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皇后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陵园。在中国历代的帝陵中,这是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二者既是夫妻,又先后称帝,一度甚至更换国号,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唐光宅元年(684年)李治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年)武则天合葬乾陵。
乾陵位于今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海拔1047.9米,东距西安市85千米。以山为陵,坐北朝南,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呈圆锥形,为山陵之主体,即墓室所在地。南二峰东西对峙,极似女子乳房分列左右,故称奶头山,山上建有双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王公贵戚、功臣爱将的陪葬墓有17座。乾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周围40千米,为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
乾陵是唐陵中唯一仿京城长安的格局设计营建的。南面城门三道与长安城一样,内城也与长安宫城一样,位于陵园北部正中。御道则象征长安朱雀大街。从地面上的遗址来看,当年的地面建筑宏伟而壮丽,但遗留到现在的主要是陵墓石刻。由朱雀门向南为御道,两侧分布着大型石刻群。从南门第一对土阙开始,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华表、翼马、鸵鸟、石马、牵马人、将军石像。越过石刻群,在司马道两旁各有石碑一通,西侧石碑是述圣记碑,是武则天为唐高宗树立的歌功颂德碑,碑文由武则天亲撰,中宗李显手书,是研究唐代骈体文字及其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东侧的石碑通高7.53 米、宽2.1 米、厚1.49 米、重达98.9吨,但立碑时却没有刻字,故名“无字碑”。该碑为何不留一字? 历来说法不一,或云武则天认为自己“功绩盖世”,用文字无法描述;或言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过应由后人来评说;还有人说中宗难定武则天的称谓,不知该称她皇帝还是母后。今碑上有1135年所刻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旁有汉字译文。
在无字碑北40米处,还立有石雕人像61尊,系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和邻国首领61人,高1.6米,都身着长袍,窄袖大衣,足登长靴,腰勒宽带,系有小囊。在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名、官职、姓名,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生活的写照。
(二)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13个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建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13 座皇帝陵墓、7 座妃子墓和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和一位太监。(www.daowen.com)
明十三陵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明十三陵的形制是仿照孝陵而来。长陵位居正中,余陵分列左右,整体布局庄严和谐,主从分明,各陵共设牌坊、神道、石像生等。整体布局由神道和陵园两部分组成。在南北长达7千米的中轴线上有一条显示帝王尊严的神道,自南向北依次有石牌坊、大红门、石像生等。石牌坊,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神道的起点。牌坊为汉白玉砌成,面阔五间,六柱十一楼,宽28.86米,高约12米。额枋上覆庑殿顶,夹柱石上雕刻着神兽、狮、龙等,云腾浪涌其间,神态逼真。雕刻精美有力,气势威严,为中国最大的石坊建筑。石牌坊后红墙黄瓦、砖石结构的大红门是整个陵园的大门,为以前“祭陵”必经之道。大红门东有蟒山,西有虎峪山,红门正居两山之中。蟒山象征青龙,虎峪是为白虎,青龙、白虎像守门的神将,分列左右,守卫着陵寝的大门。皇帝讲求风水,对陵墓的迷信尤其热衷,古来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进了大红门,迎面一座碑亭,重檐四出,碑亭四隅约30米处,各有华表一通,高约10米,上雕云龙,和天安门前的华表大小一样。碑亭往北,在神道两旁排列着长达800米的石望柱、石兽、石人等石像生。共计有二立二蹲的石兽24尊和文物勋臣12尊。神道从起点石牌坊至长陵宫门长约14.6千米,名义上虽属长陵,但实为诸陵所共有,故有“总神道”之称。神道走向总趋势正当整个陵域的中轴部位,显示了先皇“居中而尊”的无上地位。
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是明十三陵中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用料最考究、原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
定陵是明代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1956年进行考古发掘,其地宫保存完好,由前、中、后和左右两侧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连接而成,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全部是石结构拱券式建筑。五殿中以后殿空间最大,地面用磨光的花斑石墁砌。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朱翊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26个红漆木箱。定陵现设有陈列馆,馆内展出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