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象和关系中的体现及其准则、规则和原则应施予给校长的建议

现象和关系中的体现及其准则、规则和原则应施予给校长的建议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产主义道德中有一条准则就是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情他人。这就是我所说的,道德标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得到体现。这个愿望是集体主义的源泉,同时也是防止自私自利的有力手段。在儿童集体中,道德准则也会在物品中体现出来。这是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式。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世界上最宝贵的应当是人。我们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在学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要尽一切可能,让他们汲取精神力量,强健体魄。

现象和关系中的体现及其准则、规则和原则应施予给校长的建议

伊利夫和彼得罗夫说得好:“不要光号召讲卫生,而要去动手打扫卫生。”这句简单的话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经常在实践中违背这条朴素却睿智的哲理:让学生去参加形形色色的活动月、竞赛、评比等活动,然而对周围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一位校长说:“各种活动搞得我们筋疲力尽,从9月到第二年4月,就有92项活动(活动月、竞赛等等)。每一项活动都要写总结。忙于应付这些活动,都没时间教育学生了……”如果一位领导费尽心思想出种种活动,是因为他担心没有活动,教师就不能好好工作,自己就是个没能耐、没用处的领导。哪里把精力耗费在突击活动上,哪里的教育工作就会丧失前瞻性。

不要光号召讲卫生,而要去动手打扫卫生。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要为学生打开人性世界的大门,只有这样,道德真理才能成为每个人的财富

共产主义道德中有一条准则就是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如果一个班级里,有一个或者几个学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总是得“2分”,觉得自己是个不够格的人,哪里还谈得上完善的道德教育

孩子们拥有着独特的美好天性——他们以赤子之心对待生活,对周围的事物和生命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真诚。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小王子》,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美好童话。我认为,这也是写给教师的童话。小王子驯养了狐狸,对于狐狸而言,小王子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重要的人。对于小王子而言,狐狸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彼此都感觉到很幸福。“对你驯养的东西,你要永远负责……首先要对人负责……”圣·埃克苏佩里的这些话已经传遍世界。

只有让每个学生都“驯养”一件什么东西,在这件东西上倾注了心血,使它具备了灵性,学生才能变得有同情心、怜悯心和人道性。我确信,只有每位学生都关心他人的喜怒哀乐时,学生集体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如果班级里有同学成绩跟不上,总是得“2分”,但他自己对此毫不在意,别的同学也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并不感到什么不妥,那么,这个集体根本算不上是强有力的教育工具。善于思考的教师,会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绩,为成绩担忧和不安。他还会教育学生,用情感来认知事物,对他人的欢乐和忧愁感同身受。正是从这里开始,责任感得到了培养。教师对学生说,你们班有位同学字写得不好,你们要课后留下来陪他,帮助他,写给他看,给予他支持。孩子们就留下来了,帮助那位同学。一旦那位同学取得了一点进步,孩子们就感觉很高兴,受帮助的同学也感觉很高兴,每个学生的心中都装进了其他人。学生不仅拥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还拥有了自己珍贵的、必要的东西。

这就是我所说的,道德标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得到体现。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到这种高尚的情感——希望看到他人变得越来越好。这个愿望是集体主义的源泉,同时也是防止自私自利的有力手段。

在儿童集体中,道德准则也会在物品中体现出来。我记得有一届的低年级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会了做布娃娃,创建了自己的布偶小剧团。他们用旧的碎布块做布娃娃,看起来并不十分漂亮。当时还处在困难时期,我们连水彩都没有,“小红帽”的眼睛是用铅笔画上去的,头发也粘不牢。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礼物,一个从莫斯科商店买来的真正的娃娃。孩子们高兴极了,可到了开始演出的时候,他们却把崭新的、光彩照人的娃娃放在一边,拿起他们自制的却胜过一切的娃娃……(www.daowen.com)

雅努什·科尔恰克在《当我返老还童时》一书中,回忆了自己的父母在童年时送给他一双当时很珍贵的冰鞋,可他却拿冰鞋去和别人换了一个木制铅笔盒……“难道在沙漠里,旅行者不会拿一袋珍珠去换一罐水吗?”雅努什·科尔恰克在故事的结尾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应当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渴望,愿意与同龄人交流,热切希望给他人带来快乐,自己也能够从中收获快乐。

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稀世珍宝,追求沙漠中的那罐生命之水,因为没有这罐水,他就无法生存下去。一开始,只是对某件物品、某株植物的依恋,后来,则成了对某个动物、某个人的依恋。这是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竭尽全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棵树,一丛玫瑰,一朵菊花,都能在工作室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把小刀,这是他能够在几十把刀具中一眼就认出来的。照料有生命的物体,可以使孩子们变得思想高尚,可以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满腔热情。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条栗子树林荫道。这些树都是孩子们用栗子栽种出来的,他们在前一年的明媚秋日里,收集好板栗种子,然后存放在一个温暖、僻静、“秘密”的角落里,整整保存了一年。第二年,每个孩子拿出自己保存的板栗种子,把它种进泥土里。每个人都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等待着嫩芽破土而出。每个人都体验着喜悦、哀伤、痛苦和愤慨,没有这些情感的体验,就无从谈起物的“人性化”“驯养”。当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要珍惜和尊重长辈的劳动,劳动人民是生活的创造者”这些话时,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在这些话语中包含着一条重要的道德准则——那些伟大的、神圣的事物,都是人们通过艰苦的奋斗获取来的,这些话能在孩子们的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果有一个孩子,曾经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某个有生命的物体身上,曾经“驯养”了某个生命,那么当他读到《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道德法典》时,就会产生深思。如果他的心中没有独一无二的珍贵的人或物,共产主义的神圣真理就无法打动他的心。而一旦他的心中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珍贵之物,他在创造、在建立、在升华这件珍贵之物时,他就能认真对待关于人、关于劳动、关于责任感的专题谈话了。

所有这一切都瞄准了一个最高目标——人。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世界上最宝贵的应当是人。我们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在学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要尽一切可能,让他们汲取精神力量,强健体魄。这里所需要的不是一般性的劳动,不是那种义务性的劳动,这里需要的劳动,能开启最幸福、最快乐的世界,即人与人之间亲切地交往、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信任与坦诚的世界。小朋友们是在什么时候真正爱一个人,爱他的母亲、父亲、祖母、祖父、兄弟和姐妹呢?是在他用心为他们做某件事的时候。即便是小朋友,只是在读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应当拥有一位无比亲密的人,为了这个人,他可以不惜一切、倾其所有。他可以栽一棵小树,送给妈妈,种一株葡萄,送给奶奶。种出了果实,送给妈妈和奶奶。如果小朋友能够懂得,用辛勤的劳动带给别人幸福和快乐意味着什么,如果小朋友为此流下了劳动的汗水,磨出了辛勤的老茧,那么他的心就会变得善良而柔软。

当各种事情、劳动和现实的社会关系鼓舞着孩子们的心灵时,教师的话才能对孩子们也起到鼓舞的作用。您可能不止一次听到教师们的抱怨:“不管对学生说什么,他们什么都听不进去,还一点反应都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将儿童或者青少年们培养到这种程度:能把教师的话当作珍贵的真理,并受到这些话里所表达的思想的鼓舞。要用人类最精细的工具——语言,去影响孩子们的思想,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在这项培养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在实际行动和创造中鼓舞儿童,在劳动中展现出人与人的关系。

领导道德教育,这意味着要在学校生活中营造出一种道德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可关心的人,想要保护的人,愿意为之操心的人,愿意付出一片真心的人。然而这种氛围乍看起来是捉摸不定的,在我们的教育领域里,实际上这方面的工作还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请您仔细观察自己的学生们,好好想一想:他们同学间的关系怎么样?他们对别人、对家人的态度如何?他们对所有活生生的、美好的事物的态度如何?这些都能让学生变得更加高尚,帮助学生确立人道主义精神。这里我们就要谈到道德教育的另一条原则:只有创造出教育的环境,并且不断充实,才能让教育方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