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壮族歌舞:文化与歌唱习俗第一章

壮族歌舞:文化与歌唱习俗第一章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字地名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成为世代生息于此的人们共同鲜明的标志和历史的印记。因此,广西的壮学专家称“稻作文化”为“那文化”,以彰显其区域个性文化特质。在桂西一带,当地称山歌为“西那”。“西那”意为“稻田诗歌”。由此可见,壮族的歌唱习俗和壮族的“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壮族歌舞:文化与歌唱习俗第一章

壮族先民居住的珠江流域属亚热带,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气候环境适宜水稻种植。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典型的稻作文化区,野生稻分布广泛,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据调查,普通野生稻遍布广西的40多个县市。壮族先民在长期采集野生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水稻的生长规律。经过驯化和培植,终于把山地里自然生长的野生稻,改造成了水田里种植的水稻。

从此,稻田与壮族人,就像孪生兄弟,相依为命,共生共荣。在广西龙胜龙脊乡,流传着一首《古缘歌》:

正月来,什么叫天下,不分昼和夜,这就是世界

进入二月二,田地翻新泥,畲地要翻土,水田要挖齐;

三月清,杜鹃催早春,不分昼和夜,遍天下悲鸣;

四月明,犁耙挂上肩,做工莫怄气,劳动天下人;

五月定,老农耕平田,看谁说硬话,收割赛米粮;

六月节,老农找米吃,不论谷和米,得些就吃些;

七月七,头尾实难测,双筷和只碗,兄弟和过日;

八月去欠日,寻个中印日;(www.daowen.com)

九月收谷种,稻谷满仓实;

鸡毛遍地摆,过个丰年节。

从《古缘歌》可以看出,壮族原有的岁时、节日与民俗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稻作生产周期来开展的。如:正月有“祭蛙婆”;二月有“祭田峒”;三月有“歌圩”;四月有“祭牛魂”;五月有“祭秧魂”;六月有“祭田公田母”;七月有“祭青苗”;八月有“尝新米”;九月有“送雷公”;十月有“做糍粑”;十一月有“做田祭”;十二月有“包年粽”“除夕请六畜”等。这些节日活动,与稻作农业生产同步相生,具有鲜明的稻作文明特质。

稻田,壮语称为“那”。壮族先民以“那”为劳动对象的主体,逐渐形成以稻作农业生产为本源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

在右江河谷及至整个珠江流域,以稻田命名的地名很多,大至县市乡镇,如那坡、那马、那陈、那劳、那伦,小至村屯弄场,含“那”字的地名,仅广西就多达1200余处。“那”字地名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成为世代生息于此的人们共同鲜明的标志和历史的印记。因此,广西的壮学专家称“稻作文化”为“那文化”,以彰显其区域个性文化特质。“那文化”包括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衣、依“那”而乐、以“那”为本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文化体系。

在桂西一带,当地称山歌为“西那”。“西”即“诗歌”,“那”即“稻田”。“西那”意为“稻田诗歌”。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依赖群体而生活,原始的歌唱,也就在这样的群体活动中产生。正如鲁迅所指出:“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其二,是因原始民族对神明,渐因畏怯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为诗歌的起源。”后来,随着原始氏族部落的解体和社会的发展,歌谣从反映集体生产劳动、表现祭祀祈求,开始转为反映社会生活面貌、抒发心志情怀。

广西大新堪圩、龙州金龙峒一带壮族有“陇峒节”,俗称“西陇峒”,意为“到田里唱歌”。“陇”即“下去,前往”;“ 峒”为田野,俗称“田峒”。“陇峒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到十五举行。届时除了备三牲祭供天神,还要由巫师借助天琴法器,举行“弹天”“唱天”“跳天”仪式,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开展对唱山歌、抛绣球、抢花炮、下棋打牌等社交文娱活动,同时,还邀请亲朋聚会,款待来客,共享节日欢乐。

在桂西一带,农历二、三月开春时节都有传统的歌圩活动,俗称“透峒”(暖田峒),并以歌声及热闹的活动,作为年景兴旺的标志。围绕着稻作农耕举行的峒场歌会,正是壮民族依“那”而乐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壮族的歌唱习俗和壮族的“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