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帝王陵。
它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6年之久,其巨大的规模、高大的陵冢以及墓侧建寝陵殿等建置都为后来帝王陵的建筑开创了先例。
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千米。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智慧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葬丰富而著称于世。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二)南朝陵墓
现已发现的南朝陵墓石刻有31处,可以分为帝王陵和王公贵族墓两类,其中帝王陵有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等共13处。
南朝陵墓前列制石刻的制度,史书无明确记载。但从31处陵墓石刻来看,通常是3种6件:帝陵为石兽一对(一天禄,一麒麟),神望石柱一对,石碑一对;王公墓为辟邪一对,神望石柱一对,石碑一对。镇墓神兽共3种:天禄、麒麟与辟邪。3种神兽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型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神态威猛庄严。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天禄双角,麒麟独角,而辟邪则无角。天禄又称“天鹿”,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因而古代最高统治者将其置于自己的陵前,既是禄位的象征,又是天命所归的反映,以显示其尊贵。麒麟是我国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一,也有称为“符瑞”的,因为它“不折生草,不食无义”,因而被视为“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表现,故而被南朝统治者置于墓前。辟邪,意为辟除邪恶。把这些象征性的石兽放在墓前,一方面作“守护”墓主之用,另一方面无疑是显示墓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成为万民共戴的至尊。在南朝陵墓石刻中,天禄与麒麟仅见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诸侯王墓。南朝陵墓石刻在布局方面十分重视对称,这不仅表现为每一种石刻必须左右成对地相向排列,石兽体态也是严格对称的。
神道柱又称石望柱,即华表,是一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唐宋以后,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起,表现出南朝大型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的高度水平。(www.daowen.com)
神道石柱是六朝陵墓石刻中富有特点的雕刻圆柱,或称华表,又称标或碣,属装饰性标志。其结构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下部柱础为双螭座,由一对中内衔珠、头有双角、长尾相交、相对环伏的螭龙组成。中间柱身为多楞的柱体,柱表面为束竹形纹或直刳棱纹24道,个别的刻成28道。柱身上部嵌有横矩形石额,上书逝者官衔姓名“××之神道”。左侧(东侧)石额正文正书正读,右侧(西侧)石额反文反书反读。梁萧景墓所存西侧神道柱石额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反书反读称为“反左书”,梁朝初年出现,大同年间盛行,其后便销声匿迹。讲求形式的对称,是南朝陵墓石刻布局的突出特点。石额上下雕有交龙纹、绳索纹及力士等浮雕装饰。上部为一仰莲形圆盖或莲花座,圆盖上伫立着一头形状与墓前石兽相同的小兽。整个造型浑然一体,耸立于石兽和石碑之间,颇有亭亭玉立的感觉。可惜神道石柱的圆盖和小兽多已损泐,只有萧景墓、萧绩墓还保存完好。
南朝的华表(神道柱)是精雕细琢的精美作品。其后,唐代华表和宋代华表都比较朴素简洁,没有露盘式顶盖和额方,柱身均为六棱形。唐高祖李渊献陵华表,柱头有石兽,柱础上浮雕首尾相衔螭龙,但献陵华表不见莲花纹饰。乾陵及以下诸唐陵华表形制相近,柱头由小兽变为宝珠,柱顶台盘之上和柱身与柱础相接处各浮雕仰、覆莲一周,方基莲花座,柱身各棱面线刻蔓草花纹。乾陵以后华表的样式逐渐成为定制。宋陵沿袭唐陵,望柱施方基莲花座,中间为六棱形柱身,上部以合瓣莲花结顶,柱身饰减地平雕或阴线刻缠枝牡丹及云龙(后陵为翔凤)图案。莲花纹饰与宝珠造型反映佛教文化对其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明代华表高近7米,柱身亦是六棱柱形,装饰云龙纹,逐渐收分,柱首为圆柱形。清代华表精美绝伦,恢复了圆形顶盖和小石兽“犼”,额方演变成云板,柱身装饰浮雕云龙纹。虽然天安门华表最为有名,实际大量华表仍然是保留在清代陵墓神道上,作为陵墓的标志。
石碑体形巨大,座于龟趺之上,稳重有力。石碑的形制仍沿用汉碑的造型,圭形与圆首两种。碑顶饰盘伏的双龙纹,圆额有穿,下为龟趺座。萧宏墓石碑,碑侧有八幅以神异、珍禽、瑞兽为内容的浮雕图案。在碑侧加饰浮雕,是一种不多见的装饰手法。碑文多数漫漶不清,可辨认的是典型南朝楷书。多为为墓主人歌功颂德之作,书法精绝,意象雄强,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珍贵资料。若与汉代陵墓前石刻,如霍去病墓石刻相比,可以明显地看出雕造技艺的长足进步和完全不同的时代风格,即由凝重古朴转向优美生动。
北方帝王陵墓地表的石刻群雕没有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实例。只有在洛阳邙山上砦发现有身高超过3米的石雕文吏残像,可能是北魏孝庄帝静陵前石雕群中的遗物。但是发现有帝王陵墓地下墓室中的精美浮雕作品,在山西省大同市方山清理了北魏文明皇太后冯氏永固陵的地下墓室,在石门拱券门楣两侧的龛柱上都有浮雕,题材是口衔宝珠的孔雀和手捧莲蕾的赤足童子,刀法圆熟,造型生动,是罕见的北魏浮雕艺术精品。
(三)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1954年移建。
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年),名铁木真。他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 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在征西夏时,病逝于六盘山麓的清水县。后人将他的遗骨秘藏于蒙古草原布尔罕·哈勒敦山的起辇谷。为了祭祀成吉思汗,在蒙古高原建了8座白色毡帐,名为“八白室”。“八白室”随着守护成吉思汗陵的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高原,而于明代天顺年间迁至今达拉特旗,清初移至伊金霍洛旗。
成吉思汗陵是一座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宫殿。主体是由3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3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3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安放着4个黄缎罩的蒙古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等人的灵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