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宫殿官府各门的泡形大门钉,原来的作用是加固,后有了等级象征意义。故宫大门纵横各九路,亲王府纵九横七,一品至三品官府纵横各七路,四品五品官府纵横各五路,五品以下不设门钉。只有东华门为纵横各八行,据说是出棺之门,故由阳数九改为阴数八。也有说是阴阳五行关系,将东华门用数字变为阴木。
门上中门缝对合处设置门环和铺首(底座),一般为铜质,铺首形像皆为猛兽虎狮等兽头。它们怒目开颔,齿衔门环,寓意镇魔驱邪。
门前台阶,正殿用护栏阶,两侧有护栏护板。高等级殿堂台阶往往纵向设置成三道,中道具有礼仪性质,常置丹陛石,雕刻龙凤、卷云、海水等。一般殿堂用垂带阶,即台阶两侧各铺设一幅条石。中轴线两侧的建筑用如意阶,由大到小的条石叠置而成。
门当是大门外门枕石的一部分,又称门座、门墩、门台、门鼓,为抱鼓形或箱形,亦说可避邪。户对是嵌在门枋上的正六角形的门簪,有两个或四个的,本意是搁置门匾。
唐代的门列棨戟制度规定:庙社宫殿之门列24戟,东宫18戟,一品之门16戟,二品之门14戟,三品及京兆府、大都督府12戟,下都督府等为10戟。(www.daowen.com)
门列石狮起源于汉代,视为灵兽。雄狮在左,雌狮在右(出门方位)。雄狮滚绣球,雌狮足下是幼狮,称太师少师。北方石狮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唐狮侧面梯形,体型尤显壮硕。南方石狮造型灵动活泼,概括洗练。如南朝陵墓石辟邪,造型明显师法于狮子,雄健挺拔,昂首阔步,振翅欲飞。
狮子头上的旋形卷毛数量显示官府等级。一品官府门前石狮有13旋毛称为十三太保,二品12旋,三品11旋,四品10旋,五品9旋,六品8旋,七品7旋。七品以下不得陈列石狮。
照壁,又称影壁,是官府寺庙大门内外起遮蔽作用的高大的墙壁。照壁的大小图案和形式也体现了官府宅院主人的等级地位。陕西岐山县西周凤雏宫室遗址考古发现照壁遗迹。内照壁起遮挡和改变风向气流的作用。如北京中南海新华门(宝月楼)内的内照壁,遮挡了门内景观,使其内显得神秘莫测。大门外的照壁可以和两侧牌楼(牌坊)组成半封闭的引导广场,是整个大院的“序幕”。寺庙大多在泮池前设置外照壁。南京夫子庙却很特别,用秦淮河的一段活水作泮池,在河南岸砌筑一座巨型照壁。照壁长110米(秦淮河总长100千米),高10米,号称中华第一壁。这种布局,全国独一无二。河北面立置“天下文枢牌坊”,左右设置魁星阁、聚星亭,其后是寺庙、学宫、贡院,整体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多院落组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