,所以秦篆又称玉筋篆,富于美感。秦刻比石鼓文和秦公簋简化,从而结束了六国文字混乱的局面。秦代墨迹,今可见者有《青川木牍》《侯马盟书》《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竹木简牍和帛书,告别了钟鼎器物的依托,使书法以墨迹的形式系统地出现了。这些墨迹书体,已经由长而扁,由圆而方,开始了隶变之先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秦诏版》《秦铜量铭》为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其书法通篇气息规整,而单字欹正多姿,大小随意,笔画之间则多呈平行态势。《峄山刻石》为秦始皇登临峄山时命李斯记颂其德所立,唐时已毁。现存者为宋人转刻(称《长安本》),该篆书圆转遒正,与《碣石颂》《会稽刻石》《泰山刻石》一样,为标准秦篆,也是后世小篆之祖。又《袁安碑》,特点是在书风上属于规范严谨一类,篆法通婉流畅,精细均匀,疏密得当,加之刻工精细,继承了正脉篆书传统。

(四)隶书

隶书,始于秦,盛于汉,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相传是秦国人程邈在监狱中创造的一种字体,因在狱中的人称为“徒隶”,故称隶书。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至东汉,隶书炉火纯青,彼时树碑之风甚烈,加之写手之层次多端,遂使各地碑刻隶书面目丰富无比。或朴拙或秀巧,或方刚或圆柔,或含蓄或张扬,各臻妙绝。这些隶书虽然都是以“蚕头燕尾”的波笔捺脚为主要造型标志,但能各具特色,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于汉人的艺术创造力。隶书仅就一种书体而言,在东汉获得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期。如《礼器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精典之作。又如《乙瑛碑》,此碑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汉隶字体的特点为结构呈横长竖短,字形变得扁宽。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在用笔上出现“蚕头燕尾”,曲折处由圆转改为方折。(www.daowen.com)

(五)楷书

楷书,始于东汉末年,完善于魏晋隋唐步入盛世,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由汉隶演变而来,笔画平稳,点画清楚,结构方正。钟繇被称为正书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楷书的特点为字形方正,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具有其他字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通常说的楷体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頫(赵体)。如颜体的字体特征为点画饱满稳实,横画清瘦,竖画粗重,似有立体感,左右对称的竖画略向内环抱,极富内力,肥硕博大、庄严雄伟,有一种凛然正气。又如柳体的特征为短横粗壮,长横瘦劲挺长,竖画顿挫有力,钩法回锋猛踢,点画爽快利落,总体秀朗挺拔,结构严密紧凑,给人干练简明的感觉。楷书在唐代步入盛世,名作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六)草书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它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般分为三大类:章草,就隶书形体而加以变化的;今草,章草的继续,楷书的快写,起于东汉;狂草,在今草的基础上恣意连写,兴于唐代。草书的特点是钩连不断,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但不易识别。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七)行书

行书,始于东汉,西晋成熟。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它兼具楷书的规矩与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具有实用和审美价值。代表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文征明等。此外王羲之的《兰亭序》之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被历代书家推为“天下行书第一”的美誉。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兰亭集序》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少年时即在绍兴永欣寺出家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或记载褚遂良说,兰亭先帝所钟,不宜留。侍臣们遂遵嘱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今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是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因此世人断为唐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