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伊士运河史:19世纪股东利益结出成功果》

《苏伊士运河史:19世纪股东利益结出成功果》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交官、工程师、军事家和金融家在19世纪中后期种下的因已经在20世纪30年代结出了果。事实证明,对股东来说,苏伊士运河非常有利可图。英国政府拥有苏伊士运河百分之四十六的股份,却没有相应的投票权。20世纪30年代,苏伊士运河无疑是最大的贸易通道之一。还有人建议在下一次世界经济会议召开时把苏伊士运河问题列入议程。

《苏伊士运河史:19世纪股东利益结出成功果》

精彩看点

苏伊士运河具有垄断特征—英国政府拥有苏伊士运河百分之四十六的股份,却没有相应的投票权—苏伊士运河问题的最终解决涉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谈判—苏伊士运河实际承载的交通量逐渐下降—苏伊士运河逐渐失去重要地位—苏伊士运河的管理需要进行必要变革

现在,我们需要将前面详谈过的若干论点联系在一起。外交官、工程师、军事家和金融家在19世纪中后期种下的因已经在20世纪30年代结出了果。总体而言,这些成果是配得上人们的劳动的。然而,现在是时候做改变了:打个比方说,如果果园里果树枝叶的生长要牺牲果实的养分,那么就应该剪掉某些不需要的根和枝叶。

苏伊士运河是法国的工程技术、管理技能及埃及和法国资本的共同结晶,是斐迪南·德·雷赛布个人想象力、眼界及在外交和财务方面的远见—与他结识并支持他的埃及赫迪夫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这些特质—结合而成的一项工程杰作。事实证明,对股东来说,苏伊士运河非常有利可图。除某些短暂时期外,股东都得到了足够多的股息。苏伊士运河几乎具有垄断的特征;正如笔者提到的,运河所有者实际上收取的费用有时甚至超过了使用苏伊士运河船应该缴纳的费用。

英国政府拥有苏伊士运河百分之四十六的股份,却没有相应的投票权。换句话来说,就是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董事会中没有与英国股份相称的英国代表,这就不会产生本杰明·迪斯雷利预期中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应将英国政府持有的股份每二百五十股为一单位以现价出售,卖给忠于英国的个人或法人团体—他们可以作为股东,采取集体行动,以获得对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控制权。正如沃居埃侯爵所料,靠集体行动争夺控制权无疑会引起激烈的外交反应;随后,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问题将会以符合世界解决欧洲和亚洲间航运、贸易利益的方式解决。20世纪30年代,世界贸易总量继续下降;英国的航运、保险业银行业港口利益的近期前景也并不乐观。为应对各国不惜一切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的趋势,必须清除所有阻碍贸易运行渠道的障碍。20世纪30年代,苏伊士运河无疑是最大的贸易通道之一。如果本书提出的论据能站得住脚,那么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苏伊士运河目前高昂的吨税。

其他调整现有吨税的方法确实早已被提出。或许,可以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九条,但没人认真尝试过援引这一条款,人们对这一条款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的效果也不看好,因为一旦成功实施《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九条,和平改革之门就会打开,会让很多人不知所措。

有人建议,苏伊士运河问题可以交给国际联盟交通运输委员会解决,但从该机构已经取得的成果及组成来看都难以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人建议在下一次世界经济会议召开时把苏伊士运河问题列入议程。然而,这明显也行不通。

埃及政府可能会像1873年时一样,通过向海洋大国发通函的方式来提出这个问题。然而,埃及的国际地位及其与英国的特殊关系使人不禁怀疑,这么做是否有用。

最后,就海洋大国采取的官方行动而言,苏伊士运河问题或可自解。赞成“自解”的人认为,如果通过苏伊士运河所需的税费太高,使用苏伊士运河的船将减少;而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就会因更多的船改道巴拿马运河或开普敦而被迫降低费率,或根据每艘船上货物的性质和数量,按某种简单的从价计算征税。这种改进措施掌握在托运人和船主的手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航海时间的延长意味着更大的海船需求及更多的船员就业机会。让船动起来比停在港口不动更好,能构成在有需要时能用于其他方向的机动“预备队”。如果所有来往于英国和亚洲的货船—不是客轮—都希望绕过好望角,总的来讲这可能对英国有利,但在某些市场上,就会因通过巴拿马运河而面临与美国的竞争。然而,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可以向通行船舶(客船和往返于印度港口和锡兰的船)征收更重税费来补偿自己,而很多船必须经过苏伊士运河,它们必须不计成本地缴纳吨税。(www.daowen.com)

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既没有考虑到埃及在1968年就要收回苏伊士运河,也没有采取如通过限制利润来维护国际贸易、采用类似免役税的方式固定给埃及一笔钱、考虑苏伊士运河为英国带来的管理及其他义务等策略,但只有做这些事情才能为特权法案的延长打下坚实基础。苏伊士运河问题的最终解决涉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谈判。这种谈判开始得越早就越可能成功,各方也会越满意。20世纪30年代,苏伊士运河正处于一个预期中的“黄金时代”,但实际承载的交通量逐渐下降。正如罗马诗人维吉尔在自己的第四首牧歌中所写:

维吉尔

……海上交通由此荒废

船舶不再运输货物

各地完全孤立自足……

自1854年以来,苏伊士运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但管理制度一直保持不变,已经不再适合世界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过时了。与生物物种的演变相比,政商组织更容易发生变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变化,而静止的事物失去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必然消亡,还会在消亡的过程中影响许多其他利益。

摆在英国人眼前的任务,就是在苏伊士运河的管理中进行必要变革,使其能在未来继续发挥曾经的重要作用。笔者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刺激人们投入行动,此外,别无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