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圩虽然源于“宗教”,得促于“择偶”,但是也离不开壮族人“好歌”的心理特质。自古以来壮族人民喜爱也善于用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歌圩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萌芽,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逐步演进过程,大约到了唐代,壮族地区的歌圩得以普遍形成。
有关歌圩的历史,《宾州志》引述南朝梁时吴运编纂的《安城志》中有记载:“乡客唱和成风。”清人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引用南朝沈怀远的《南越志》中“越之市名之好,多在村场,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荆南岭表皆然”,则是关于歌圩的最早记载。到了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思想也相对自由开放。壮族地区虽然发展相对落后,但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还是比较频繁。当时有不少中原人南下,带来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这些都有助于广西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山歌文化的繁荣。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就出现在这个时代。
传说刘三姐(妹)是唐代人,即其故事产生于唐代。如广东《阳春县志》卷一载:“铜石岩一名通真岩,在城北十里思良都,岩有石室,高三四丈,深广丈余,相传唐时有刘三妹于此飞升,歌台故迹在焉。”铜石岩有石刻:“乾化乙亥重阳日刘仙三姐歌台。”“乾化乙亥”即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五年(公元915年)。(www.daowen.com)
壮族的传统民歌原以五言押腰脚韵的歌式为主体,唐宋以后出现了类似汉族律诗的七言押脚韵体的壮族民歌。从流传下来的刘三姐歌谣来看,大都为汉语七言四句体的山歌,主要有桂柳话和桂南粤语两大类。这说明唐代汉族文化在广西得到广泛的传播,民族文化交流增强。不仅“官话”(汉语西南方言)成为广西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而且唐代兴起和盛行的七言体诗歌也为广西各民族所吸收和融合。
刘三姐是歌圩文化的产物,是歌海中的佼佼者,是壮族山歌文化涌现出来的一位“歌仙”和杰出代表。她的出现说明具有真正意义的歌圩在唐代开始普遍形成。因为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歌圩这个文化载体,离开歌圩存在的心理基础,刘三姐形象将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流传得如此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