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一个学生有多么内向、多么冷漠,都要想方设法去触及他心中尚葆有的人性。比如说,有的学生从来不完成算术家庭作业,好点的情况就是去抄袭别人的。当您找他谈话时,您不要总想着,他一向是个欺瞒老师和家长的学生,您要用完全平等的态度与他开展谈话,讨论怎么样独立完成作业。您可以让他课后留下来,以对待常人的态度与他谈话,而不是以对待犯错者的态度,强迫他进行谈话。
一提到“尊重、同情、亲切”这些词,并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是要去宣扬宽容一切。我赞成的是合乎人性的需求。我赞成的,是当学生的精神生活尚未走上正轨时,用劳动、思想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向着道德之美、智慧之巅、创造之峰前进。
真正的教育,既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坚决斩除学生心里一切不良的念头,这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本质即是对学生的关心。只有在这种关心下,才能让难以驾驭的教育小舟扬帆远航。缺失了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任凭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移动半分。如果学生失去了自信心,或者教师已经不指望学生能变好,在这种情况下,无异于沙漠行舟,费尽心机寻找船桨,不论您去哪里寻找,也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沙漠行舟这个想法,本身就是荒谬不堪的。
在教育中,尤其是在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中,其经验无法用某种直观的、可以触摸的形式加以展示,因为情感是无法直观展示的。有两位邻校的教师前来我校观摩低年级教师的授课,他们被看到的情形惊呆了: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竟然自己主动告诉老师,还请老师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以便理解教材内容。教师从来不收学生的记分册,任由学生自行将分数记上去,然后交给家长看。从来没有发生过弄虚作假的情况。
“请教一下,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来学习经验的两位教师问。(www.daowen.com)
为了激发出学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意愿,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这种意愿。再高尚的道德真理,如果教师没有赋予其真情实感和聪明才智,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就仍然是满纸空言。
教师如果没有一颗炽热的心,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睿智的决断,那么任凭教育理论再高明,缺少了活生生的教师,都会变得毫无用处。要让小朋友们感觉到并且领会到,他们是被信任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只有信任,才能激发出人的自尊感,才能实现自我教育。
我为什么要给校长讲这些呢?或许,这和领导教育教学工作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吧?其实,关键就在于领导要掌握着那些细腻的、精巧的复杂手段,因为这些都是会对人的心灵产生影响与作用。只有这样,领导才能掌握教师所做的一切,才能理解某些错误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某些家庭对儿童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而这平时在学校中是很难办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