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智力:校长必读-给校长的建议

提升智力:校长必读-给校长的建议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将智力活动情况放在总结分析的中心位置,智力活动不仅指学生的,还包括教师的。这一切都被教师尽收眼底,他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智力活动特点,并能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在分析课程的过程中,校长和其他领导们应当每天都密切关注草稿本,关注学生的智力活动是如何反映的。分析课堂的教育过程,首先是要分析如何指导学生的智力活动,着重分析教师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意义。

提升智力:校长必读-给校长的建议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面貌特点。首先在于,学校中的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的一般性教育观念和信念,有他们自己达成总目标(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途径,也有各自遇到的障碍和绊脚石。正是这些有个性的、有特点的方面,应当在教育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在学年的计划中有所体现。没有哪两所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报告是一模一样的,正如不可能存在两滴一模一样的水珠。刻板化和公式化,正如铁锈一般腐蚀着教育过程的精细肌理,这是极具危害的现象之一。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按照课题计划授课,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于是校长和区教育局的督导员们,就开始要求所有教师们不仅要写课堂教案,还要写课题计划。这种要求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只会导致刻板化、公式化,教师们不得不在缺少数据、无法预见的情况下去制订计划。上课,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例如,教师准备明天给五年级学生讲解百分数的初步概念。那么他在备课的时候,如果只考虑如何讲解百分数,而不去设想课堂上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他的眼前没有出现聪明伶俐的米沙和反应迟缓的科里亚的形象,那么,他的备课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思考层面。如果教师不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不了解什么人要来听他的课,那么他是没法备好课的。公式化的课题计划往往会变成死板的模式,首先是因为教育工作是鲜活生动的,原先是正确的、必要的事情,可能十分钟后就需要进行创造性的修正和调整。当然,我们对死板模式的批评,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无法预见五节课或者十节课之后将会发生的情况。否则,一切教学大纲都毫无意义,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完全变成自发性的行为。但是,我们能预见的,是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般路径,而不是具体细节。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细节,它们互相之间的联系是极其复杂极其多变的。

我在这里稍微偏离一点话题,就是想强调教育分析的具体性。我们教师集体年复一年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在实际中解决得怎么样了,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尚待解决——这正是总结分析中要讲的内容。

我们将智力活动情况放在总结分析的中心位置,智力活动不仅指学生的,还包括教师的。我们全体教师一直在研究并在学年教育分析中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的思维素养问题。总结了校园生活这一细微领域的众多事实后,我在学年总结的笔记本上也对此做了分析和记录。分析这些笔记,并对一些成功的课和失败的课进行对比后,我认为教师的思维素养问题应该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发现并了解,学生的智力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接受程度如何?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等等。

然而在许多课堂上,教师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思想中,根本不去注意学生是否能理解讲课的内容。一切看似顺利,学生们在听讲着、思考着,可到了快下课的时候教师才发现,即便最聪明的几个学生都一知半解,剩下的大部分学生更是一无所知。与此相反,在另外一些课堂上,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一刻也不错过。他不用等到快下课时,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已经了如指掌。他一边思考着自己讲述的内容和学生所理解的内容,一边还在思考着教育技巧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所做与所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他能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就发现适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来发现学生的思路发展过程。我这里指的就是所谓的“反馈联系”原则,这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优秀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在践行着这条原则,而不需要使用任何复杂的机器或者设备。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方式,教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测算的时候,就让五年级学生在草稿本上画图,测算,他们这就是在实际中运用刚刚学到的公式。这一切都被教师尽收眼底,他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智力活动特点,并能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所谓“适时”,就是指在学生还没有牢固掌握知识的时候,而不是指在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的时候,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对“反馈联系”的过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对未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学生在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进行积极的独立自主活动。学生不能单纯地听讲和思考,他还要动手实践。

思考应当反映在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让所有学生都思考起来,杜绝开小差、不注意听讲的现象。这里要注意让学生使用草稿本,这个草稿本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工工整整地记录什么现成的内容,它只是学生用来记录思路的便写本。在分析课程的过程中,校长和其他领导们应当每天都密切关注草稿本,关注学生的智力活动是如何反映的。

分析课堂的教育过程,首先是要分析如何指导学生的智力活动,着重分析教师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意义。上课并不是剪裁衣服,不是把事先量好的、裁好的布料摆放得当就可以。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我们面对的不是布料,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儿童,他们敏感又柔嫩。因而,真正的大师会把“剪裁方案”放在脑子中,一旦有需要,他就能随时调整课堂方案,而这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作为一名好教师,他好就好在能够感知到课堂的内在发展逻辑,让它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如果一个教师只抱守着一种方案,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把它当作万金油,那么他是没法取得什么好成绩的。更确切地说,他没法让学生取得什么好成绩。教师要善于修正教案,甚至于完全改变教案。这并不是说不尊重教案,恰恰相反,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尊重。只有对教育过程中的事实和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充分研究、精确预测,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大师,才能随时随刻改变既定计划。假如说,反应迟缓的科里亚今天没有来上学,那么教师就要计划如何调整授课内容。

我在听了数十节课后,对这些听课材料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感知和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有些课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似乎非常痛苦,是生拉硬挤出来的语言,而学生并没有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解思路,反而是在静观,教师如何搜肠刮肚地寻找合适的词句来讲解。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这样的课显然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可能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什么烙印。对于处于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讲解形式实在是不应该的,这个问题需要专门的心理学分析。与此相反的是,有些教师对本学科有着既深刻又广泛的了解,因而在讲课的过程中,他无须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路上,而能够集中在学生身上,注意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活动的。我在这里强调“广泛”这个词,并非随意为之。教师的知识面越是超出教科书的范围,他的讲课就越能深入浅出,学生也就能学到越多的知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智力活动情况,是反映教师智力活动情况的一面镜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知识来源。真正的教育大师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审视教科书的。伊·尼·乌里扬诺夫曾经写过,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量,应当比他传授给学生的多10倍、20倍,而教科书不过是他的跳板而已。如果您发现,哪位教师只是在忠实地复述课本,那么可以断言,这位教师的教育素养水平亟待提高。(www.daowen.com)

我还要对智力活动进行一个总结,我们全体教师同仁已经对这个问题研究多年了,即知识掌握的问题。好几年前我们就发现,有些教师费尽心思,力求将课程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理解起来不费脑筋。在总结学年工作的校务委员会会议上,我多次举例来说明这种类型的课程,大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评价:从教师授课的角度来说,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从学生的智力活动角度来说,只能算是一般般。如果教师一味地降低智力活动的难度,那么也就谈不上掌握知识了。只有触动到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住知识,将知识内化为己有。掌握知识,意味着对事实、现象等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研究。而积极的思考和研究正是从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开始的。

如果将知识掌握的过程比作是建造房子,那么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的,就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砂浆等,至于砌墙的事情,则应该全交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然而教师不给学生们去做这些粗重辛苦的建筑工作的机会,学生才会变得思维缓慢、迟钝麻木。学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掌握住知识。

例如说,学生好不容易学习了副动词短语这个知识点,他们好像理解了,却并不会实际运用。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学生没有得到实际运用的机会,没有在刚刚弄懂材料的时候进行自我检验。要知道,弄懂材料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力求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入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说,当学生弄懂了副动词短语主要是指同一个主体的次要行为时,教师就马上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实践作业:请大家想出几对动词,每对中有一个表示基本行为,另一个则表示次要行为,然后把表示次要行为的动词变成副动词。课堂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请教师们重视这样的时刻,让课堂上多一些这样的安静时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不能总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解,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我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数学和语文教师每次讲课时间不要超过5—7分钟,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教材,才能真正掌握住知识。

有鉴于此,在总结学年工作的时候,我把从上百节课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关于巩固学生知识的初步看法,与全体教师进行了讨论交流:教师不能一讲完课,就自认为学生已经弄懂了,于是马上叫学生回答问题。这种做法并不能巩固知识,好点的情况不过是能了解到讲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什么印象,但这种了解也是很片面的,因为回答问题的往往都是能力最强的学生们。

要想真正地巩固知识,就要对各类事实、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在学生大概理解教材之后,依据教材内容难度给出5分钟、10分钟或者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集中精力、独立思考。这里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个别学生一时还不能确定是否真正理解。这里有一点很重要,要让学生的思考过程,即知识巩固的过程,能够以实践作业的形式反映出来,以便后续进行观察与分析。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再画一条直线与它们相交,学生们打开草稿本,回忆刚刚听过的大概已经理解的内容,自己开始画图,并标明每个角的名称。与此同时,教师已经擦掉了黑板上的内容。这种做法便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教材的实质,同时也是对自己知识的一种检验。每个学生都对已经理解的、尚未理解的知识重新进行了一次思考。而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与全体教师的讨论交流中,我还提出了一个看法:在讲解新知识和检查新知识这两个环节之间,应该有一些专门的作业,来帮助学生加深领会和理解教材。在教师检查知识之前,学生应该进行自我检查。

对于智力活动中的另一个问题,即发展抽象思维的问题,我校全体教师也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年的观察,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发展抽象思维的必要性,不仅仅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学习任务。教师时不时会遇到这样一种可悲的现象:学生在童年时期学得很轻松,能顺利掌握住知识,可到了少年时期,学习对于他来说,就变成了痛苦艰难、无法胜任的任务。我查阅了记事本,总结了一些能揭示这种智力活动本质的事实。在学年总结报告中,我对数学的抽象作用做了特别关注。优秀的教师会尽早让学生学会解答综合性的算术应用题,学会自己导出公式。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全体教师都认为亟待解决的,即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问题。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材料才是有趣的?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我详细研究了如何确定抽象和具体的比例问题。

在总结报告中,我还分析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报告中还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总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科技书籍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和志向?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