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山彝族民间歌舞艺术传承与历史

文山彝族民间歌舞艺术传承与历史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舞是彝族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一)弦子舞彝族弦子舞,又叫跳弦子,彝语叫“叶切比”,是一种历史久远,流传最广泛的群众性、自娱性很强的彝族民间歌舞艺术,全国绝大多数彝族地区都跳弦子舞,是彝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璀璨夺目、经久不衰的歌舞艺术奇葩。由此可见此时的弦子舞已经很规范,并有了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文山彝族民间歌舞艺术传承与历史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舞是彝族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彝族歌与舞在很多时候是相伴于一体的,尤其是在节日集会、礼仪场所,以及闲时聚会娱乐时更是如此。彝族的乐器主要有月琴、唢呐、小三弦、大三弦、葫芦笙、二胡、三胡、竹笛、长号、巴乌、陶埙(俗称三眼土洞箫)等,马关县的一些彝族还有木叭喇(木制唢呐),以及用这些乐器演奏的各种器乐曲调,其中尤以唢呐和月琴曲调最多。据说,唢呐调有80多调,但现今已见不到能完整吹出所有唢呐调子的人了。文山市追栗街镇的彝族作科人青年男女,每逢过春节时,都会吹奏六眼巴乌和三眼土洞箫(陶埙),以迎接春天的到来。此外,彝族乐器中还有牛皮鼓、羊皮鼓、铜锣、铜鼓、铓锣、镲、钵、金钱棍等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器一般是与弹拨乐器和吹奏乐器相互伴奏的。

文山州的彝族歌舞主要有弦子舞(月琴舞,跳弦子)、大三弦舞、铜鼓舞、荞菜舞、二胡舞、竹竿舞、金钱棍舞等,以及丧葬、祭祀时的各种祭祀歌舞,还有具有彝族特色的花灯歌舞。

(一)弦子舞

彝族弦子舞,又叫跳弦子,彝语叫“叶切比”,是一种历史久远,流传最广泛的群众性、自娱性很强的彝族民间歌舞艺术,全国绝大多数彝族地区都跳弦子舞,是彝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璀璨夺目、经久不衰的歌舞艺术奇葩。因流传面广,普及面宽,全国许多彝族男女老幼都会跳弦子舞,且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故民间有“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阿哥弦子响,阿妹脚板痒”等谚语流传。现今,彝族弦子舞不仅彝族跳,其他许多民族也跟着跳,普及面越来越广。

彝族弦子舞以弹月琴伴奏而舞,跳舞人数不一,可多可少。音乐节拍多为2/4和4/4两种,曲调多为嗦啦(5、2)弦,少数音调也有啦咪(6、3)弦的,音调达数十种,各地区之间略有差异。弦子音乐节奏有紧有松,有快有慢,时而豪情奔放,铿锵有力;时而悠扬漫舞,身姿阿娜翩跹。舞步的大小、快慢、轻重,均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

弦子舞的舞蹈动作虽在地区和支系间有所差别,但其基本的音乐旋律和动作是一致的。在彝族民间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中,弦子舞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提高,形成了一步弦、二步弦、二步两组弦(跳二步两组弦时,琴的外弦要调低一度音阶)、三步弦(三步一跺脚)、四步弦(跑步弦)、五步弦、小三步弦等。这些舞蹈动作又因其不同的模拟形象而被赋予了许多的形象化名称,如“老鹰展翅”“鸭子摆尾”“小鸡掏食”“蚂螂点水”“苍蝇搓脚”“猴子掰苞谷”“老牛擦痒”“喜鹊走路”“田鸡跳水”等。还有以肢体动作作名称的,如提跳弦、滚铺弦、搓步弦、抖抖弦等;音乐调子名称也叫“半夜鸡叫”“难跳”“啄瞌睡”;等等。大都以琴带由脖颈绕过右手下挂于胸前弹拨,有时也将琴带挽于手上,表演顶弹、肩弹、背弹、侧身弹、蹲跳弹、滚翻弹、倒立弹等难度较高的动作。

跳弦子舞场地不受限制,村里村外、街头巷尾,只要有小片场地即可。跳弦子舞以节日时较为壮观隆重,平常稍有农闲,也常有相邀而跳。每当夜幕降临,明月当空之时,青年男女都会汇集到场地上,伴随着叮呛作响的月琴声,尽兴舞至深夜。逢年过节,更是日夜欢跳,热闹非常。清乾隆年间曾做过河南巩县知事的广南县举人陈龙章回乡省亲时,写下过一首描写彝族人跳弦子舞场景的《竹枝词》:“也知三五灯光好,拍手跳鸡击鼓腔。妆就百般村俗相,沿街酬唱一双双。”说明弦子舞在清朝年间,就已经在彝族中很盛行了。民国《马关县志》对弦子舞的描述更为详尽:“秋谷既登,农事即毕,月白风清之夜,逸兴遄飞,男女成集以为跳乐之戏。其跳法以一男一女相对而跳,身腰手足各有解数,按拍合节不逾绳墨。两人若迎若距,忽前忽后,腰姿如棉,神情已醉,人虽众皆不敢出声。此时但闻琴声铮铮,履声摖摖,方知西人跳舞未见不如。”由此可见此时的弦子舞已经很规范,并有了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二)大三弦舞

大三弦舞主要流行于弥勒、石林、泸西、丘北等县的彝族撒尼支系和阿细支系人中,是一种狂欢性的群体舞蹈。阿细语称“嘎斯比”,意思是“跳欢乐”;撒尼语称“三弦比”,意思即“跳三弦”。虽然音乐旋律比较单一,但节奏铿锵有力,舞蹈律动强烈,气氛热烈而奔放,场面气势恢宏壮观。大三弦舞一般都用在节日庆祝和迎宾活动中,是一种极富狂欢气氛的彝族舞蹈,因而被誉为“东方狂欢舞”。

大三弦舞一般由男女配对而舞,男的肩挎大三弦弹奏,女的伴舞。配对数可多可少,少时十余对,多时几十对,上百对,甚至更多。可分为青年舞、老年舞和少年舞,其中最有气势的就是青年舞。舞蹈是从以悠腿跳步为主的彝族老人舞发展演变而来的。青年舞曲调高亢嘹亮,粗犷奔放,充满活力。基本动作有“三步两抬脚”和“两步三抬脚”,或忽进忽退,或抬脚转身,或变换队形,反复进行,称之为“快三步乐”。舞至高潮时,边舞边唱,并加上“哦哦……哦哦……”的欢呼声,显得更加热烈欢快。老年舞也不是专指老年人跳的舞,而是喻指其舞蹈动作相对缓慢,如同步履蹒跚的老年人行走动作。老年人跳舞时,乐器除了大三弦外,还有小三弦、三胡、笛子、月琴,曲调简朴活跃,节奏温和平稳,舞姿诙谐风趣,韵律优美,动作在三步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发挥,不受限制,有时可抬脚在空中边跳边转,连续跳十拍,转数圈,称“慢三步乐”。少年大三弦舞则近似于游戏,基本跳法与“三步乐”相似,有时把抬起的脚相互搭在一起,边舞边唱。由于大三弦的弦筒大,弹起来共鸣声强烈响亮,跳起舞来气势恢宏,尤为壮观而扣人心弦。每逢节庆日和农闲时候,撒尼人和阿细人都会跳大三弦舞,尤其是火把节跳得更为热闹,场面更加热烈,气势更加宏大。

跳大三弦舞人数多少不限,但男女人数要相等,民间一般男女各8到10人居多。跳大弦舞时,以哨音或口哨作引,先敲响锣鼓作引子,接着大三弦在二胡、笛子等乐器的配奏下,跳舞的人或排成纵队,或排成横队;或纵横穿花,或转圈回旋,男女相对随弦声而舞,在哨音中有节奏地变化动作。跳舞的男子每人都挎一把大三弦边弹边舞,女子或双手前后摆动,或叉腰上下左右击掌。男女均以举双脚交替跳跃,并在跳跃中变换队形。跳舞中伴以“哦哦……哦哦……”的欢呼声。弦声音调虽然简单,也没有复杂的动作变化,但舞蹈动作弧度较大,律动强烈,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因而最能撼动人心。

大三弦舞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彝族舞蹈艺术,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影响到了全国乃至世界

(三)铜鼓舞

铜鼓舞,又叫跳铜鼓,主要流传于富宁、广南、麻栗坡三县的彝族地区。

铜鼓是西南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艺术瑰宝,而彝族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传说在尼能、实勺时代就已经有铜鼓了。彝族史籍《物始记略·铜鼓由来》记载,古时有够阿娄和葛阿德两人,用铜熔铸出大铜鼓和小铜鼓。文山州彝族把铜鼓分为公鼓和母鼓,或大铜鼓和小铜鼓两种,大铜鼓是日像,小铜鼓是月像。古时男人出征作战凯旋时,要敲打铜鼓,杀牛举行大宴庆祝。庆祝会上敲鼓响如雷,人吼惊苍天。贵州彝族在播勒大革(今安顿)修建的九重宫殿(今遗址尚存)的第五重宫中就安放着一面显示权威的大铜鼓。《宋史·蛮夷传》四说:“乌蛮……罗氏鬼主”以“莫保铜鼓”喻部落在战争中的惨败,可见在“乌蛮”(彝族)心目中,铜鼓已成为社稷的重要象征。故清《黔书》卷一中才说“罗施……鬼国,醉敲诸葛之铜(鼓),醵金赛社”。这里说的诸葛铜(鼓),明显是附会的,但说明在东汉时期,铜鼓就已在彝族社会被广泛使用了。

文山州是传世铜鼓最多的地区,也是铜鼓种类最齐全的地区,同时也是至今世界上仍使用着铜鼓的地区。广南县东南部、麻栗坡县东部和富宁县,以及与这些地区相邻的广西西部地区的彝族人中,至今仍沿袭着过打宫节和过荞年时,都要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的习俗,男女老少都会跳。节日活动开始时,男女间以“哩哩哩……啰啰啰……”的喊声相互打招呼聚集到村寨的宫场上,然后在铜鼓、皮鼓、锣和葫芦笙的伴奏下,男前女后地围圈向反时针方向跳铜鼓舞。舞蹈动作的模仿性、移情性特点明显,如撒种、栽秧、薅秧、铲草、收割、打谷;种棉、摘棉、纺线、织布等生产生活动作,以及打火镰、煽火、烤火、打鱼、捞虾等;还有迎宾、接待等礼仪性动作;也有手拉手、肩搭肩、围圆跳圈的游戏动作。此外,还有雄健有力的战场格斗舞和热烈欢呼战争胜利后的凯旋舞,以及悼念在战争中战死同胞的祭奠舞。表演格斗场面时,一人拿木枪,或拿木棍、拿刀,作战场厮杀动作,另一人则在手臂上套盾牌作防范动作,以激烈的战争场面展示与外来入侵者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风貌。

铜鼓舞过去常用于彝族民间祭祀性的民俗活动中,在婚事、丧事的活动中跳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和内容的铜鼓舞,现在已逐步转化为娱乐性的民族文化活动,除逢年过节、祭祀祖宗必跳外,平时也有在休闲时相约跳铜鼓舞的。铜鼓舞的舞蹈形式总体上基本一致,但地区和支系间略有差异。

跳铜鼓舞使用的铜鼓有公、母之分,公的代表太阳,母的代表月亮。跳舞敲铜鼓时,公鼓用绳索拴鼓耳悬于支架横梁,使之稍离地面;母鼓则放于地下,上对着公鼓。敲奏铜鼓时,鼓手左右手各持一藤锤和木棍,右手拿藤锤上下敲打公、母鼓鼓面,左手用木棍击打公鼓腰部,可演奏出12种不同节奏的音调,称为铜鼓12调。每调表示一个月,演奏一调舞三圈,表示30天。每调间隙以唱歌活跃气氛。每跳一次,要12调连续进行,一气呵成。

铜鼓舞有歌有舞,歌词和乐曲因跳舞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热情欢快的年节喜庆,又有丧事和祭祀中的庄严和肃穆。跳舞时,有的按男前女后顺序排列,有的按男外女内两圈排列,但不论是单列队还是双列队,都是年长的老人在前面引领转圈而舞。

每年农历三到六月,是富宁、广南、麻栗坡三县彝族不同的打宫节和荞菜节跳铜鼓舞的时间,是跳铜鼓舞最热闹的节日。届时,彝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早迎太阳,晚送月亮,连续数日跳铜鼓舞不断。

铜鼓舞的舞蹈动作多着力于腰部和下肢,手臂上下左右配合摆动,时而屈膝伸腿,柔中有力;时而轻捷稳健,潇洒大方;时而扩胸屈伸,步履深沉。主要特点是脚手左右上下密切配合,脚动手也动,起左脚抬左手,起右脚抬右手,腰膝屈伸带动全身,循铜鼓声节奏前后闪动。整个舞蹈动作快慢有序,且连贯顺畅。

1978年,文山州民族歌舞团将彝族铜鼓舞整理搬上舞台,很快便轰动了全省全国,并影响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四)葫芦笙舞

彝族葫芦笙舞现今主要流行于滇西和滇东南文山州的富宁、广南、麻栗坡和西畴县的倮支系人中,但文山州彝族葫芦笙的竹吹管要比滇西一带的竹吹管长得多,因而其音响也比较深沉。

在西畴和广南两县的彝族花倮支系中,每逢节日,尤其是农历正月初三、十五和四月过荞菜节(过荞年)时最为热闹。届时,葫芦笙一响,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花倮支系人妇女便会聚集到村旁和村中的场地上,随葫芦笙音乐声围圈尽兴而舞。舞蹈主要为模拟生产劳动形象,如种棉、收棉、纺棉、织布等。青年男女结婚时也跳葫芦笙舞。结婚当天晚上,新娘要头顶娘家陪嫁的花被,同女伴一起跳葫芦笙舞,一般只跳一夜,多时要跳三天三夜。不跳的会被抹上花脸。

西畴和广南两县彝族花倮人跳葫芦笙舞时,除吹葫芦笙的男子外,其余舞者皆为女子,跳舞时,乐手吹葫芦笙在前,边吹边领舞。女子们便两人一对,并肩携手挽臂随笙乐顿足踏地,身子以“S”形状屈伸摆裙。音乐节奏柔和缓慢,但柔中有刚。一拍一次肢体屈伸,音律沉稳。舞蹈套路分为“牙虐”(站跳)、“牙庆”(起步跳)、“开拉”(移动翻身)、“开降”(走圆场)、“开稳”(走穿花)、“牙搞”(对点头)、“牙敢”(前后跳)7种,每一套均表示一种劳动名称。舞蹈队形无论如何变化,都要右环动向逆时针方向行进。富宁县板仑乡和临近的广西那坡县一带的彝族白倮支系人跳葫芦笙舞,则与西畴和广南县的花倮支系人有所不同。这一带白倮人跳葫芦笙舞,主要是在农历四月的跳宫节(打宫节)期间。跳葫芦笙舞时,由两个宫头吹葫芦笙在前面领舞,舞队有男有女,随葫芦笙音乐起舞,男女多少人数不限;其余宫头则持棍棒、盾牌在后边打边跳。舞蹈除表现生产生活场面外,主要表现古时战场的厮杀场面和战斗胜利后的欢呼情景。舞蹈虽然轻缓但不乏气势,舞步略显随意,不严格规范。

(五)神灯舞(www.daowen.com)

神灯舞,有的叫十盏灯,有的又叫灯弦舞,是从弦子舞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种舞蹈动作难度较高的彝族民间歌舞,主要流行在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市)的彝族中。虽然舞蹈动作各地有所差异,但以月琴音乐伴舞和以油灯顶头跳舞是一致的。除弹弦者外,跳舞人数一般都是10人,男女各一半。

丘北县彝族跳神灯舞,以十人头顶十盏灯而舞,跳舞者有的全是女子,有的男女各半。跳神灯舞一般是在节日、农闲和喜庆时间,有时悲伤场合也跳,但舞蹈情调各有不同。文山市秉烈彝族乡和砚山县维摩彝族乡一带的彝族跳神灯舞,民间跳舞一般祭祀性味较为浓厚一些,所以平时一般不跳。人数一般为10人,6男4女,其中2个男子弹弦,3男3女跳舞。跳舞时将点燃的油灯顶在头上,左手拿一只碗,右手拿一双筷,用筷子有节奏地击打碗身,以计数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一盏灯、二盏灯、三盏灯……十盏灯跳舞。跳舞的人各代表一盏灯,在跳舞中一人领唱一次歌,领唱与齐唱结合。歌词共四段,每段只有两句。

砚山县维摩彝族乡幕菲勒村彝族跳神灯舞,有其特别的独到之处。跳舞者头顶油灯(今灯碗里用的香油已改为蜡烛),除一般的跳弦子舞动作外,还有下腰衔灯、滚灯、额头转灯等难度较高的绝技动作,若无经过一定的训练,是跳不出来的。

神灯舞一般都在夜晚进行。是夜,油灯伴随着琴声节奏而舞的舞蹈动作,在舞场中前后左右来回穿梭,在上下中忽起忽落,如群星般闪烁的点点灯火,时而簇拥似火炬,时而分散如流星,往往让观者脱口叫绝。

(六)二胡舞

二胡舞是一种驱鬼性的祭祀面具舞蹈。旧社会,麻栗坡县彝族倮支系人在老人过世时,要跳二胡舞娱尸。二胡舞舞蹈人数不限,但男女人数要相等,多为男女6对或8对。村里有老人过世当天,在死者屋内棺木旁跳;第二天杀牛祭献死者后,移到门前庭院中跳。跳舞时以一人拉二胡前引,舞者依男前女后顺序向反时针方向转圆场而舞,并随二胡音乐声变化动作,各村寨间略有差异。

跳二胡舞时,女着盛装,男则用藤蔓、树叶披挂全身,戴竹笋壳面具,扮成“鬼”的模样跳舞。舞蹈快要结束时,扮鬼的男子被女子们边舞边驱赶,一直赶到村外山上,且不得回死者家里吃饭,而要等到别人送去给吃。舞蹈情节内容虽属驱鬼,但动作逗趣滑稽,场面热闹欢快。二胡舞动作多达数十种,但大都是对生产生活情景的模拟,如下种、栽秧、割谷、纺线、煮骨头等,舞蹈名称有公鸡步、咪忽、勾脚、拍手、擦腰、踢脚、穿跳等。

(七)荞菜舞

西畴、麻栗坡、广南三县彝族倮支系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为期两天的荞菜节,并跳荞菜舞。

第一天,由村里的少年儿童到主办节日的人家敲鼓敲铓锣歌舞,第二天全村男女老少相聚一起,抬酒坛到村外的树林中祭献龙树后歌舞。晚上,各家又自带酒菜到主持人家歌舞到半夜,然后分组向西、南、北三个方向跳着舞出村,边跳边“哩……哩……”地发出喊叫声。返回村时各折一青枝叶回家放于粮食仓库内,再到主持人家继续跳舞,直到天明方才散去。

荞菜舞有10余种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生产生活形态,如种荞、收荞、种棉、纺棉等。跳舞时,两人在先各敲一皮鼓和铓锣引领,两人合抬一酒坛随后,再后是一个吹葫芦笙的人吹笙。跳舞的人按男前女后顺序入场,向反时针方向围圆场跳舞。舞蹈动作主要为屈肘,肘部上伸或外摆拖靠步,抬左脚起左手,抬右脚起右手,男女动作相似,但男子动作较大,女子动作稍小。

荞菜舞动作简单,音乐也较单调,但跳起来欢悦气氛较浓,加之舞蹈间歇间伴以优美的男女歌声,场面更加活跃。

(八)金钱棍舞

顾名思义,金钱棍舞,即使用竹棍和硬币制作道具跳舞的舞蹈,在砚山、马关两县的彝族中跳的人较多。

跳金钱棍舞用的金钱棍,是用一米左右长的竹竿,在竹竿头部中间镂空,装上数枚串联起来的铜币或其他金属硬币,在舞动起来时,让硬币之间、硬币与竹竿之间相互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嚓啦声。

跳金钱棍舞时,一般无其他乐器伴奏,跳舞的人一般也多为男子。舞蹈动作有跨步、马步、背躬、穿花、下蹲等,在舞动中以金钱棍在两肩、两臂、胸背、双腿和双脚板两边上下左右前后击打,使钱棍声和舞蹈动作相互配合。

跳金钱棍舞一般多为即兴而舞,时间、地点不限,人数可多可少。跳起金钱棍舞来,手中的钱棍声如潺潺流淌的泉水,似沙沙作响之风吹树叶,整个舞蹈刚劲潇洒,大起大落,热情洋溢奔放,使旁观者也常常被感染得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九)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是丘北、砚山两县以及临近的开远、弥勒、泸西等县市彝族黑彝人在老人亡故后,送亡灵归祖时跳的一种祭祀性民间舞蹈,彝语称为“香木比”。跳羊皮鼓舞时,由一人吹牛角在前面引领,一人敲羊皮鼓随后,再后又跟随一个敲铜锣的。跳舞的人跟随在后面,随鼓、锣、号声起舞,随鼓、锣节奏变化动作套路,人数可多可少。羊皮鼓舞跳起来,既深沉悠远,又刚劲有力,但现在跳羊皮鼓舞的地方很少了。

(十)唢呐舞

彝族唢呐舞是一种独舞,一般多为吹唢呐的人自吹自跳;也有两人合跳的,即一个吹唢呐和一个不吹唢呐的合起来跳,或两个都吹唢呐的人合着一起跳。唢呐有悲调和喜调两类,分别在丧事和喜事两种不同的场合吹跳,丧事曲调深沉哀怨、如泣如诉,音调节奏低沉,舞蹈动作沉稳缓慢。喜事音乐节奏明快豪放、活泼欢悦,舞蹈动作刚柔相济,悦情逗趣,充满喜气活力。

彝族唢呐调子很多,据说有七八十种,但现在能完整吹奏所有调子的人已经见不到了。民间能吹上几曲唢呐调的人虽然还有一些,但既会吹唢呐又会跳唢呐舞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十一)彝族花灯歌舞

花灯是明朝时期大量江南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后,把江南汉族民间山歌小调带到云南彝区,与彝族民歌融合而成的云南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因此既有江南民歌音乐特点,又有云南彝族民歌特色,因而成为云南汉族和彝族地区流传最广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是彝汉文化在交流中孕育出的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民间一般都叫唱花灯。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如今的花灯已从原来单一的说唱表演逐步发展成为有歌有舞的花灯歌舞,以及有鲜明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的花灯戏。各地花灯又有不同的特点,如昆明花灯、玉溪花灯、姚安花灯、弥渡花灯,建水花灯、昭通花灯、曲靖花灯、嵩明花灯、丘北花灯等等,有些地方还直接称为彝族花灯,或叫倮罗唱灯。

花灯在文山州流传最广的是丘北县,其次是砚山县,清朝年间从玉溪、通海、罗平一带传入,并吸收了丘北汉、彝、白三个民族的山歌特点,从而逐步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丘北花灯。解放前和解放后初期,除汉族村寨外,丘北县许多彝族村寨的人都会唱上几调花灯,尤其在普者黑、午铺、八道哨、大勒哨、龙嘎、烂泥寨、水围营、双龙营、腻脚、新店、树皮、曰者、舍得、落母等地的彝族村寨最为流行。清末民初,丘北花灯一般都作为《十二月调》《赶马调》《放羊调》等来演唱,之后逐步发展出了《小小扁担》《访到如今配成双》《雾露天》《喜鹊讨媳妇》《岔巴姑娘》《祝英台》《割肝救母》《七姊妹》等有歌有舞有戏的花灯。一些大一点的彝族村寨有业余花灯班子,有专门的老艺人传授,一些节目还用彝语表演,如《干菠萝》等。彝族花灯除农闲和办喜事时唱外,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届时,村里的花灯班会逐家逐户地上门去唱花灯,主人会端水送茶送糖,有能力的人家还会送上几斤肉、几斤酒和感谢钱给唱灯人。

解放后,丘北县建立了县花灯团,花灯团多次派编演人员到昆明、玉溪等地培训、学习、观摩,回来后在丘北演出了许多传统的优秀花灯剧和花灯歌舞,同时创作演出了不少丘北题材的作品,广受群众欢迎,从而使丘北县的花灯艺术更加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