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山彝族的饮食文化及历史

文山彝族的饮食文化及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山州彝族几乎遍居全州所有乡镇,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况比较明显,各地区彝族的饮食习惯因地区和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荞是彝族农耕史上种植最早的农作物,与彝族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逐步形成了荞神崇拜,以及与荞相关的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在基本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同时,也逐步地发生着改变,在一些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一些先进的饮食烹调技术也开始进入普通彝族人家。

文山州彝族几乎遍居全州所有乡镇,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况比较明显,各地区彝族的饮食习惯因地区和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居住在坝区的以大米为主,或大米、苞谷兼用;居住在山区的以苞谷为主,或苞谷、荞、麦兼用,配以豆类、土豆、瓜菜。肉食主要为猪、牛、羊、鸡,居住在江河湖边的也有鱼虾。旧社会,许多山区彝族常上山狩猎,因此食物中也能常有野兽、野禽肉食,蔬菜中也常有各种野菜和菌类。但从总体上说,彝族因大多数居住在山区,山区地多田少,农作物多为苞谷、荞、麦、土豆以及各种豆类作物。

荞是彝族农耕史上种植最早的农作物,与彝族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逐步形成了荞神崇拜,以及与荞相关的饮食文化。因此,彝族食物中以荞为原料的食物种类较多,既有常食的荞饭、水煮荞粑、荞锅巴,还有荞面条、荞面汤、荞丝、荞糕、荞饼、蜂蜜荞粑等。

荞有苦荞、甜荞两种,苦荞产量高,是荞中的主食,种植量较大;甜荞食品味道清甜可口,口感好,但产量低,且做出来的食物一般不宜冷食,因此种植量相对少一些。苦荞食品微带甘苦味,但食用后养身,做好的食物热食、冷食兼可,种植量较大。

彝族人做的荞饭俗称“荞疙瘩饭”,丘北一带的山区彝族做荞疙瘩饭较为讲究。做荞疙瘩饭时,首先将生荞面放在簸箕中拌水搓成颗粒状,然后用粗筛子筛出米粒般大小均匀的小面疙瘩,放到甑子内蒸到半熟,再倒进冷水内浸泡几分钟,捞出来用筲箕控干再蒸熟食用。这样蒸出来的荞疙瘩饭柔软滑润、清甜可口,而且没有了苦味,冷后也不变硬。

一些彝族人出门走远路时,喜欢带上一种蜂蜜荞粑做晌午。这种蜂蜜荞粑的做法是:先将荞面拌水后揉做成荞粑,把做好的荞粑放进开水中煮到八九分熟,捞出后拌蜂蜜趁热再糅合做成荞粑食用。这种用蜂蜜拌合的蜂蜜荞粑,清甜柔软,不易变硬,也不易变质,还有很好的止渴功效,很适合带着在路上随时食用。

明朝以后,汉族大量进入文山,这些汉族移民带来了内地做食品的方法,制作出了一些以荞为原料的食品,如文山市的平坝荞酥,马关县的八寨荞锅巴等。

燕麦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粮食,一些山区彝族农民过去每年都要种上一点食用,并会制作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又很有特色的燕麦蜜糕。这种燕麦蜜糕的做法是:将燕麦洗净晒干后炒熟,用石磨磨成炒面,拌上蜂蜜后装入坛内密封好,待蜂蜜与炒面相互融合后,取出切块晒干食用。但做这样的燕麦蜜糕的人家不多,一般都是做出炒面后直接用蜂蜜水或糖水拌和食用。燕麦营养价值虽然高,但种植的产量很低,一般亩产量百市斤左右,甚至更低,人们大都不愿意种,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种燕麦了,做燕麦蜜糕的人家更是几乎看不到了。(www.daowen.com)

彝族人的肉食大多以猪、牛、羊、鸡为主,古时候以羊、牛居多,近代以后则以猪、鸡为主,坝区有水面的地方也有鸭、鹅、鱼、虾。肉食除单家独户过年时做得稍精细一些外,如酥肉、脆肠、酥脆骨,以及用猪肚、猪肝做的猪肝生,用鸡血、鸡肝、鸡肠做成的鸡肝生和做法基本类似的羊肝生等。一般办喜事、丧事、集体会餐,都要用汤煮大块肉食(大块肉也有回锅炒的),所以不少人认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是彝族人的饮食特点。

彝族人喜欢饮酒,但在旧社会,普通人家经常饮白酒的人并不多,一般人家经常饮用的酒是被称为醪糟的浊酒。醪糟用自制的酒粬拌以蒸熟的苞谷饭发酵,装入坛子密封一段时间,待糖化后取出直接食用,或掺进开水搅匀饮用。醪糟是许多彝族人家的主要饮品,一般彝族人家在过年前都要做上几坛,年后随时取来饮用,但现在做醪糟的人家也逐渐在减少,而喝白酒的人变多了。

彝族人吃的蔬菜主要是青菜和白菜,所以一些彝族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小块种菜的园子,除主要种青菜和白菜外,也种一点做佐食用的辣椒、花椒、姜、葱、蒜、薄荷、芫荽等。园内春天种火麻,秋天收完火麻后种蔬菜。园内种的菜是冬春两季的主要蔬菜来源,夏秋两季则以豆类及大豆加工的豆腐豆制品居多,并采食各种山间野菜。不少人家也做一些卤腐、酱、豆豉、腌咸菜

一些高寒山区彝族过年杀猪时,都要用盐及辣椒、花椒、草果八角粉腌制腊肉。由于高寒山区气候冷凉,腌制的腊肉不但不易变色变味,而且在多种佐料的作用下,各种味道更加俱全浓郁。有些腌制得好的腊肉能保存到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变色变味,成为彝族肉食品中一种很有特色的美食。著名的宣威火腿就是在总结彝族腌制腊肉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冬春季节,山区的彝族都喜欢用腌腊肉煮红豆食用。如今,“腊肉煮红豆”已成为丘北县一道常见的特色菜肴。

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在基本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同时,也逐步地发生着改变,在一些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一些先进的饮食烹调技术也开始进入普通彝族人家。丘北县普者黑旅游区的彝族还创制出了具有坝区特色的鱼虾宴、荷叶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