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年人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和婚姻关系的影响

成年人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和婚姻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成年人而言,影响其精神幸福感的因素更加复杂,而且相较于青少年婚姻关系和工作方面的因素更加突出。就工作相关的影响因素而言,工作本身的特征比如工作要求等,研究表明过高的工作要求往往会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导致工作倦怠,降低幸福感。综上所述,影响个体精神幸福感的因素错综复杂,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上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和特殊性。

成年人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和婚姻关系的影响

精神幸福感从从属概念看属于幸福感的范畴,不同的幸福感比如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影响其他类型幸福感的因素也是影响精神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首先从人口学因素上看,性别和年龄似乎都会影响个体的精神幸福感体验,很多研究表明相较于男性,女性在幸福感的体验上得分更高,精神幸福感也不例外,但这种性别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幸福感的个人层面,在精神幸福感的人与他人、人与环境超自然的关系层面上,性别的差异存在很多争议。关于年龄,确实有研究发现年龄与精神幸福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老年人的精神幸福感要普遍比年轻人更高(Hvidt 等,2019),但在不同年龄群体内部也可能存在一定分歧,未来研究需要更进一步的挖掘。

如若从年龄的视角继续深入探究影响个体精神幸福感的因素可以发现,影响青少年精神幸福感的因素与影响成年人和老年人精神幸福感的因素存在明显不同。研究表明,对父母的依恋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情绪智力都会显著地影响其精神幸福感(Jain,2018)。除此之外,青少年在学校的同伴关系、受欺负状况、自身的应对策略等也都会影响其精神幸福感(Dutkova 等,2017)。对成年人而言,影响其精神幸福感的因素更加复杂,而且相较于青少年婚姻关系和工作方面的因素更加突出。就婚姻关系而言,稳定长久且满意度较高的亲密关系往往有利于提高成年人的精神幸福感,追踪研究表明那些拥有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的成年人对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与环境和超自然存在的认知都更加深刻(Rowsell&Coplan,2013)。这可能是因为亲密的同伴往往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更高的自我认同,也就有利于增强其对个体与其他关系之间的认同。就工作相关的影响因素而言,工作本身的特征比如工作要求等,研究表明过高的工作要求往往会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导致工作倦怠,降低幸福感。组织的某些特征比如组织人格、组织的民主氛围、组织文化等,团队尤其是领导风格、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都是影响个体精神幸福感的重要因素(Gregersen 等,2016)。除此之外,对于工作中的成年人而言还涉及两个方面的协调问题:一是个体与组织或团队之间的匹配问题,感到匹配时个体往往能体验到和谐的关系,从而其精神幸福感也更高(Jain 等,2013);二是工作家庭之间的协调问题,工作与生活两大领域是相互促进、互相增益还是相互冲突、互相牵制,也会深刻地影响个体的精神幸福感(Gröpel&Kuhl,2009)。

除此之外,由于身体健康和疾病因素所导致个体的精神幸福感有所差异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Peterman 等(Peterman 等,2002)针对癌症病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癌症病人的精神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精神幸福感还可以有效预测癌症病人的死亡恐惧,帮助癌症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克服这种死亡恐惧(McClain 等,2003)。即使跨文化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疾病尤其是晚期癌症会影响患者的精神幸福感,从而影响个体整体的幸福感(Hiratsuka 等,2021)。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都会影响个体的精神幸福感,并往往发挥消极的作用。比如有研究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不可手术的肺癌患者的精神幸福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精神幸福感更高,心理状态更好,但肺癌患者所感知的社会支持更多(Hasegawa 等,2017)。也有研究者指出,患者患病过程中的痛苦程度比如胸腔积液程度、渴望死亡的程度等都消极影响患者的精神幸福感,婚姻状态(未婚)或与家人沟通不良等因素也都是降低患者精神幸福感的重要因素(Chen 等,2017a)。除了长期病症的影响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因素即生活重大创伤事件比如恐怖袭击、地震、车祸等等,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的个体其精神幸福感更高,尤其对那些在经历之前就已经或多或少有某种精神信仰的人而言。

对老年人而言,影响其精神幸福感的因素与其他群体有所不同,其中Chen等人(Chen 等,2017a)基于生理-心理-社会模型,对377 名在机构养老且有某种身体机能缺失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和抑郁都会影响其精神幸福感。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老年人机体的功能性失调并不一定会影响老年人的精神幸福感,但如果这种功能性失调破坏了老年人的社会关系并降低了老年人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提高了其抑郁水平则会影响老年人的精神幸福感。这一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尽管老年群体的机体功能失调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心理因素更应引起重视。关于影响老年人精神幸福感的其他因素将在关于老年人精神幸福感一章中详细讨论,在此不再赘述。(www.daowen.com)

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其精神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但同时也有一些因素是会影响到一般人群的共性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金钱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理性经济学假设认为金钱越多则个体的幸福感包括精神幸福感都会越高,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金钱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包括精神幸福感(李静&郭永玉,2007),金钱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人格、目标、动机、社会比较、适应和压力等等变量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幸福感,但金钱的作用是有限的,其中对金钱的态度以及社会比较等都会调节金钱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杜林致等,2020)。

综上所述,影响个体精神幸福感的因素错综复杂,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上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和特殊性。综合来看目前的研究:一是从纵向看,可以继续深入地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精神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比如对青少年精神幸福感的研究较少,可进一步深化;二是从横向看,可以扩展对少数群体精神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考察,比如对护士等;三是从普遍性和共性因素看,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金钱对精神幸福感的影响;四是精神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但至今为止考察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精神幸福感的影响相关研究却较少,仅有少数的几项研究。我国文化中历来崇尚精神之说,但国内关于精神幸福感的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少,未来应进一步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