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教育素养:知道与相信的关系

教师教育素养:知道与相信的关系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谈到信念的形成时,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说法:知道教材内容,并不代表形成了信念。知道,并不意味着相信。真正意义上的“知道”,意味着对知识进行过反复而深刻地思考。总之,教师如果对自己任教科目所属的学科基础知识了解不深刻,那么就不会拥有教育素养。这是由教师教育素养的特性所决定的。阅读的需求只能在教师集体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氛围中养成。

教师教育素养:知道与相信的关系

这里需要说的都是老生常谈的一些基本道理。然而,奇怪的是,有时就是这些最基本的、最普通的真理,却在学校生活中被遗忘了。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首先,是教师对自己教授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理解。我们认为,教师对于所教授的基础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要了解清楚,对于这门学科的学术思想中最前沿的问题要有所了解。如果您教物理,那么您就应当了解关于基本粒子的知识,弄清楚各种场的理论,对于动力学的发展前景至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生物老师则应当了解遗传学的历史情况和发展现状,弄清楚生命起源理论和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教育素养正是从这里开始并发展起来的。也许有人会提不同意见:对于课堂上不会教授的内容和与中学课本没有直接相关的知识,教师为什么要去了解呢?这是因为,熟悉教学大纲应该是教师学识的基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面远比教学大纲的范围宽广时,他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成为大师、艺术家和诗人。

我认识几十位这样的教育大师。他们的教育素养在备课过程中就已经展现出来了。他们是按教学大纲来备课的,而不是按课本。他们先对教学大纲进行仔细研究,然后再将课本上的相关章节通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课本。真正的教学大师所掌握的知识,比学校里需要教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他并不会把要讲的新材料抄进教案里。他对要讲授的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准备好直观的教具、例题和作业。这些不用事无巨细地写进教案里。他的教案中不会写讲述(讲课或者解释)的内容,而是写上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记录对学生智力活动的必要指导。教育大师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在讲授教材的过程中,可以不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讲授的知识上,而是集中在学生身上,关注他们的智力活动、思维活动以及在思考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上。

请注意观察下另一类教师们的工作吧!他们只懂得需要教授给学生的那些知识,照本宣科,甚至对讲解的内容和逻辑顺序倒背如流。您会发现,在他们的课堂上,讲解新课时需要用到的直观教具、辅助材料(例如历史、地理植物课上需要引用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都好像是硬生生地捆绑在课堂内容上,所有这些只在学生的脑子里浮光掠影般闪过(有时候,教师甚至会忘记使用他事先挑选和准备好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教师将注意力集中放在教材内容上,而不去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他神经紧绷,努力回想应该按什么进程来讲述,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放在自己的思路和材料内容上。对于这样的讲课,学生理解起来会非常困难,这样的课堂上也不会存在无意识记忆,因为教师的讲解和话语中毫无感情色彩。如果教师不得不集中所有注意力回想教材内容,那么讲解就不会有感情色彩,孩子们就不会有兴趣,课堂上也就不会存在无意识记忆。这是教师教育素养中非常微妙但又极为重要的一个特征:他越是自如地掌握教材内容,讲课时的感情色彩就越鲜明,学生课后需要看教科书的时间就越少。真正的教育大师,是满怀情感的。而对教材的理解浮于表面的教师,用虚假的激情和漂亮的辞令,试图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影响,然而导致的结果却是虚假的,虚假的激情只会导致空话连篇、夸夸其谈,学生的精神被腐蚀,心灵变得空虚。

当谈到信念的形成时,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说法:知道教材内容,并不代表形成了信念。知道,并不意味着相信。这种将知识和信念对立起来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真正意义上的“知道”,意味着对知识进行过反复而深刻地思考。经过了反复思考后的知识,就变成了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的视野,成为他的观点,也就是说,知识已经成为信念。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人们珍视的智力和道德财富呢?形象点说,只有当情感的热血在知识这个活生生的机体中奔涌的时候,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真情实感,如果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没有达到完全自如的程度,那么对于他讲解的知识,学生的心灵就没法产生共鸣。然而,如果精神生活中缺失了心灵的参与,那么就不会有信念的形成。这里得出的结论依旧是:教师深刻掌握教材内容,这是教育素养的基础之一。

教育素养这一重要品质的首要特征,是教师直接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心灵。真正拥有这种宝贵品质的教师,他在面对学生讲课的时候,就好像是在跟人探讨问题一样。他不是直接宣教,而是和少男少女们一起谈心:先提出问题,再邀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当分析这类型的课时,您能感觉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您这位听课的校长,也会被教师的思路所吸引,甚至会忘记自己是为了检查工作才来听课的,您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学生,和那些十五岁的少年们一起为探寻真理而感到快乐,您会在心里默默回答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州的一个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年轻的校长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讲几何课,被环环相扣的思路深深吸引了,当教师开始提问学生:“现在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校长举起手,说:“我!”这就是真正的课堂艺术,这才是直接关注到了学生的思维和心灵。只有教师掌握了深厚的学识,才能在讲课时不用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教材上,而是集中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上。

而在另一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交流,教师只会一头扎进教案里,学生则盯着天花板或者是天上飘浮的云朵看。此时此刻,您会作何感想呢?面对学生,您会感到不自在,为授课教师,为您自己,也为整个教育而感到无地自容。您会因为来听这样的课而感到沮丧,课后也不愿意找授课教师交流,您会想:“要不还是明天再说吧,下次还会不会再来听课呢?”

总之,教师如果对自己任教科目所属的学科基础知识了解不深刻,那么就不会拥有教育素养。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每位教师不仅了解教学的基本知识,还能掌握所属学科的深刻源头呢?

阅读,阅读,还是阅读!这是由教师教育素养的特性所决定的。要像饥饿的人扑在食物上一样扑在书本上,将阅读作为精神层面的首要需求。要培养阅读的品位,博览群书,沉迷于书本中,并且能用心思考。

怎么样才能让阅读成为每位教师的需求呢?很难提出什么专门的方法来。阅读的需求只能在教师集体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氛围中养成。

将阅读作为教师的精神需求,应该要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可感知的、可衡量的前提和条件。首要条件就是时间——教师的自由时间。教师越是被各种各样的计划、报告所包围,那么他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就越少,他没有什么知识可教的时刻就会到来得越快。我校所有的教师都遵循这样一条守则:教师不用写任何总结和报告。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之外,教师不用再写其他任何计划。课时计划是必要的,它反映了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活动。课时计划没有什么一定的标准,但有相应的要求,首先是要对学生应当掌握的理论教材进行教学论加工。对于一个善于创造性工作的教师来说,他的课时计划会对课堂上应当发生的情况、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尽可能地预测。

创造性教育工作,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如果他的精力得不到恢复,那么就会心力耗尽,没法再继续工作。假期中,教师是有条件享受充分休息的,因为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例如,暑假期间,学生会在学校的教学实验园里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紧张劳动,教师只需要每星期去一次学校就可以。平日里会有两名十年级学生负责教学实验园中的活动,中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工作,收获庄稼。这些劳动并不会让学生筋疲力尽:学生在暑假期间轮流来,每人只需要来实验园劳动一至三天。

每位教师都拥有自己的“创造性实验室”,并且在一年年丰富完善着它,这是教师教育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实验室”,是指教师劳动的工艺学。以数学老师为例,他逐年积累着教学资料: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教师和学生自己做的直观教具等。随着一年年的积累,教师的教学资料越来越丰富,已经不再需要制作教案了。地理老师每年都在收集丰富着直观教具,并按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苏联各民族”“祖国的大自然”等。语文老师则按照大纲各章节的语法内容,一点点收集材料编成卡片,编成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正字表,并且不断修改完善。

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研究儿童的丰富多样的方法。教育素养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儿童,在儿童进行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时,在儿童进行游戏、参观和闲暇时,都要对儿童进行观察,并且从观察的结果中探索出影响儿童的方法。对儿童的认知基于对儿童的观察。这里还需要重申一遍: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特点,了解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身体因素。对于一个勤于思考、善于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师来说,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儿童缺陷学等方面的著作,都应该成为案头必备书。很多老师在从教多年后总结到,真正对心理学进行钻研,实际上是从进校工作后开始的。对于儿童在日常行为和智力活动过程中,以及儿童与同学们的相互关系中出现的这种或那种现象与特征,教师们只有多研究心理学,才能够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不会有良好的教育素养。有些教师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学,无法在学校实际中运用上。我们主张的是,要让心理学成为全体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正指南。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我们介绍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摆放在教师休息室的“新书陈列架”上,期待教师们能够去阅读、去思考、去研究。当然,包括校长和教导主任在内的每位教师,如果不经常性地、认真地对儿童作以心理分析、心理观察和心理研究为基础的教育鉴定,如果不去分析儿童复杂的精神世界,如果不去深入地了解儿童的欢乐和忧愁,那么,我们对心理学书籍的宣传,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

我和教导主任一起去听课和分析课时,会将需要运用到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的问题单独记录下来(例如以下问题:紧张的脑力活动对于记忆已经学过的内容有什么影响;如何考虑学生神经系统的类型,以便确定课堂上脑力活动的方法;可以采用哪些专门的方法来唤醒学生对于所学科目和具体教材的兴趣;等等)。不论是校长、教导主任,还是课外活动的负责人,我们所有人在教育工作中,每一步都可能会遇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问题。在学校生活这个领域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懂心理学就根本没法去解决。例如:学生的哪些行为应当在班集体中进行讨论,学生行为的哪些方面又不应当放到集体中讨论?知识评定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教育节奏和分寸?等等。我们三个人每周都会碰头,翻阅我们记录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笔记,并且讨论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这些复杂又难解的问题。有些问题会提交至校务委员会讨论,有些问题则会前往科学研究中心寻求帮助。

心理学的实际运用与儿童缺陷学是配合紧密的。儿童缺陷学,并不是局限于研究智力落后儿童的一门科学。对于分析某些儿童在进行脑力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儿童缺陷学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将所有在心理学和儿童缺陷学理论方面最有基础的教师组织到一起,成立了一个教学法小组,其任务之一就是要协调和建议如何对能力较差的儿童进行教学。小组对医学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竭尽全力去弄清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此同时,对儿童感知周围世界万事万象的特点加以特别注意,分析他们的思维、言语、记忆力和注意力的特点。我们称这个小组为“心理学小组”。个别儿童好几年都处在小组的密切关注之下,没有心理学小组的意见,不允许对儿童采取任何可能影响今后命运的措施。

心理学小组由掌握最深厚知识和最富有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组成。加入心理学小组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能充分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

心理学小组(由七、八个人组成,其中包括校医)负责为全校教师都参加的心理学研讨班备课。心理学研讨班除了为学生作心理鉴定以外,还要讨论儿童智力、道德和情感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最近两年的心理学研讨班上讨论了以下问题:对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各种方式;词语作为影响儿童智力、情感和意志力的方式;对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平行影响;道德信念的心理学属性;不应当的“强硬的”“坚决的”教育手段对儿童的影响;在儿童集体里可以和不可以讨论的内容;学生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及其性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怎么样教少年儿童控制自己的欲望;怎么样唤醒儿童争当好学生的意愿;学生个人兴趣的鉴定。

心理学研讨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为“家长学校”授课的一种事先准备。尤其在涉及儿童智力发展有偏差的问题上,多数情况下是取决于家长身心素质的时候,这种准备是尤为重要的。

几年前,有一位叫瓦连金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完成了八年级的学业。幸亏有心理学小组无微不至、思虑周全的关照,这位少年才能念完八年级。早在一年级的时候,教师就注意到这位学生的智力活动:他记忆力很差,费力记住的东西转头就忘记了。原先似乎弄懂的知识,又得重新再给他解释一遍。根据心理学小组建议的方法,女教师还观察到这个学生的另一个特点——知觉迟钝,思维迟缓。比如说,老师在提问题时,这个学生在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着,可是您从他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他虽然努力想听懂问题,却始终无法深入领会问题的意思:眉头像小老头一样紧皱着,眼神痛苦又紧张。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弄懂了题目,他沉默了一两分钟,才回答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像其他同龄的普通儿童一样,几乎可以回答出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不给他一个集中精神的机会,不给他去领会问题思考答案的时间,他就只能默而不答。

一方面,这位学生能够正常感知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如果他感知的过程费力又缓慢,他该怎么去学习呢?如果按照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来,瓦连金是无法跟上的,甚至会一无所成。但与此同时,也谈不上把这个学生送到特殊学校去,因为任何一位缺陷学家都无法在他身上找到智能发育不全的明显特征。到底该怎么办呢?

心理学小组决定从两个方向来开展工作:(1)考虑到瓦连金现在的情况,给他布置另外的个性化的作业;(2)继续对他进行观察,发展他的智力,教他进行思考,锻炼他的思维。

根据心理学小组的建议,女教师给瓦连金挑选了一系列专门用来训练思维能力的“图片练习题”,让他一边看图片,一边解释事物和现象之间因果的、从属的关系。这些练习题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快速地转换注意力,并且同时变换感知的性质,每一次都接触新的概念,进行新的总结——这一切就构成了一套特殊的思维训练模式。可以唤醒学生的神经细胞,迫使它们对来自周围世界的信号作出更灵敏的反应。教师每天都会给他布置一些图片练习题,与此同时,我们还仔细研究了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研究了过去和现在影响他智力发展的种种因素等。

我们发现面前出现了一幅让人感到沉重的情形:小男孩的生活与其他儿童是完全隔绝的,母亲很少和他说话,父亲更是一言不发,孩子跟大自然之间也隔着高高的围墙。

所有这一切,包括瓦连金做图片练习题的情况,女教师都向心理学小组成员们作了汇报。心理学小组给出了新的建议:有必要进行更鲜明、更生动、更多样的感知训练,还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来增强他的体质。女教师一边继续进行“图片练习题”(这种练习已经产生了初步的效果:瓦连金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兴趣,他开始注意到以前不关注的东西,眼神中的冷漠渐渐消失),一边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这是极为重要的思想和言语的源头。女教师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乍看起来不惹眼的事物上,争取激发他满怀感情地去感知——带着惊讶和赞叹之情去感知。不论是心理学小组的建议,还是我们全体教师的观点,都一致认为:带着感情去认知事物,能够唤醒大脑进行积极地活动,刺激脑细胞供养的生理过程。大量的观察一再证实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们把那些需要发展精神情感的、需要提高情感敏锐度的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向他们揭示周围世界中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用心细心地去观察,他们就能发现那些令人惊讶的、赞叹的以及迫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去思考的东西。

当时,有一组儿童都是需要活跃智力思维的,我们将瓦连金也编入小组中,并且对他加以特别关注。我们把孩子们带到田野中去,眼前是一片盛开的三叶草,蜜蜂在嗡嗡地叫着。“孩子们,注意看看,蜜蜂在干什么呢?瞧,那只蜜蜂低低地飞着,慢慢靠近一朵花,好像在仔细观察着什么,它轻轻碰了一下花,然后……你们看,它很快又飞上来了,在花朵上方盘旋,然后……”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自然界这个有趣的现象所吸引了。他们看到,蜜蜂再一次落在花朵上,只不过这一次停留的时间更久了,它把自己的蜂针伸进小小的花蕊中。孩子们惊讶着,赞叹着。他们静悄悄地从一朵花转向另一朵花,生怕惊扰到了蜜蜂,他们看着,观察着,很想弄清楚一切谜团。孩子们的眼中燃烧着求知欲的火苗,您可以看到,这个火苗是怎么被点燃的,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大脑中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思考。(www.daowen.com)

他们在紧张地搜寻着“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就是锻炼思维,激活脑细胞的过程。为什么蜜蜂一开始好像不敢落在三叶草花朵上?为什么向日葵花朵绕着太阳转?为什么鸽子从来不停在树上?为什么蝙蝠只在夜晚飞行?为什么有些树秋天会再开一次花?我们在外出观察的第一个月里,就已经听到瓦连金提出了这些问题。

瓦连金的观察能力在逐月提高着,思维渐渐开始活跃,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也在提升着,记忆力也增强了,所有这一切都在缓慢进行着。在瓦连金头三年的学校学习时间里,只做个别的作业,因为他做不了和班级其他同学一样的练习题。等到了四年级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了。心理学小组每年都给他提出一些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建议,以及一些关于创造力和思维发展的个性化习题的建议。

如果您希望,学校的工作能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每位教师能够通过实际工作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水平,能够随着实际经验的提升而提高教育素养,那么,就请您从心理学和儿童缺陷学着手。您要先组建心理学小组,要亲自研究儿童,要去研究、观察和激发教师集体的智慧。

世界上没有比医生和教师更具有人道性的职业了。为了拯救病人的生命,医生总是要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从来不会让病人感到自己病情严重已经无可救药,这是医疗道德的基本准则。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自己的集体里发扬教育道德,应当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人道主义准则,并将这一点视为每位教师教育素养的最重要品质。这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研究得较少的一个方面。

我对很多学校、很多教师的工作都比较了解,所以有理由断定:平时常说的关心儿童,但有时不过是流于口头、流于形式,并没有付诸实践,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谈。一个完全正常的、健康的学生,就因为一门课不及格,就要留级,这哪里谈得上是关心儿童呢?或者就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番情形,教师什么也不管,只是为了不让学生留级,才给了他一个“三分”[3],这哪里谈得上是对学生的关心呢?以上两种情形其实都是对儿童命运的冷漠和无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冷漠无视,并不是因为教师心肠冷酷,也不是因为日久经年,教师已经失去了从情感和道德的角度去评价教学过程的敏锐性。不是的,教师的心是善良的,问题在于不了解儿童,在于所有教师的工作都缺乏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学生学习困难,成绩跟不上,这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如果不了解儿童的内心,不了解他的思维和认知世界的特点,那么关心儿童就只能成为空谈。不了解儿童的内心,就无从谈起教育素养,也无从谈起科学地领导学校工作。

通过多年来对学生的生活和智力活动的观察,还得出了一个不甚乐观的结论。许多家长认为,成绩不好是孩子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抱怨的影响:“您的儿子学习不好,就是说,他没有好好去学习,花在书本上的时间太少了。您要让他多花点时间来学习。”其实,学习成绩不好,远不止是孩子不用功学习造成的。我们教师肩负着一个重大的教育责任,就是要让家长正确理解儿童无法顺利学习的原因。不论在心理学小组的会议上,还是在“家长学校”的课堂上,我们都讨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的问题。

学习意愿——这是教育和教学领导工作中最微妙同时又是研究得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多年以来,我校经验丰富的教师们花费了很多时间来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为什么很多时候,学习成了学生们沉重的烦恼的负担?要知道,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好奇爱问,在他们刚刚迈入校园的时候,眼睛里是燃烧着求知的火苗的。

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教学,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这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复杂的相互关系。学生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劳动者。任何一项持续性的长期劳动(学习是一项学生看不到尽头的劳动),只有在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劳动成果中有所体现时,才能顺利完成。换言之,只有在学习中取得成绩,才能进一步产生学习的愿望。没有取得任何成绩,那么就会扼杀了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孩子最终被列入对学习丧失兴趣的行列中,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关于他的学习,只听得到一句话:“不好,不好,不好”。对他学习的这种评价,渐渐地会被理解成为对他本人、对他品行的评价。孩子会渐渐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即便是成年人,在智力上的付出毫无收获时,也会感到失望,更何况是孩子呢?孩子们的心中有一个最隐秘的角落——自尊心。这个角落是娇弱的、微妙的、脆弱而又敏感的,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很容易变得粗粝起来。

教师最精细、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并发展孩子的自尊。不能让学生们的学习成为“无花之果”——这应当成为每一位优秀教师的座右铭。只有当学生的智力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时,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精神潜力。有了成绩,才会有学习的意愿。在小学里,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们还不善于克服困难,学习中的失败会让他感到真正的痛苦,而如果失败接连不断,学生先是在一段时间内感到深深的痛苦,随后他内心深处原本娇弱的角落就会变得粗粝起来,变得麻木不仁,他会对一切都无所谓了。万万不可产生这种心灵上的麻木不仁和无所谓的情况。如果您在听课和分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两眼呆滞,或者教师给学生打了“2分”,学生也无动于衷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个班的情况不容乐观,教学已经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细腻的相互关系了。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要经常激发孩子成为好学生的愿望,而从来不是给他打“2分”。经验丰富的教师是这样做的:如果学生还不会做功课,那么教师就索性不要给他打分数。不要在学生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设立任何障碍。

教育素养的另外一个方面,让人每每提起就感觉担忧不安的,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二十年前我在一位教师的课堂上,观察学生们是如何上新课的。我注意到,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显得很疲倦,下课后更是筋疲力尽了。我于是注意仔细听教师(他教的是生物课)的讲解,结果真的是大吃一惊。他的讲解乱成一团,没有一点逻辑性,意思说的不清不楚,那些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概念的学生,需要费很大劲,才能弄懂一星半点。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会感觉筋疲力尽了。

而我这个校长,为什么没在第一时间就发现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对听到的这些材料都已经很熟悉了。只要有一点提示,就足够我理解其中的含义了。实际上,我是用自己的思想填补了教师讲课中的“漏洞”。几节课下来,我将这位教师的讲解逐字逐句都记录了下来,然后在校务委员会会议上读给大家听,并请与会人员一起思考:如果对上课内容没有一点概念的话,学生们能听懂些什么?请设想一下,如果您对叶绿素、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一无所知的话,听了我刚刚读完的讲课记录,能听懂些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要想回答出来真的是既痛苦又困难,然而,答案只有一个:什么也听不懂。如果下一节课上,发现有些学生还是懂了一些知识,个别优秀的学生对教材掌握得非常好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将这一切归功于学生们的勤奋好学,归功于学生们的刻苦努力。然而,这些知识是花了多大的代价才获得的呢?这个代价就是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要知道,学生们并不是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这些知识的,而是通过自己花时间学习课本得来的。

教师们对实际情况进行了正确地分析,而实际的情况确实令人痛心不已。我和教导主任又去听了其他几位教师(历史、物理和化学)的课堂讲解,再次一字一句读给大家听。情形虽然不都是像生物课那么糟糕,但所有这些课的讲解,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语言修养的基本要求。而吸引了所有教师的注意力、令所有教师担忧不安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概念解释不清,便企图借用语言来创造出表征,然而这种表征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混乱不堪的。但若没有这些表征,却又无法完成由简至繁、由近至远、由具体至一般的转换。我们满心遗憾又痛惜,但又不得不承认:是的,我们不会用语言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没法使他们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思想激流的源泉。

我们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使用直观教具,不也是因为上述原因才没法达成预期效果吗?要知道,直观教具毕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直观教具这个有趣的东西吸引过去了,至于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老师为什么把它拿到课堂上来,学生们却没法搞明白。

从此以后,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同其他重要问题一道,成了我们全体教师的关切。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研究了25年之久。

我们全体教师给自己设定的第一项任务,是去分析那些需要向学生讲解的表征和概念。我们是从非生物界和生物界的表征和概念体系着手的,这些是包括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在内的所有低年级教师都应当了解的。

我们对各科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了分析,一起思考该如何找到最鲜明、准确且简洁的语言外壳,来让学生形成关于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表征,例如天空、田野、草原、灌木丛、沙漠、火山、霜冻、土壤肥力、收成等。所有这些看似是普通的东西,但是当我们试图为其中每一种事物或现象创造出鲜明的语言形象,能让孩子们一看就懂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怎么解释‘天空’这个概念?”有一位教师对这个问题感到很惊讶,他用手往上一指,“这不就是嘛,天空啊……”难道学生一直就是用看到的形象来进行思维的吗?我们教师言语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用言语来塑造出鲜明的形象,这就导致学生很难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因为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而概念又是以词语创造出来的表征为基础的。

我们便开始学习用词语来描绘看到的和观察到的一切,渐渐又过渡到那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有关的概念上去。接下来,就是去深入分析教科书的内容:确定逻辑顺序以及因果、性质和时间的关系来。原来,备课并对教材进行教学论方面的加工,这首先是教师逻辑思维和语言素养的结合与统一。

教师开始仔细思考课堂上的讲解方式了,于是课堂上便出现了教师创造性工作的一个有趣特点——教师的自我监督。于是,情况一天天明朗起来,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确认,高超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师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没法用孩子们认为鲜明的、易懂的语言讲解清楚事物的现象和概念,那么就需要去一遍遍重复讲解,这多么耗费时间啊!

每位教师和整个教师集体的教育素养,这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当然,对这个问题的领导不可以简单归结为一套行政命令和办法。这里需要的是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科学分析,并对改进教学过程进行规划。校长要对教师的教育素养多加关照,这是促进集体的思想和集体的创造精神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注释】

[1]铁木儿是苏联作家盖达尔小说中的主人公。铁木儿队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儿童帮助军烈属、残废军人、孤儿的组织。

[2]苏联时期,少年先锋队充分考虑到儿童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对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少先队员按小年龄(10—11岁)、中年龄(11—12岁)、大年龄(13—15岁)的区分,科学地有层次地进行分段组织教育。与此同时,他们还对三年级以前(7—9岁)的儿童卓有成效地进行了队前组织教育,这就是“十月儿童”班。

[3]苏联学校采取的是“五分制”,三分相当于“及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