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墓室
1.竖穴墓和横穴墓。墓穴也叫墓圹,按照挖掘的方式可以分为竖穴墓与横穴墓。竖穴墓是从地面一直往下挖掘而成的土坑,横穴墓是先挖掘到一定的深度然后再横向掏挖而成的土质洞室。根据考古挖掘,龙山文化时期的墓室大都以长方形竖穴墓为代表,这和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屋为长方形有关。商周时期厚葬的风气盛行,墓室结构复杂化,虽然是竖穴墓,但墓道多少反映等级高低,形成“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多种构造。西汉中晚期的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为横穴墓,主要分前室、后室、耳室。汉文帝的霸陵就是典型代表。
2.砖石墓。战国时期,出现了空心砖砌筑的墓室,在西汉晚期十分盛行,其中以卷顶砖室墓最为常见。在西汉时也出现了石结构的墓室,以砖石混合构造而成。石室墓在历代帝王陵中普遍使用。西汉的砖石墓一般由画像砖和画像石堆砌而成。汉画像砖与画像石上雕刻与彩绘的内容主要表现墓主生前生活为主,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
3.庭院式墓。唐代统治阶级更加追求“墓如真宅”,地下墓穴成轴线延伸,依次为斜坡墓道、过洞和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及小龛。多重过洞、天井的布局,犹如现实生活中的多进庭院。前后墓室则表现前为堂、后为室的思想,也反映死者的等级地位。该类墓葬在墓道、天井等处,均彩绘有大量的壁画。
4.仿木结构墓。宋代在继承前朝砖石墓以及庭院式墓地基础上,开始朝仿木结构墓室发展,利用砖石材料,在墓室的四壁、顶部模仿木构建筑形式,做出倚柱、阑额、斗拱、柱头枋、藻井等构件,门窗逼真,斗拱齐全,雕梁画栋,纹饰彩绘,把宋代《营造法式》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棺椁
棺椁是盛放死者遗体的葬具。“棺”是敛尸用具;“椁”是套在棺外面或绕棺四周的匣子。《说文解字》段注:“木椁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地之有郭也。”棺椁的发展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1.棺。目前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棺多是瓦制或石制,距今5000~6000多年前西安半坡文化遗址的瓮棺葬就是用陶罐做儿童的葬具,在辽宁红山文化墓葬中则多发现石棺。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木棺,但在商以后才普遍使用。《礼记·丧大记》中记载的周代制度规定:天子之棺五重、诸公四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士不重。也就是说,天子所用除贴身的内棺外,外面还套着四重外棺,总共五重。每一层棺都有特定的名称:最外一层叫大棺,第二层叫属,这两层用梓木制作,又统称梓棺或梓宫;第三层叫作迤或俾,用椴木制作;第四、五层为水牛皮和犀牛皮制成的革棺(也有可能革棺只算一层,另有最内一层里棺)。另外棺木的厚薄大小、内外装饰的花样,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www.daowen.com)
2.椁。椁是在棺或套棺之外,隔较大空间再加的一层,用于在土穴之中保护棺木,棺椁之间形成的空间用来放置随葬品。战国秦汉时期所用的木椁,规模巨大形如墓室,又叫椁室,又因为形状像方井,又叫井椁。椁室被分割成若干部分放置棺木和随葬品。曾侯乙墓的椁室高为3.1~3.5米,用了3171根长木条,380立方米的木料。椁室的制作考究,最典型的就是“黄肠题凑”。汉以后用空心砖垒筑的墓室,起到了保护棺木的作用,从而取代了以前椁的作用,原来的棺椁制度迅速消亡。因此后代通常把套棺的最外一层叫做椁。
(三)随葬品
古人认为坟墓是灵魂的归宿,所以盛行“厚葬”制度。历代统治阶级把大量搜刮来的财富埋进坟墓之中,这些埋藏物品之所以珍贵,在于它们都是当时盛行的东西,如衣冠服饰、丝麻织品、铜器、玉器、陶瓷、金银器等,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生产能力、生活习俗、艺术风格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可以说它们是我国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尤以帝王陵墓中的殉葬品最丰富、最贵重。
1.原始社会的随葬品。原始社会早期,墓中随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欢和使用过的物品,包括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等。这种行为的出发点大概有两个:一是作为纪念,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二是灵魂观念所引起的,认为人死后仍然需要生产工具和日用品。这一时期,在同一个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差不多。
2.奴隶社会的随葬品与殉葬制度。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王和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有青铜器、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商代还流行人殉制度,即用活人来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除了人殉之外,还有人祭。这种历史的悲剧在我国曾经延续了1000多年,直至封建社会后期才逐渐停止。
3.封建社会的随葬品。从战国开始,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这可以看作人殉的替代。西汉中期以后,随葬品中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制明器,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模仿的“俑”,另一部分是实际的用品。俑包括各式各样的人物,而实用品则无所不包,从仓、灶、井、磨、楼到猪、狗、鸡一应俱全。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这是我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明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华丽、富贵。宋至明代,随葬品以实用物品和珍宝为主,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