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云贵川地区彝族丧事习俗受到军事清剿的影响

明清时期云贵川地区彝族丧事习俗受到军事清剿的影响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两代,朝廷在实施改土归流中,对云、贵、川地区彝族人民的反抗进行了多次反复的大规模军事清剿,并从明朝开始,严令一切“具遵令式”,禁止包括丧事火葬习俗、彝文使用在内的许多彝族文化及风俗仪式,彝族地区普遍盛行的火罐葬习俗从此逐渐改为土墓葬。彝族老人过世了,入棺后置于大堂正中央。

明清时期云贵川地区彝族丧事习俗受到军事清剿的影响

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以前,彝族人死后实行土葬。《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从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期间,因出现了一种食死人的族群,他们不但吃没人照管的死人,而且掏吃埋在土里的死人。为了不让“食人族”吃死人,到新石器时代末期,彝族地区,特别是在川西古夷人居住地区,曾盛行过很长一段时期的石棺葬,但这样的石棺葬仍然不能完全制止人死后被吃的现象,为此,彝族先民又把石棺葬改为了火葬,这样的火葬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朝,而且几乎遍及全国所有彝区。在文山州,一些明朝及其以前的彝族居住区,至今仍不时发现古代彝族的火葬罐群,而未发现过彝族土葬墓,就是这个原因。

明、清两代,朝廷在实施改土归流中,对云、贵、川地区彝族人民的反抗进行了多次反复的大规模军事清剿,并从明朝开始,严令一切“具遵令式”,禁止包括丧事火葬习俗、彝文使用在内的许多彝族文化及风俗仪式,彝族地区普遍盛行的火罐葬习俗从此逐渐改为土墓葬。只有过去统治阶级势力难以深入的大、小凉山高山深林地区,仍然保留着火葬习俗,并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彝族地区火葬改土葬以后,由于地区和支系之间相互封闭,加上统治阶级的严密管控,很难交流统一,从而造成了各地区和各支系之间的许多差异。但由于过去火葬习俗的影响,土墓葬的主要形式和含义,与火葬基本上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对不同年龄阶段亡故者,其葬礼习俗各有不同。对刚出生但还不满月的婴儿死亡,称得了“脐风”(破伤风),认为婴儿早死是“鬼神作恶”,因而处理很简单,死后随意拿到村寨附近的树林中草草挖洞埋掉了事,也有的会用烂草席或烂破布作简单包裹后放置在林中大树杈上,随意让其风吹日晒雨淋。年轻人亡故,则给穿新衣,简单祭献,但葬不择日,也不克意选择墓地。老年人亡故则很重视,需要大操大办,要履行报丧、开纸、安葬、复山等程序。送葬前,要请毕摩或风水先生择地,择殡葬日期和时辰。安葬前一天开纸,要杀猪杀羊宰鸡,有些还要杀牛,亲朋好友要送粮送钱相帮、上香祭奠。死者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奔丧时,除香、纸外,要拉羊、拉鸡,献供果、抬“摇钱树”一起祭奠。献的羊和鸡有活的和宰杀好的,夜晚要和死者家人一起围棺守灵。送葬出村时,棺木在中,孝男在前,孝女在后,依辈分排列,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哭送,旁有亲友相扶。送葬队伍一路敲锣打鼓、放鞭炮、跳丧葬舞出村,到村寨边选举一处平地举行绕棺回灵仪式后,才由抬棺人员送到墓地安葬。回灵时,灵牌由死者长子戴着篾帽倒背回家,跪于神龛前,由毕摩或有声望的老人边念经边取下灵牌,供于堂屋左上角的小神桌上,直到下一代儿子归世时,才由孙子辈背到墓地烧掉。其他孝男孝女回灵返回家中,在事先蒸好藏有若干金属硬币的饭籈中用手抓饭吃,俗称“枪毫银”,认为谁抓到毫银,谁就会有福气;抓到得越多,福气越好。安葬后第二天复山时,孝男孝女在做完祭献饭菜和烧香纸后,要用后衣襟兜土给新坟添土,然后集体围绕新坟插香,圈子逐步加大,意为死者圈地。圈完了地,葬礼才算结束。这种葬礼程序在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市)的大多数彝族中都大体一致,差别不大。

人死了要“闹丧”,这种习俗在不少彝族地方都有。彝族老人过世了,入棺后置于大堂正中央。若死者之上还有老人在世,要按男左女右的方向,把棺木偏侧一方放置,不能放在正中位置。棺木停放好后,覆盖或围上布幡,死者儿女亲属便绕棺哭诉,哀歌起舞,叫作“闹丧”。各地“闹丧”形式有所不同,是主体一致下的大同小异。但也有差别稍大一些的。有的“闹丧”仪式在入棺之日或出殡之日两天举行,有的则从入棺之日到出殡之日天天连续举行,每天“闹丧”时间从晚上八九点钟开始,就伴随锣鼓声轮番唱跳,直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唱跳的人每隔10到20分钟,便大吼一声,孝子便要跪着举起盛满酒的酒杯敬酒

在总体上基本相同的同时,也有一些较大的地区差异或支系差别。砚山、文山两县(市)自称泼拉葩和泼喇哇的彝族老人过世时,孝子会“偷”走死者头上的盖脸布,说谁偷去保管谁就会有福气。老人过世后3天内不择送葬日子,随时都可以发葬,甚至可以早死晚葬。早死晚葬的,被俗称为“偷葬”。人死后超过3天不葬的,则要按相应的程序举行葬礼。泼喇葩老人过世后要请人“开路”,坟地由长子带上鸡蛋到山上去选择。测试选择地点时,头顶鸡蛋,让鸡蛋从脑后到背滚落下地,落地的鸡蛋烂了,就说明测到了好墓地;若鸡蛋不烂,则要另找地方再测。

富宁和广南两县结合部一带的彝族,老人咽气后,子女要及时为其沐浴更衣,让其口含银子,将其遗体置放于正堂屋中间或灶膛边,请“欠玛”(毕摩)来入殓,并根据死者咽气时辰,以及生前在村子里的职位高低和影响大小来确定超度的天数和安葬时辰。超度时间一般为2到3天,做过“宫头”的死者,超度时间要长一些。超度时念“开路经”(无正式书面经文,都是代代口传背诵下来的)。经文一般都是叙述死者生平,颂扬死者公德,并按古时祖先的迁徙之路,引导死者亡灵去找远祖归位。人死后,暂时埋于房旁园子中间或园边,到跳宫节前夕选一吉日,由女婿组织人开棺捡骨,用酒消毒后放入通底的木甑内;再择一吉日,送去埋于宗族的坟山上,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墨子·节葬》一书中所记述的“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葬其骨,乃成为孝子”。(www.daowen.com)

迁葬之日,全村人不分亲疏,各家各户都带着酒菜到坟山去祭奠聚餐,吃剩的酒菜全弃于山上,不能带回家去。迁葬后用竹片制作灵牌,按男左女右方向插在住房后面的檩条上。到跳宫节时,将上辈人的灵牌先送到宫场上,待跳宫结束后再移到宫亭或山洞,按各宗族的位置置放好,待到下年农历三、四月间祭献。送灵牌时间分为三年一小送,七年(有的甚至九年)一大送,小送期间如遇家中有两辈人去世的,则将上辈灵牌先送往山上,下辈灵牌到跳宫节再送。举办丧礼时,村里人都要送酒送米,至少要杀3头黄牛,有的甚至杀八九头,名曰死者的“领路牛”“耕牛”“种牛”“菜牛”等,所以,许多有老人的人家经常都要多养几头牛做好准备。死者女婿至少也要准备好送一头黄牛,送牛时将牛牵到灵位前,持斧头向身边的亲友一一行跪拜礼后,用斧头猛击牛头,待牛倒地后迅速跳过牛身,以示祭奠诚心,办事顺利。若不能一次将牛击倒,并跳过牛身,则会被认为是祭奠心不诚而受人唾骂,甚至被追打,直到牛被别人击倒为止。牛杀好后,退还给女婿一支腿,拿回家招待帮忙去送葬的亲友。过多的丧事杀牛,常使死者家人“死人不吃饭,家产空一半”,有的甚至倾家荡产,人财两空,严重地影响了死者后人的生产生活。所谓“笙歌一鸣歌舞忙,宾客满座主悲伤;灵前哀号无人劝,人走席散更凄凉”,就是对许多丧后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这样的丧事习俗已基本改变了。

富宁和广南两县结合部的彝族,旧社会还有一种“阴配”婚俗,未婚成年男性死后要行“阴配阴”礼,即未婚死去的成年男性要找一个未婚而死的女性灵牌,在征得女性家人同意后,将其灵牌拿到家中同男性灵牌合在一起做“阴间夫妻”。“阴间夫妻”配好后,如家中无凶兆,就被认为是“阴间男女情愿”,会一直供奉下去。如若发现凶兆,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要将女性灵牌送回娘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捡骨”和“阴配夫妻”这样的习俗,已渐渐地不再实行了。

丘北彝族姑尼(古乃、古纳、古捏)人,即今所称的“僰人”,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洞穴葬俗。人生病治疗无效,即将咽气时,族长就用薄铜片照着死者的脸部模样剪一死者的侧面半身相,刻上眼、鼻、口、耳,即为取“灵魂”来保存。为保持死者与后代血脉长期相连沿袭下去,主要继承人要刺血滴于铜像片上,妥善保存好,待祭祖时“入祖棺”,再由一位毕摩或有声望的老人秘密送“祖棺”到一天然洞穴中安放,才算作是真正的“入祖”,但只有年满60岁的人才能“入祖”,这就是今天在彝族中仍然可以见到的“洞穴葬”。至于死者的尸体,则被认为是灵魂已去“归祖”,尸体并不很重要,所以拿去土埋后,可以不去祭扫。为了让祖先灵魂得到安宁,选择安放“祖棺”的岩洞穴内不能有土,不能让其风吹日晒雨淋,且洞穴位置距离地面越高越好,认为“祖灵”因此才好离开大地之土,才容易找到“远祖归宗”之路,进而进入“天堂”,后代人的日子也才会好过。一个家族(支)三年要举行一次大的祭祖仪式,祭祖时要清点“祖灵”(铜片)数目,若发现数目少了,会认为有人盗墓;若发现数目多了,则认为是有人“私自入祖”,除共同查找出原因外,当场复制被盗的“祖灵”(铜片)补上,并取出私自“入祖”的“祖灵”(铜片),同时让各家各户将三年内亡故并符合入祖条件的灵牌(铜片)“入祖”。待全家族(支)人无异议后,即用酒清洗干净,重新装入棺内安放,然后进行祭奠,祭奠完了,族长再一次宣布棺内“祖灵”数目,叫大家认真记牢,在下次祭祖时核实。最后用新白布包扎好“祖灵”(铜片)入棺,由族长独自抱棺进山,重新选择洞穴安放。

在古老的“万物有灵”原始崇拜观念中,“祖灵”崇拜是彝族一切崇拜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崇拜。这种“祖灵”崇拜观念认为,人会死但灵魂不会死,人死后有“三魂”,且“三魂”各有职责:一魂沿祖先迁徙的路线,去寻祖归宗;一魂在坟茔坚守坟地,保护彝家居住地方安宁;一魂在家接受家人供奉,保佑一家生活平安。因此,彝族人无论过什么节,或家里平常吃一点好的饭菜,都要先献过祖先后家人才食用,认为这样祖宗才会保佑后人平安无事。麻栗坡县董干镇城寨彝族白倮人的各种民族节日活动,祭“祖灵”都是第一件要做好的事。城寨的白倮人说,他们的祖先从天上下到昆仑山居住,在昆仑山住了几代后,因战事离开了昆仑山,经无数次地跋涉迁徙,几经周折才来到麻栗坡。来到麻栗坡后,先是落脚在铁厂乡的关告村,再从关告村搬到董干,从董干又去富宁县木央乡木思村;之后又离开木思村,一部分留在今普阳行政村的孟梅村,一部分又转回到了董干镇城寨,一直到现在。这一祖先迁徙的路线,也就是千百年来,城寨白倮人祖祖辈辈送祖归宗的路线。白倮人关于其祖先从天上下到昆仑山的传说,与著名的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的记述基本一致,这不可能是一种巧合。

祖先崇拜是彝族一种很重要也很普遍的古老观念,因此,人死后要做灵牌,将死者不死的灵魂附于牌上,过一段时间,择日念经超度亡灵,使其寻祖归宗。而竹是一种彝族人心目中的“圣物”,可附死者灵魂于其上,因此一些地方的彝族与苗族一样,人死后要“烧灵”,但广南县的一些地方彝族“烧灵”与苗族不同。彝族在超度“亡灵”时,“烧灵”用的灵牌是用竹篾片扎成人的骨架状,以茅草加以装饰,用人抬着跳舞超度。有的地方的“灵”,则要让“灵”坐在担架上,着衣裙首饰,由两个人念经跳舞超度。有的地方的“灵”,则又扎成站立状,除着衣裙首饰外,头上还插有羽翎,用一个人抬着跳舞超度。念经唱跳超度的程序做完后,就将灵牌烧掉,让其去寻祖归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