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就是中华旅游文化。中国是中华各民族聚居一堂的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我们所研究和阐述的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中华泛指中国及其民族、文化、人、团体和地区等。
(一)中华的基本解释
古代华夏族生息、建邑、建都于母亲河黄河南北,因其在四方之中,故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后也借指中国。在《周易》演化图中,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太极称之为“中”,二仪、四象、八卦和万物称之为“华”。
(二)中华的详细解释
1.《敦煌曲子词·献忠心》:“见中华好,与舜日同钦,垂衣理,菊花浓。”梁启超《爱国歌》之一:“泱泱哉! 吾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
2.指中原,夏商周春秋时代,中原地区春秋百国百家姓形成,指地处黄河两岸的中原腹地。宋代张淏《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枞阳张监镇,其先中华人,自其祖寓武义,邦宪与之邻居有年矣。”明代何景明《彭生行》:“王严杨马各挺出,异才岂必生中华。”
3.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明代黄溥《闲中今古录摘抄》:“且如胡元只任胡族为正官,中华人官佐二。”(www.daowen.com)
4.中华之名,首见于东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南朝裴松之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黯哉!”其物化肇始于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平城的中华门。
北魏将“中华”物化,即固化,用在城门上,说明其已认识到自己的政权是控制中原和华夏族的中央政权,不再是仅仅号令鲜卑。其后推行的汉化政策也就有源可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了。北魏将“中华”物化,使“中华”二字从个别文献走向社会,对于“中华”得到全民认同起到关键作用。
后来,中华演变为中华民族的通称,也成为我们国家的名称。中华正式作为国名,始于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提出“驱除靴虏,恢复中华”的口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从此成为中国的正式名称。
将中华门作为都城的重要城门也是在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北京都曾设中华门。清军入关,把天安门前的大明门改为大清门。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改中南海宝月楼为新华门(意即新中华门),改大清门为中华门(1949年拆除,大致在今毛主席纪念堂南侧)。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明南京城聚宝门为中华门,为了便利交通,在聚宝门城堡东西两侧增开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上述南京三中华门至今尚存。
中华民族一词,历史文化的解释为:中指的是中原、中国,华指的是华夏。广义延伸的解释是中为“位居四海之中”,华应该解释为“衣着华丽”,中华民族应该解读为“位居四海之中且衣着华丽的民族”。
中华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初梁启超所撰之的《东籍月旦》,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梁启超7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明确地指出其含义,“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即汉族”。后来中华民族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当今中国,中华民族指代所有56个民族。
必须说明的是,任何一本关于中国旅游文化的教材都不可能是包罗万象的。本书所阐述的中国旅游文化基础知识,实际是指在旅游活动全过程中,涉及的中国传统历史和现代文化理念知识,是旅游业从业者必须掌握和实际运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