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居住地区自然环境情况不同,其房屋居室特点也各有不同。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的,顶部为双斜面,覆以木板,上用石块压平,俗称“板瓦房”。包括文山州西部在内的云南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由于多数居住在山区,村落房屋多选择背风朝阳地点。旧社会住房大部分为土木结构草房,一般一房三间,中为堂屋,左右两边各分隔出两间作卧室。堂屋中都镶砌有一个火塘,火塘内置一个铁三脚,火塘上面楼楞上安一套或木或铁或住竹制成的链条钩于火塘上,可升高放低,或支或吊土锅、铁锅烧煮食物。楼板多用竹子、树条或藤条编制,有能力的人家则用木板,用木板的人家大都是瓦房。
在河谷干热地区,旧社会有不少地方建盖以土覆顶的平顶土木房,俗称“土掌房”,文山州许多地方则叫“土库房”。“土库房”冬暖夏凉,易防火防盗。楼顶上大都用来晾晒粮食,而且坚实耐用,有的使用时间长达上百年,甚至更长。一些村寨各家房屋之间的土顶,用木板搭桥或用楼梯相互连通,村民可从屋顶上相互走串而不走街道。但这种“土库房”光线暗,通风不好,屋内的火烟不易排除。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土库房”已越来越少,几乎看不到了。
旧社会,不少比较贫困的山区彝族人家,居住的是一种很简陋的无柱人字架茅屋,这种房屋多为三面舂土墙,后墙为依坡挖出的山埂墙,大都是不满封的半截墙。房屋一般为两开或三开间,也有少数单间的。屋架用的木料基本不做过多加工,去皮后即使用。木料架构也很简单,不用柱子,抬梁置于山墙上,两端各开一斜榫眼,上以两根顶部穿斗的人字形木架,分别插入抬梁两端的榫眼中;人字架之间用背檩相连,檩上搭椽条,椽条上铺3~5寸相间的竹条,并用藤条扎稳固定;由下而上地分层叠铺茅草覆面,再用压条逐层压实扎稳便成,屋内隔墙多用木条或竹条编隔。
无柱人字架房子低矮潮湿,容易腐朽破烂,很不耐用,而且容易倒塌,每隔三五年就得更换一次。广南县者太乡木那村的彝族倮支系人,到改革开放初期,还有人家住着这样的房子,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房子了。(www.daowen.com)
麻栗坡县东部、广南县东南部、富宁县及广西西部地区彝族民居,则有不少彝族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建盖这种房屋时,一般都要举行各种仪式,如动土仪式、祭木马仪式、送木马仪式、上梁仪式、压土仪式、确定室内神位仪式、祭灶仪式、祭门仪式等等。麻栗坡县董干镇城寨村彝族白倮人居住的高栏式多柱楼房,更是别具一格,它既不同于傣族的多柱竹楼,也不同于壮族的干栏式建筑。楼房一般都用56根或66根甚至更多的柱子来支撑,屋楼高5.8米,左右宽10.1米,进深8.1米。楼分三层,于二层处开厦,一、二楼中安置木楼梯,左右两边是安装有木廊的阳台。底层高1.8米,墙不满围,用作关养牛马牲畜。二楼高2米,四面安装木板墙,是全家人饮食起居之所;中间用木板横隔成前后两部分,屋山侧面开窗;前半部分是正堂,正堂左侧有一用泥土夯实成的30厘米厚的火塘;右侧山墙角支砌一大灶,主要用作煮猪食和染布;后半部分则隔成若干小格作卧室。火塘后面也砌有一口稍小一点的灶,是家人煮饭用餐的地方。卧室中间一格住老人,儿女住两边。三楼高1.8米,但因屋顶有斜度,前后空间不大,主要用于放置一些贵重物品,一般年轻人是不能随意上三楼的。令人称绝的是,白倮人男子大都有较高的用斧功夫,建盖一所全都是木料的多柱楼房,竟然不用锯子、凿子、推刨、锛等木活工具,也不用一颗钉子;无论是断木削面,还是开槽凿眼,都全用斧子开槽凿眼衔接,其“斧功”令人叹服。
白倮人建盖的这种楼房,由于有多达五六十棵的柱子作支撑,很不容易倒塌,因而具有很强的抗震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