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自由支配时间与一般素养的提升:给校长的建议

教师自由支配时间与一般素养的提升:给校长的建议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让教师拥有自由支配时间,就必须让学生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及时而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特别是要掌握相关的实际技能,因为缺乏这些技能他们就无法学习。但是教师需要始终把控好减负的度,在减负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可承受难度问题。

教师自由支配时间与一般素养的提升:给校长的建议

一位有着三十年教龄的文学课女教师给十年级上公开课,主题是《当代青年的道德和审美理想》,有些不太寻常,似乎偏离了教学大纲。这是一位熟悉生活的教师给学生上的一堂直接触动思维和心灵的课。公开课堂上不是喋喋不休的训诫,而是细致巧妙的、推心置腹的交流。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好像在启发学生审视自我,深入思考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这才是真正的研究人的科学,”邻校一位校长在讨论这堂公开课时评论说,“我觉得,像这样一堂课,得准备好几个小时。您花了多久时间来准备的?”

“一辈子都在准备,”女教师回答说,“而在本节课的材料和教案上花的时间并不长,大概二十分钟……”

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需要用毕生的时间来准备。我们这个职业和劳动技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的:要想在学生面前点燃一束知识的火花,教师先得吸收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离开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教育工作中有一条极有意思的定律:知识的传授过程不是直线式的,不是教师今天一学到什么,马上就可以传授给学生。如果教师在上课前一天才去寻找知识点的出处,选定他要讲解的材料,那么,他的学生的精神生活肯定会变得贫乏而狭隘。一位知识渊博的、勤于思考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他并不会花很长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他也不会写太冗长的教案,更不会把这堂课的具体材料内容誊写进教案里。他确实毕生的时间都在为上好一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大脑。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积累已经足够多了,够用一辈子了。知识是鲜活的,永远在更新。知识也会陈旧和衰亡,就像人会衰老和死亡一样。

为了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头,教师的精神生活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趣的、多面的氛围中。

我们太频繁地听到这样的话:教师应该……比如,教师应该好好备课;教师一旦踏进教室,就应该将私人的和家庭的痛苦和不幸抛之门外;教师应该面带笑容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该能找到通往每个学生心灵的小径,等等。但我们经常会忽略的是,我们——校长、党组织社会各界——应该为教师做些什么?比如,创造环境和条件来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好让他们不要去做那些无用的、琐碎的、扼杀创造力的事情,白白耗费精力和宝贵时间。

首要问题就是教师的自由支配时间。正如空气之于健康,业余时间是教师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如果没有自由支配时间,学校将面临真正的灾难。

为什么没有自由支配时间呢?原因有很多。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家长的教育素养不高并且缺乏责任心,所以教师经常不得不担负起原本应该是父母亲的责任。为了使家长成为孩子第一任指导者和教育者,为了使家长能悉心照顾和监管孩子,不让孩子养成懒惰和懈怠的坏习惯,我们学校做出了很多努力。经常关心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和睦关系,会收到良好的成果。我们并不是去到学生家里,也不是叫家长到学校里来。是他们自己主动来找我们,家庭就是我们的得力助手。家长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就为教师创造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外,为了给学习落后的学生补上以前落下的课程,教师不得不花费足足一半的时间。这样看来,这就是学校生活中所有难题的巅峰。要想让教师拥有自由支配时间,就必须让学生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及时而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特别是要掌握相关的实际技能,因为缺乏这些技能他们就无法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定阶段里,有必要给学生减轻一些负担,让他们觉得学习是有趣的可胜任的,而不是大脑不可承受之重。但是教师需要始终把控好减负的度,在减负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可承受难度问题。此举旨在让学生学会凭一己之力去克服困难,而不是想着依赖教师。换句话说,要让童年和少年早期的学生们,在面对自己未完成的事情时,能担负起道义上的责任。在学校生活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种恶习就是道义上的依赖心理,也就是说,学生在脑子里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想法:我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的责任。这种道义上的依赖心理,是闲散、懒惰和懈怠的结果,反过来,它又会助长懒惰和懈怠。

要营造出一种所有人都在学习的氛围,这在低年级和中年级中更有必要,要营造出对懒惰和闲散决不容忍、决不妥协的氛围,这是让儿童和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怀有道义责任感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而这样一来,教师也就拥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领导的作用,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把这种常态化的、高尚的学习活动当成幸福的事情,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对于上面提到的“学习”这个概念,既包括脑力方面的也包括体力方面的努力。在学龄初期和中期,学生如果独立阅读得越多,那么教师就能拥有越多的可支配时间。为了爱好、为了求知欲而去深入阅读,这是防止游手好闲和虚度光阴的最重要方式。(www.daowen.com)

多年的领导学校工作的经验证明,必须要将教师从案牍之劳中解救出来。如果要学校的统计报表,可以查阅班级日志;如果要学校的书面报告,可以查看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日常观察记录。学校工作计划应该由校长来执笔,而不是让各个老师来东拼西凑。教师在一学年内只需要写两份计划:一份是教学进度计划,即从教学论角度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规划: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言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教材的能力,学生的课外阅读,对个别学生的辅导等,也就是说,要包括所有教学大纲中没有的内容,因为大纲不可能预测每个具体的班级、具体的学生的特点。另外一份则是教育工作计划。这两份计划都是很有意义的创造,它们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进行创造性工作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校的教师集体做了这样一项规定:除去上课时间,教师参加其他活动(包括教学法研讨会、校务委员会会议、课外辅导工作等)的时间,每周不宜超过两天。要尽可能给教师腾出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以供他们自学,让他们能够从书本这个最重要的文化源泉中汲取能量充实自己。这是全体教师精神生活的基础之基础。

对阅读的兴趣、热爱和尊重书籍的氛围是不会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靠领导的命令就能形成的,行政手段在这里是完全行不通的。集体思考、集体讨论、座谈、热烈地讨论和兴致热情,这些才是培养阅读兴趣的源头。我读了一本关于少年的有意思的书,就建议八年级的班主任教师们也读一读。这本书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一位经验丰富的女教师说:“不是所有事情都像作者描写的那么简单。作者认为一切都取决于学校。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家庭呢?应当从家庭开始,不仅要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还要给他们做些更深入的教育工作。这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的力量,应当推出‘社会—学校—家庭’这个研究课题”。

其他一些教师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很多人都通读了。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对于“社会—学校—家庭”这个问题,应该采取更严肃、更彻底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当前的方式。大家还对社会教育、少年道德面貌的形成、家庭和学校集体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教师集体中还对青少年的公民教育、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集体的精神生活等产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学校党组织也关注了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学校共青团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区委书记一起来参加校务委员会的会议。我们一起商讨,应当做些什么,才能让共青团员和年长的少先队员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公民,并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怀有公民的责任感。通过对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一些做法的分析,我们全体教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要想正确地实施公民教育,专门的劳动任务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在劳动生活中体会到满满的公民责任感。

这些想法都是受那本有趣的书的启发而产生的。此后,在教工休息室的书架上,开始出现了一些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方面的书籍。当然,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引起所有教师的兴趣,而事实上也并不需要这样。教师集体中如果有几位同事都对某一本书感兴趣,他们就会形成一个小组。我们并没有组织什么专门的会议来讨论阅读,一切都是在友好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的。

我们明白了,是时候对书籍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活动了。我们有时候会聚集在一起,听一些报告会或专题小报告,这些报告会和专题会议介绍我国社会及全人类都关切的重大问题,涉及社会、政治、道德、教育、美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在书籍的世界里一种特殊的旅行方式,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丰富我们集体精神生活的一个源泉。这些报告或专题小报告由哪些老师来主讲,并不做硬性规定。是否出席这种报告会也是完全自愿的,但几乎每一位教师都会来参加。我们还邀请了高年级学生一起参加。1967—1970年之间的报告会题目如下:“当代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当代世界各国人民关切的社会问题”“生命起源说”“我国青年人的道德理想”“人类的道德财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道德规范”“我国人民的道德财富和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劳动与道德”“美与道德教育”“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公与私”“家庭与学校”“对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这些报告会或专题小报告在教师们的心灵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里得到验证,经常会出现活跃的、热烈的讨论和思想交流。在书籍的世界里旅行,引领着我们全体教师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青年一代,如何克服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从书中汲取的思想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并促使我们去对那些司空见惯却从未留意的事情进行思考。“我国人民的道德财富和对青年一代的教育”这个报告就引起了一些有趣的思考。那些关于国内战争和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关于劳动英雄的书籍,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道德教育丰富的源泉所在。我们渐渐确信,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远远没有利用好这个源泉。我们所有教师都在思考:我们的学生们在读些什么书?哪些人是他们的偶像和榜样?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然而,最能体现我们的制度和社会道德财富的“书”,是我国当代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劳动,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伟大的、美好的理想。怎么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全部生涯中都能去研究这本“书”呢?怎么样才能让光明美好的现实生活成为提高当代青年道德水平的有力教育手段呢?我们所有教师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一致认为,我国人民胸怀崇高理想,应当将这种心灵之美展示给学生。至于怎么去展示这种美,就是教育技巧的问题了。怎么样向青少年介绍我们当代的英雄人物,怎么样用英雄人物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事迹去鼓舞学生,我们对此都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