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钩端螺旋体:动物微生物与免疫研究最新成果

钩端螺旋体:动物微生物与免疫研究最新成果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钩端螺旋体为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目前已发现有19个血清群,共172个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生钩端螺旋体病。3)微生物学诊断采取高热期动物血液或脏器,或恢复期肾脏组织或尿液,进行暗视野镜检或荧光抗体检查,可发现钩端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可应用凝集溶解试验和ELISA检查钩端螺旋体时特异性高,可以检出早期感染动物,因而具有早期诊断意义。4)防治用钩端螺旋体多价苗预防接种,可以预防本病。

钩端螺旋体:动物微生物与免疫研究最新成果

1)生物学特性

对人畜致病的钩端螺旋体长16~20μm,宽0.1~0.2μm,螺旋细密而有规则,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整个菌体常呈C、S、问号等形状,故称似问号钩端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螺旋细密而不易看清,常呈细小的串珠样形态,用姬姆萨染色效果好,镀银法染色呈棕色。

钩端螺旋体为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柯氏液培养基(含10%兔血清、磷酸盐缓冲液、蛋白胨,pH为7.4)中生长良好。一般接种3~4 d开始生长,1~2周大量增殖,培养液呈半透明云雾状浑浊,实验动物以幼龄豚鼠和仓鼠最敏感。

钩端螺旋体有两种抗原结构,即表面抗原(P抗原)和内部抗原(S抗原)。前者具有型特异性,存在于菌体的表面;后者具有群特异性,位于菌体内部。按内部抗原将钩端螺旋体分为若干血清群,各群又根据其表面抗原分为若干血清型。目前已发现有19个血清群,共172个血清型。

2)致病性

钩端螺旋体常以水作为传播媒介,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眼和鼻黏膜及消化道侵入机体,最后定位于肾脏,并可从尿中排出,被感染的人畜能长期带菌,是重要的传染源。鼠类是其天然寄主,是危险的传染源。(www.daowen.com)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生钩端螺旋体病。家畜中猪、牛、犬、羊、马、骆驼、家兔、猫,家禽中鸭、鹅、鸡、鸽及野禽、野兽均可感染。其中,猪、水牛、牛和鸭易感性较高。发病后呈现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多种症状,是一种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3)微生物学诊断

采取高热期动物血液或脏器,或恢复期肾脏组织或尿液,进行暗视野镜检或荧光抗体检查,可发现钩端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可应用凝集溶解试验和ELISA检查钩端螺旋体时特异性高,可以检出早期感染动物,因而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4)防治

用钩端螺旋体多价苗预防接种,可以预防本病。在本病流行期间紧急接种,一般能在2周内控制流行。治疗可选用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