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只能服从于自然的无限威力,于是产生了崇拜自然的宗教观念。继而又产生了祖先崇拜和天神崇拜。随着这些思想意识的产生,原始氏族民众的一种主要社会活动——祭鬼神、祭祖先便应运而生。每到祭祀的日子,全体氏族成员抬着祭品,载歌载舞,向神祈福。原始宗教活动的这种群众性、集体性特征,自然让我们联想到壮族的歌圩。每次歌圩活动,往往聚集群众不下千人,有时多达上万人,场面宏大热烈。
关于歌圩起源广西靖西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一年遇大旱,眼看田间的禾苗快要枯死了,村民非常着急,便到田边敲锣打鼓,唱歌诉说苦情,祈求上天降雨。过了几天,果真天降大雨,消除了旱灾,当年还获得了丰收。村民便在春季开耕之前,杀猪宰羊庆贺,唱山歌答谢上天,青年男女也趁机唱歌谈情。从此相沿成习,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歌圩。
以上这则传说,大致反映了壮族先民因“酬神”而产生歌圩的情况。这种传说在壮族地区民间流传广泛。壮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生产活动尤其依赖雨水,故在春季开耕之前,有唱歌娱神祈福的习俗。
歌圩与原始祭祀活动的关系,从历代记载中也可以找到一些根据——
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记载:“楚国南部之邑,源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唐代孙光宪《菩萨蛮》描述:“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www.daowen.com)
明代《说蛮》所言:“峒人……春秋场歌,男女会歌为异耳。言会歌则年岁佳,人无疾病。”
清乾隆十一年修幕的《镇安府志》记载:“(壮人)元宵前后,以大粽、酒淆祭土神,杂坐祠前共饮,唱土歌以祝太平。”
现实的歌圩也遗留着祭神活动的影子,如德保县有些地方在举行歌圩活动时,要请巫婆到场祈神求雨;东兰、凤山一带,在举行歌圩活动前夕要抬着代表“神灵”的青蛙游村唱“蚂歌”。
从歌圩的特征、传说、历史记载和现实歌圩的活动,可以推断出歌圩起源于壮族先民的原始宗教活动。在这种祭祀活动中,一个氏族部落或多个氏族部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欢歌狂舞,这就给青年男女提供了择偶的机会。一方面,他们通过传唱仪式歌获得有关民族历史、生产生活和伦理道德等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歌比试才智、倾诉心声而交友结缘。
歌圩脱胎于原始宗教活动,而男女谈情说爱、倚歌求偶的现实需求,又对歌圩的产生与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这样的作用,使群体性的歌唱活动,逐渐与祭祀活动分离,发展成为以男女会唱为主的歌圩。歌圩就这样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演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