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如何寻找课程关键点

教师如何寻找课程关键点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如您现在要准备“光合作用”这一课的材料,您要思考教材的内容“关键点”在哪里?在讲解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会特别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关键点”,即对各种联系相互交叉、前后衔接部分的思考。

教师如何寻找课程关键点

我们力求能让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来仔细考虑教材:要为学生打开那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关键知识节点,因为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功能性联系等,都交织在这些“关键点”上,正是这些地方可能产生问题,而问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假如您现在要准备“光合作用”这一课的材料,您要思考教材的内容“关键点”在哪里?您将为学生打开一幅动人的、神秘的图卷:植物从空气和土壤中吸收了无机物,又把它们变成了有机物。这个有机物的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在植物有机体这个神奇又复杂的实验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您对教材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问题,让每一位学生对这些内容惊讶不已:怎么会这样呢?没有生命的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怎么就长成了鲜嫩多汁的番茄呢?我以前怎么没去思考这些问题呢?

怎么样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这些思考呢?有一点是应当明确的,课堂上什么内容应当彻底讲解清楚,什么内容是应当有所保留,保留的部分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至于每一类具体的情况,没有什么万能的解决方案,要取决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掌握的内容。

学生产生了疑问之后,您就要进一步帮助他们,从他们已经掌握的全部知识(从过去的生物课、劳动过程中和各种书籍中获得的)中,把解答疑问所需的知识提炼出来。这种把知识提炼出来,并运用知识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可以叫几个学生来,建议他们:“说一说,你们每个人了解哪些知识,大家一起出出主意找出答案来。”一个学生的想法会启发另外一个学生。在这种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个别学生表现消极,他们只听别的同学回答问题,自己却从来不动脑子。我们应当让所有学生无一例外地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对于表现最消极和最心不在焉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其中一种方式便是给学生布置独立思考题,在他们弄懂一切疑点之后,再建议他们一起进行思考,专心学习,并且记下思考的步骤。

常常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会自行回答、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些学生知识面宽广,另外一些则相对狭隘;有些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记忆深刻,另外一些则有所遗忘。这就需要教师来指导学生的智力活动,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心听讲,紧跟教师的思路,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出所需内容。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有空白,或者已经脱离了教师的思路,那么您就需要额外讲解一些内容,用来填补学生知识的空白,使他们重新跟上您的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学生开始听不懂了,学生又遗忘了什么内容,他们不能理解教材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为了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向学生提几个问题,让他们三言两语回答一下,您就能弄清楚了症结所在,也就能帮助他们克服出现的问题。(www.daowen.com)

在讲解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会特别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关键点”,即对各种联系相互交叉、前后衔接部分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我教授的内容,所有学生都运用到了吗?在我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学生们动用了自己哪些储备知识?这种检查可以管理学生的智力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地去获取知识。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例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结论性的回答,或者布置一些简单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完成。

如果出现学生不理解的情况,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不会从头开始再讲解一遍,而是检查之前环节中的遗漏之处,再次提出问题,以便学生自己抓住思路,自己找出对新知识不理解的原因来。

课堂教学中,对智力活动的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兴趣问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越感兴趣,就越能集中注意力,也就能越深入地理解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兴趣可以给人们的思维增添一抹特殊的感情色彩。这种色彩的鲜明程度,决定了学生运用储备知识的程度,而这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学习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令人着迷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教材里都能找出有趣的内容来。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不解之谜,那么不管教材多枯燥多单一,他也能发现其中乐趣。

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衔接好新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少讲解一些材料,如果讲解的材料过多,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就会影响掌握效果。智力活动的一条规则是,只有新知识与旧知识牢牢衔接好,学生才能牢固掌握好新知识。教师应当善于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衔接得越好,学生学习效果就能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