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属(Aspergillus)是丝孢目(Hyphomycetales)丛梗科(Moniliaceae)的真菌,主要存在于稻草、秸秆、谷壳、木屑及发霉的饲料中,菌丝及孢子以空气为媒介污染笼舍、墙壁、地面及用具。常见致动物疾病的曲霉有烟曲霉菌(A.fumigatus)、黄曲霉菌(A.flavus)等。
1)烟曲霉菌
烟曲霉是曲霉菌属致病性最强的霉菌,既可引起动物感染,如导致禽的曲霉性肺炎及呼吸器官组织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也可产生毒素,导致动物发生痉挛、麻痹,直至死亡。
(1)生物学特性
烟曲霉在沙保劳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发育很快。菌落开始呈白色绒毛样或棉花丝样,3~4 d内,菌落中心变为烟绿色或深绿色,表面微细粉末状或绒毛样(形成大量分生孢子之故)。菌落背面无色或略带黄褐色。在察贝克氏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菌落呈绒毛状,气生菌丝直立而丰富,分生孢子头初呈白色或微带蓝色,有呈绿色者,继而转变为黑褐色。菌落背面无色或呈黄色,老菌落则可呈暗红色。
(2)致病性
烟曲霉的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极易在潮湿垫草和饲料中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其可致鸡、鸭、鹅等曲霉菌病或霉菌性肺炎,在幼禽多呈急性经过,死亡率可达50%以上;哺乳动物及人也可感染。本菌在感染组织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蛋白毒素,可导致动物组织痉挛、麻痹,直至死亡。兔和犬对毒素提取物尤为敏感;鸽有抵抗力,但鸽对本菌的感染十分敏感。
(3)微生物学诊断
刮取少数肺脏病变等材料,置于玻片上,加1滴盐水,盖上盖玻片,置于高倍镜下观察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柄不分枝,菌丝分枝分隔,顶端膨大,以及小梗、分生孢子形态、排列和色泽等(图3.7)。对于禽类,最好将浑浊的气囊片铺于玻片上,观察其中的曲霉菌,或采取其肺、肝或脾脏进行切片、染色、镜检。可见分生孢子呈花冠状,即可作出诊断。再以病料做分离培养,进一步鉴定。
(4)防治
烟曲霉菌防治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把好饲料这一关,禁喂发霉饲料,在雨季因潮湿更宜于烟曲霉菌的增殖,故加强饲养环境的消毒、通风、干燥、勤换垫料。保持环境及用具的清洁。本菌对一般的抗生素均不敏感,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及碘化钾对本菌有抑制作用。
2)黄曲霉菌
黄曲霉菌通常寄生在各类粮食、花生、棉籽、土壤及灰尘中,条件适宜时可大量繁殖,部分菌株在繁殖时能产生毒素,引起各种畜禽发生黄曲霉毒素症,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之一,除致发肝癌外,还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等,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www.daowen.com)
(1)生物学特性
黄曲霉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特征与烟曲霉相似,菌性形态和孢子排列特征也与烟熏菌相似,但分生孢子梗壁厚而粗糙,孢子有椭圆形及球状(图3.8)。黄曲霉菌在察贝克氏培养基上,经10~14 d,28~30℃培养,菌落直径可达3~7 cm,最初带黄色,然后变成黄绿色,老龄菌落呈暗红色,表面平坦或有放射状皱纹,菌落反面无色或略带褐色。
图3.7 烟曲霉形态图
图3.8 黄曲霉形态图
(2)致病性
黄曲霉素可由多种黄曲霉产生,在适当条件下任何饲料都有可能发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素毒产生的最适合水分为10%~13%,最佳相对湿度为70%~89%,最适温度为19~27℃。黄曲霉的毒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黄曲霉菌毒素B1、B2、G1、G2、M1、M2、P1、GM2等,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作用最强。各种畜禽对黄曲霉的敏感性不同,家禽最敏感,其次是仔猪和母猪,牛和绵羊则有一定的抵抗力。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性。雏鸭急性中毒时,主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人或动物持续地摄取一定量的黄曲霉素,可引起肝脏的慢性损伤,引起慢性中毒。若长时间摄入较低水平的黄曲霉毒素,或在短时间内摄取一定数量的黄曲霉毒素,经过较长时间后可引起肝癌。
(3)微生物学诊断
本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是毒素的检测。从可疑饲料中提取毒素,饲喂1日龄雏鸭,可见肝脏坏死、出血以及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等,或以薄层层析法检测毒素。也可从可疑饲料中分得真菌后,根据形态学及培养特点进行鉴定,并进行产毒实验。
(4)防治
由于至今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因此该病主要在于预防。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饲料的贮藏中防止黄曲霉菌的生长。一般粮食含水量在13%以下,玉米在12.5%以下,花生在8%以下,真菌不易生长繁殖。勿用发霉饲料饲喂动物,发现中毒畜禽后,关键措施是立即停喂可疑霉变饲料,改喂可靠饲料,同时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病情较重者,皮下注射强心剂,静脉注射适当浓度的糖盐水,内加适量维生素C注射液。另外,采用口服补液盐溶于清洁饮水中,供畜禽任意饮用,直至恢复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