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体系统
补体(C)是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它们包括9大类(C1~C9)近20种球蛋白,故称为补体系统。它们广泛存在于哺乳类、鸟类及部分水生动物体内,占血浆球蛋白总量的10%~15%,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且不因免疫而增加。
(1)补体的生物学特性
补体极不耐热,61℃2 min或56℃15~30 min均能使补体失去活性。因而,血清及血清制品必须经56℃30 min加热处理,成为灭活,目的是破坏补体,以免引起溶血。此外,紫外线、机械振荡、酸、碱、蛋白酶等均可使其灭活。
正常生理情况下,补体没有活性。补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这种结合没有特异性,补体结合试验就是根据这一特性而设计的。
虽然不同动物的补体含量相对稳定,但就目前所知,豚鼠血清中补体成分最全,活性最强,溶血作用也相当明显,故常用3只以上豚鼠的血清制备补体。
(2)补体的功能
补体系统具有溶菌、溶细胞、增强吞噬、抗病毒、促进炎症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等功能。(www.daowen.com)
①溶细胞作用:细胞性抗原与抗体结后,能激活补体系统,使细胞表面出现穿孔或使细胞膜磷脂层破坏,起到溶细胞或杀菌作用。动物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组织细胞、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囊膜病毒等都能被补体破坏,而革兰氏阳性细菌、酵母、霉菌、癌细胞等对补体不敏感。动物缺乏补体时易发生细菌感染。
②抗病毒作用:补体能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促进吞噬细胞对病毒-抗体复合物的吞噬。
③调理作用:补体可以作为“桥梁”,把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吞噬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等结合起来,增强机体的吞噬作用及免疫反应。
④炎症介质反应:补体能吸引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到达炎症区域,并使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使局部炎症反应加剧。补体还能刺激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在Ⅱ型和Ⅲ型过敏反应中扩大炎症反应。
2)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血清、唾液、泪液、乳汁、胃肠和呼吸道分泌液及吞噬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溶菌酶能分解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导致细菌崩解。若有抗体和补体存在,使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和脂蛋白受到破坏,则溶菌酶还能破坏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