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而在这些竞技活动中,有许多都与民俗文化相关联。因此,彝族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一般都是在节日、婚礼和一些喜庆活动时举行,单独的体育比赛不多。
摔跤是彝族比较有特色且形成规模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比赛主要在火把节期间举行。火把节举行摔跤比赛期间,往往一方比赛,四方云集,比赛场地周围人山人海,既隆重又热闹。春秋两季也有一些小范围的比赛,但规模不大。其他节日和平时农闲时间,一些村寨也会组织一些小规模的比赛,但多属练习性的,主要是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各地比赛时间也各有不同,石林、弥勒、泸西、丘北等县的比赛时间主要是火把节和春节,而元阳、师宗等县和滇西及四川大小凉山地区,则主要是秋季。不同季节的摔跤比赛也各有不同的含义,春季比赛,是企盼地里的庄稼尽快成长茂盛,不受天灾危害,人们无病无灾;秋季比赛则期望秋谷满仓,六畜兴旺,人们衣食无忧。
彝族摔跤分成人男子、女子和少年三类,但主要是男子。比赛时,要在比赛场地中心立一棵三丈以上的树干,树干尖上留有部分青枝叶,上拴数丈青布或蓝布,还有一条扎出绣球的红布。比赛中一般都有2~3个裁判,其中1个主裁判和1~2个副裁判。正式举行比赛时,主持人和裁判向选手各敬上一杯酒,告知比赛规则,比赛双方重申要依规则比赛,只能用四肢相互擒拿摔拌,不得离开对方身体用脚踢,用拳头击打,并向主持人、裁判和周边观众做出保证。比赛中无论摔伤甚至摔死哪一方,只要不犯规,摔死人一方都不负责任,然后才发令开始比赛。比赛以被摔倒的一方单肩着地为输,三局两胜为赢,赢者继续接受别的选手挑战。比赛以得胜最多者为冠军,得冠军者被系上红布扎成的绣球,获得树干上的青布或蓝布,并将布披挂在身上,在比赛场地绕场一周,向观众致谢。
彝族摔跤虽不许拉开距离用拳击、脚踢,但有时也会把一方摔倒在地,或全身被举起重摔而受伤,甚至会发生因伤势过重导致死亡的现象,而在摔跤场,只要不违规,摔死人者是不负责任的。尽管如此,不少被伤或被摔死一方亲人因此会暗记仇恨。旧社会,伤者或死者一方的人会加强练习摔跤技术,强健体魄,以图在下一次比赛中雪恨。个别人甚至会以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报仇心理,把棺木抬到比赛场,以示决死之心。当然,这样情况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不再发生了。
云南彝族摔跤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名气,国家和云南省的摔跤队中常有彝族的运动员。石林县彝族的摔跤运动比较普遍,因而获得了中国“摔跤之乡”的美誉。
文山州的彝族摔跤活动比较普遍的地方是丘北县,主要是在撒尼和阿细支系人中。在全州性的体育摔跤比赛中,获名次者常常都会有丘北县的彝族撒尼人,有些还被选拔到省摔跤队,参加全国比赛甚至国际比赛,并获得名次。
斗牛在彝族中比较普遍,文山州彝族也是一样。
举行斗牛比赛前,比赛场地周边的村寨都要选出几头膘肥体壮,勇猛善斗的犍牛参加比赛,各村村民也会穿上节日盛装到比赛场上呐喊助威。比赛时,场地上锣鼓喧天,长号齐鸣,周围呐喊助威的人不时高声呐喊,欢声雷动。比赛获胜的牛,牛角上会被挂上用红布扎成的绣球,由牛主人拉着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观众也会向牛主人表示祝贺。在四川凉山等一些彝族地区,在举行斗牛比赛的同时,还会举行斗羊、斗鸡比赛。
斗牛比赛大都在火把节时举行,也有在端午节举行的。文山市和砚山县的彝族阿扎支系人斗牛比赛的时间,则主要在每年农历七月的属马日和属龙日,在各村寨轮流过草马节时举行。过草马节当天早上,各家各户将头天下午制作好送到村边的花草马拿到一起祭祀,并分别在村外做菜饭野餐,互相品尝,互相学习做菜饭的手艺。吃过饭后就比评谁家的草马做得好,做得最漂亮,并交流做草马的技艺。评比完草马后就举行斗牛比赛,获得冠军的牛主人会受到大家的赞扬,冠军牛也会因此身价倍增,被人争相购买。
同斗牛比赛一样,过去许多彝族地区都有赛马的传统。在丘北、砚山等县的一些山区彝族村寨,过去不少村寨都有一处专门用来练马的平地,民间称为“跑马路”或“马道子”,彝语叫“么踏卓”或“么里多”。这种“马道子”后来大都演变成了地名,并留存至今。(www.daowen.com)
彝族赛马分大跑步、小跑步两种,一些地方也有骑马射箭比赛,但为数极少。无论比赛大跑步还是小跑步,骑马比赛的人姿势要端正潇洒,马步要整齐一致,马蹄落地声节奏有序,不能零乱,要快而有序,慢而不乱。
赛马活动也是多在节日期间举行,有意参加赛马比赛的人,平时有空时都会到“马道子”上练马。比赛采用淘汰制。同斗牛比赛一样,获胜者会受到人们的赞扬,赛马也会身价大增。
赛马活动过去在全国许多彝族地区都比较盛行,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在文山州彝族地区,除一些相关部门和单位为促进旅游而不时举行赛马比赛外,民间赛马活动几乎已经见不到了。
射箭、射弩,以及刀、剑、矛、戟等比赛,也是一些彝族人比较喜欢学习的体育项目,旧社会常有这类竞技活动,因此,许多彝族村寨中,每逢节日都会举行规模大小不一的射箭、射弩和刀、剑、矛、戟术比赛,老人过世后举行的送葬队中,有武士队在前舞刀、剑、戟、长矛开路。在文山州彝族地区,如今举行射箭、射弩和刀、剑、戟、矛术比赛活动的地方也很少了。
打秋,彝族乃苏语叫“叟卓者”。打秋是一种娱乐性很强,广受彝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因而一直长盛不衰。秋的种类有磨秋、猴子秋(观音秋)、秋千三种。秋千用两根绳索拴在树上或木架上,下部近地处绳间拴一木板,一人或两人面对站于板上拉绳,用脚蹬动木板,让其前后来回荡动,荡得越高越好。
猴子秋的造型近似木纺车,外支两棵木立柱,立柱间安一中轴相连,中轴两头各安一个“十”字形或“米”字形木架,木架间安4个或6个小秋千,每个小秋千上坐1到2人,但秋千上坐的人数要相等,使之重量平衡。打秋时,落地者用脚尽力蹬地,使秋上下轮回转动,转得越快越好。转动中,打秋的人你上我下、我上你下,如同猴子在树上玩耍一般,故得名“猴子秋”。
磨秋制作比较简单。用一棵两米左右长的木柱立于地上,顶部削尖。用一根长约六七米长的松木或樱桃木做秋杆,秋杆中间用一根约80厘米左右长,与秋杆同样粗细的短木,从中心与秋杆两头对合一起凿眼,用秋耳穿连起来,用木销钉固定好,再从两根长短木接合部中间凿眼,放到立柱尖上便成。也有不用短木穿耳,而直接将不通顶的眼开在秋杆上的。秋杆两头各安一扶手。打磨秋时,两人各在秋杆的一头,扑于杆上,此起彼落地用脚蹬地转圈,也会骑在杆上面对或面背着转圈,但骑杆转圈的速度要慢一些。比赛时,打秋的人分为两组,有男女分开编组的,也有男女混合编组的,以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方为胜。打磨秋时,人们常会在秋柱顶部与秋杆中间榫口摩擦部位涂抹一些猪油和木炭,这样,秋柱和秋杆的摩擦声会更加响亮悦耳。
磨秋制作简单,但喜欢打磨秋的人很多,因此普及面很广,彝族村寨几乎无处不有。打磨秋最热闹的时间是过年期间,届时,各村人都会汇集在磨秋场上,或参加,或围观打磨秋比赛,比赛场上,人们的欢呼声和磨秋的“嘎吱”声交汇在一起,场面十分热闹。
打陀螺也是彝族民间,尤其是青少年比较喜爱的一种体育比赛活动,在文山州彝区大多数地方都可以见到。陀螺有尖头和平头两种,底部一般都安有铁钉,以减少磨损。平头陀螺用的转绳上拴有一根木杆,而尖头陀螺用的转绳则不拴木杆。比赛打陀螺以两人轮流坐庄,在规定的距离间击打对方旋转中的陀螺,以打出规定场地范围次数最多者为赢。打陀螺比赛活动时间不限,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但节日期间的比赛最多,也最为热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