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墓葬地上建筑:墓地建筑及其功能

墓葬地上建筑:墓地建筑及其功能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陵墓封土早期的墓葬在地面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标志。(二)墓地建筑墓室是墓地的地下建筑,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家庭墓地和独立的大型墓葬所在地,地面上还有附属建筑。最早出现的墓地建筑是用来供墓主的灵魂起居止息的。人们相信死者的遗体虽然埋入地下,但灵魂不灭,而且可以自由出入,所以需要在墓地上建一小屋供其使用。进入阶级社会后,这种用来供奉死者灵魂的墓地建筑称为寝,王侯贵族的墓葬普遍使用。

墓葬地上建筑:墓地建筑及其功能

(一)陵墓封土

早期的墓葬在地面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标志。《礼记·檀弓上》记载:“古也墓而不坟。”《周易·系辞传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这里所说的“树”“封”,指的是在地面上树立标志和堆起封土坟头。我们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原始社会的墓葬中,从未发现过有封土坟头的遗迹。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研究,封土坟头和地面建筑(祭堂等)的出现,大约自奴隶社会中期,也就是殷周之间开始。

战国以来,一般坟丘多为圆丘形、圆锥形、长方切角。一般的贵族与平民均为圆锥形。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唐宋,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才改方形为圆形宝顶。之后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其墓葬封土皆为馒头形。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威象征,帝王的陵墓封土形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封土的面积广、封土高,封土气势恢弘犹如山陵,因此,帝王的墓葬不称为坟而称为陵。从历史时代具体来看:

1.“方上”形式。这是早期帝王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盛行于秦汉时期。它的做法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截顶方椎体。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好像被截去顶部,故名之为“方上”。方形为贵,代表主宰大地四方的帝王尊严。秦汉时期的帝王陵墓大多取方上形式。其中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是方上式坟头最大的一座陵墓,望之好像一座不小的山。

方上坟头后也为宋陵所用,但是宋代的“方上”规模较之秦汉要小得多,并出现了重层方上,即中间有二层台。

2.以山为陵。这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以山为陵的形式在西汉陵墓中已经出现,作为帝陵,则是从唐代开始的。“以山为陵”不仅能利用人工所难造成的山岳雄伟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之宏大,而且还可以增加盗挖难度。唐代帝陵从唐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开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构筑在山上。陵园的平面布局自乾陵开始形成定制,墓室凿在山南的半腰处,高踞陵园北部,全陵主体建筑四周筑围墙,分内外两道,内城墙四面设门,南门内修筑献殿。外墙南面有三道门,石刻群置于由南而北的第二、三道门之间。第一道门外分布着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

3.“宝城宝顶”形式。因为方形土丘的尖棱易为雨刷风蚀,而因山为陵的山形又很难如方形,所以在唐末五代的一些帝王陵墓中开始出现了圆形封土坟头。到了明清,则完全改变了方上之制,都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形式。其方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圆形砖城,称为宝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一圆顶即为宝顶。宝城之前,有长方形城台,上建明楼,称之为“方城明楼”。楼内立石碑,刻有皇帝的庙号和谥号。这种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封土坟头始建于朱元璋,在建筑构造上较之以前的方上复杂多了,不仅突出地显示了陵寝的庄严气氛,也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性,如明十三陵、清东西陵均采用这种形式。

(二)墓地建筑

墓室是墓地的地下建筑,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家庭墓地和独立的大型墓葬所在地,地面上还有附属建筑。主要的墓地建筑有如下几种:

1.寝。最早出现的墓地建筑是用来供墓主的灵魂起居止息的。人们相信死者的遗体虽然埋入地下,但灵魂不灭,而且可以自由出入,所以需要在墓地上建一小屋供其使用。这种习俗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后期。进入阶级社会后,这种用来供奉死者灵魂的墓地建筑称为寝,王侯贵族的墓葬普遍使用。

2.祠堂。从西汉中期开始,墓地上又出现了祠堂。祠堂又称享堂,是用来祭祀死者的,其作用与供死者灵魂日常起居的寝不同。祠堂内设有祭台,上置神座,但只在特定的祭祀之日用馨香降神的方法招致死者的灵魂享受供品。

3.墓阙。阙本是一种高台建筑,最初用于登高楼观,矗立在宫殿、祠庙之前,往往同时建造两座,左右相对。墓前建阙,大约也始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时,墓阙多用石块垒砌而成,由基座、阙身和有檐阙顶组成。一般在正阙之旁又有子阙连为一体。墓阙形制较小,也无梯级可登,只起供墓主灵魂登临远望的象征性作用。有的墓阙刻有记载墓主生平的铭文和装饰花纹。后世墓阙之制基本废弃,几乎不再出现,但帝王陵墓前或建高台,多少犹存墓阙遗意。

4.墓碑。《说文解字》对碑字下的定义是“竖石也”。石碑,是把功绩刻于石上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先秦古书提到的碑,都是指这类长条型竖石。

周代碑便在宫廷和宗庙中出现,但它与现在的碑功能不同。宫廷中的碑是根据它在阳光中投下的影子位置变化,推算时间的;宗庙中的碑则是作为拴系祭祀用的牲畜的石柱。

墓碑便起源于古代作牵引棺椁下葬用的“丰碑”。郑玄所注的《仪礼注疏·聘礼》中认为,碑还有一种用途,就是用作举行葬礼的葬具。由于当时贵族官僚墓穴很深,棺停运到墓穴旁边时,往往在墓穴的四角设碑。《礼记·檀弓下》记载:“公室视丰碑。”汉代郑玄认为:“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即辘轳),下棺以繂(粗绳索)绕。天子六繂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最初是木质,没有文字。后来人们为缅怀逝者生前的业绩,利用现成的木碑,在上面书写逝者的生平事迹,以歌功颂德之。

东汉时期,重视厚葬,墓碑风行。据《宋书·礼志》记载:“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南朝梁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写道:“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不仅王公贵族墓前树碑,就连一般的庶民百姓乃至童孩墓前也树碑。这一时期墓碑已由木质发展到石质,而且刻有碑文,大多经过磨光,制作精致。碑首尖的叫“圭首”,圆的叫“晕首”,碑首中间的圆形孔叫“穿”。碑首称碑额,刻有螭、虎、龙、雀等图样。碑身下的碑座,称为趺。有的碑首还浮雕出龙纹,如东汉晚期四川雅安高颐碑;有的碑侧刻有花纹,如东汉晚期的乙瑛碑。

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如在神道上立碑,就叫神道碑。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

三国两晋时期,一改东汉的厚葬之风,崇尚薄葬,禁碑之风盛行。帝王陵墓之前不设石碑。门阀士族经过皇帝特许,方可在墓前树碑,如王导、温峤、郗鉴、谢安等人均竖有石碑。帝王陵墓神道石刻中,石碑与石柱、石兽均成对出现,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

南朝石碑,碑首呈半圆形,碑身呈长方形,碑座为角趺形,又称龟趺座。碑首顶部圆脊上,两侧各浮雕着相互交结成辫状的双龙;碑首正中有一长方形额,额内刻有与墓主有关的朝代、官衔、谥号之类的文字;额下有圆形穿孔,穿孔为古制孑遗,已无实用价值,仅起装饰作用,南朝以后不复有此;额四周线刻龙、凤、火焰、云气、莲花等纹饰。碑身正反面均刻有文字,文字四周饰以卷草纹之类的纹饰;碑身侧面有的饰以浮雕图案及线刻画。

碑座原称龟趺,后为赑屃。古人认为龟是灵物,耐饥渴,有很长的寿命,所以用它驮碑。龟的名声宋代后逐渐不雅,五代时开始流传“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并且根据每个龙子不同性格、爱好等特点,把它们装饰在不同的器物上。赑屃,善于负重,形象是驮石碑状,从此龟趺就称为赑屃。

南朝陵墓石碑碑座即为赑屃,其形状似龟,凸目昂首,一足前迈,作负重匍匐爬行的姿态。元代袁桷曾参与朝廷很多勋臣碑铭的撰作,其诗咏道:“龟跌负穹石,浮语极褒侈。”(www.daowen.com)

南朝陵墓石碑与神道石柱一样,从下往上逐渐“收分”,变小变窄,但肉眼不易观察出这种微小的变化。“收分”既增加了石碑的稳定性能,又增加了整个石碑的美感。

5.石雕像与陵墓雕塑。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显示身份的。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警卫。各种石兽则叫作“石像生”,体现着墓主高贵的地位。帝王陵墓神道两侧排列石雕群,名目繁多,宏伟精美,是臣下墓葬无法比拟的。

帝王陵墓地表上的陵墓石刻群雕,以南朝保存较好,分布在南京附近,现存31处。有宋、齐、梁、陈诸代的作品,以齐、梁两代为多。从保存较完整的梁文帝萧顺建陵和梁安成康王萧秀墓前的石刻观察,南朝陵墓石刻群雕一般由成对的石兽、神道柱和石碑所组成。石兽有翼,一般呈蹲伏状,劲健有力,造型雄伟,是以整石雕成的立体圆雕,体长和高度多在3米以上。

这一时期的立体圆雕作品中,以俑的数量最多,绝大部分是涂彩的陶塑,也有少量的釉陶俑青瓷俑以及石雕作品。从西晋时开始,出现了以镇墓兽、甲胄武士、鞍马、牛车和男仆女婢组合成的俑群。南朝的俑群大致沿袭西晋旧制,数量较少。

北方有所不同,从十六国时期起,就在继承西晋旧制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俑群内容增多、数量增大,一般包括以下4组内容:(1)驱邪镇墓的镇墓兽和全装甲胄的镇墓俑;(2)模拟墓内死者生前出行的仪卫,以牛车和鞍马为中心,包括人和马均披铠甲的甲骑具装俑、身负箭箙的步兵、骑马的鼓吹乐队、骑马和步行的属吏,以及仪仗、仆从等;(3)模拟墓内家居享乐的大量舞乐和男奴女婢;(4)模拟庖厨中执炊操作的奴婢,以及灶、碓、磨、井等模型,还有各种家禽、家畜的形象。其数量从西晋时的十余件扩大到几十件,乃至成百上千件。例如北魏司马金龙墓中出土各类陶俑近400件,而东魏茹茹公主叱地莲墓中出土陶俑多达1064件。陶俑的塑制也日渐精美,多为先制模具,然后合模成型,入窑焙烧后再贴金绘彩。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日益提高,从西晋时的呆滞古拙转向生动自然;从仅具轮廓转向注意细部刻画。

神兽为兽首人体,肩附飞翼,四足有利爪,均蹲坐状,在南朝和北朝墓中都有发现,形体虽小,但造型呈现出小中见大的气势。如南京甘家巷南朝墓中出土的滑石像,全身肌肉凸张,巨乳硕腹,双手按膝,两肩上耸,头微下缩,如顶负重物,造型浑厚有力。整体轮廓呈立方体,态势极为稳重,形体虽不大,看来似能力负千钧。

东晋墓中出土的石猪,生动写实,以后日渐抽象化,至南朝晚期有的仅把石材修治成长条状,再施加简练的几条刻线以代表猪形,反而显得别具情趣。

当时南方还流行一种陶瓷制的谷仓罐(也称魂瓶),其上盖常有许多小型人物塑像,多仅具轮廓,刻出鼻口耳,形象古朴生动,并塑有楼阁及鸟兽,罐腹则贴塑各种人物、神兽、凤鸟、鱼、鳖等,还有的谷仓罐上塑有趺坐的佛像。这些谷仓罐既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也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陶瓷雕塑艺术品

在北方,没有谷仓罐和南方那种造型较灵巧的青瓷艺术品,但一些陶瓷器上的贴塑或模印的图案显得更浑厚古朴。例如北齐娄睿墓出土的黄釉陶器上的贴塑花纹,由莲花、忍冬、宝珠所组成,繁缛厚重。最具特色的是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扁壶,上面有凸起的模印图像,是在乐队伴奏下起舞的胡人,颇为生动传神,反映出当时北方人民喜爱的舞乐形象。

(三)陵园布局和祭祀建筑

“陵”是帝王的坟墓,“寝”是帝王灵魂的起居场所,“庙”是祭祀和朝拜的地方,三位一体共同形成了陵寝。后代的陵寝变迁及发展,主要在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帝王陵墓的陵园布局和以“寝”为主体的祭祀建筑群上体现出来。

1.先秦陵园布局。陵园可能出现于东周。初期的陵园,有的利用天然沟崖作为屏障,多数则在陵的四周挖掘壕沟或夯筑围墙。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丘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至殷商时,王室已有自己的陵墓区,墓前有台基式建筑,可能属于“寝”的性质,另外还有祭祀祖先的庙坛建筑。说明作为陵寝组成要素的陵、寝、庙,在殷商时就开始孕育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陵寝”出现在战国中期,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显示,陵园布局为长方形,四周有内外两道墙,王陵位于陵园中部,在坟丘顶以及外两侧和后翼分别建五座享堂,也就是寝。

2.秦汉陵园布局。秦始皇统一六国,进一步完善了陵寝制度。陵园布局继承秦国陵寝制度的同时,还吸收了其他六国的陵寝做法。陵园总体上是模仿都城宫殿规划布局,充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陵园坐西朝东,内外两重墙垣,高大的方上形封土位于内城中部。封土北是寝殿和便殿。

西汉继承了秦代的陵寝制度并有所发展。陵园都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只有一道园墙。陵墓居于陵园中央。陪葬墓区在陵园以东,司马神道两侧。东汉开始,陵园不建围墙,并且陵寝改为坐北朝南不在陵内设庙,而是在陵墓前建“石殿”,专供定时朝拜和祭祀用。同时在陵墓前建神道,神道两旁列成对的石像、石马。东汉开创的陵墓前建祭殿和神道两侧置石像的做法,为后代历朝陵寝沿用并发展。

3.魏晋陵园布局。魏晋时期的北方墓葬主要发现于洛阳地区,特别是邙山一带,墓葬非常密集,因此“邙山无卧牛之地”。墓位排列有序,犹如封建等级之制。

六朝陵墓分布在南京与丹阳附近,目前有记载和遗迹可考的71处。六朝陵墓所处的地理位置,皆在低湿之处,却以岗阜,前临原野。这个制度与唐代以山为陵的制度迥然不同。可能是受风水学和相地术的影响,东晋南渡,规模草创,类不起坟。此后南朝陵墓皆以起坟为常。帝王陵前由前往后依次列置石兽一对、华表一对、墓碑一对。

4.唐宋陵园布局。唐代陵寝规模不仅超过前代,而且布局更加周密。陵园布局模仿长安城规制,均坐北朝南,分三重城垣。整个陵园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陵墓和祭祀性建筑,北为封土,前为献殿(又称上宫),是朝拜、祭祀的地方。供灵魂起居的寝殿和宫人、官吏居住的下宫在陵园外。第二部分为阙和神道,神道两侧有石人和石马等石刻。第三部分为陵园前方两侧的陪葬墓。整个陵园布局以南门为正门,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体现了面南而立、面北而朝的设计思想。

北宋帝王陵墓恢复方上形封土,陵园布局基本沿用唐代的制度。但与历代截然不同的是陵园都面山背水。因为北宋当时风水思想盛行,“赵”姓在五音中属角缺水,“吉方则要山高水来”,所以陵址要选在“东南地穹,西北地重”的地方,一改历代帝陵居高临下、倚山面河、置陵于高阜的制度,而是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面山背水,诸陵均面向嵩山的主峰少室。

南宋诸帝死后企望归葬中原,所有陵墓没有陵台和石刻群,称其为攒宫。到了元代,沿用蒙古族潜埋的葬俗,不起坟冢,葬后乱马踏平,不布设陵园。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是在供奉成吉思汗灵寝“八白室”的基础上形成的纪念性陵园。

5.明清陵园布局。明清陵园布局受到当时宫殿建筑的影响,虽然继承唐宋形制,但废弃了上下宫分离的格局,将各类建筑集结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陵园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平面。陵墓和献殿用墙分隔。前部由碑亭、神厨、神库组成一进院落,以献殿为主体组成二进院落。并且,取消了下宫建筑,废止了前面各朝宫人居留、侍奉的旧制,以突出陵寝朝拜和祭祀的功能。整个陵园采用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模式,陵园的后部为陵墓,封土为宝城宝顶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